Robotics & Crypto:当机器人开始取代人类,加密市场如何捕获价值?

CN
3 小時前

摘要

2025年10月末,挪威公司1X Technologies发布了售价2万美元的人形机器人NEO——它能叠衣服、整理餐具、端茶倒水,让"机器人进入家庭"的愿景第一次触手可及。Solana上立刻出现了同名meme币$NEO,市值瞬间冲破400万美元,极大展现了市场关注和热情,“机器人(Robotics)”或“去中心化物理AI(DePAI)”叙事快速成为加密领域的新焦点。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这一新兴赛道,探讨其市场概况、核心驱动力、主要项目以及未来潜力和风险。

该叙事核心在于利用Web3技术,如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和AI代理支付协议,解决未来物理世界中机器人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问题,构建一个开放的“机器经济”。尽管目前该赛道总市值刚超过10亿美元,仍处于极早期阶段,但其融合了AI、机器人和区块链三大前沿技术,可以视作下一个市场机会值得关注。然而,投资者也需清醒认识到其面临的技术不成熟、市场高波动和监管不确定性等多重风险。

一、市场概况

尽管机器人叙事充满想象空间,但其当前在加密市场的整体规模相对较小,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据Coingecko截止2025年11月数据显示:总市值近 14亿美元,但在24H内实现了197%的增长,表明虽然新赛道尚处于萌芽阶段,但已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

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到近10亿台;特斯拉CEO马斯克更大胆地表示,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英伟达CEO黄仁勋则断言:"每辆汽车都将成为机器人,所有移动的东西都将是机器人,未来你肯定会被机器人包围。"这些预测背后,是一个万亿级规模的机器经济正在形成。

如果DeFi通过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在服务传统金融市场的过程中捕获了100B+的代币市值,那么Robotics × Crypto,作为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DePIN)+去中心化物理AI(DePAI)的结合体,在服务一个潜在规模更大的"机器经济"时(不仅是200B的机器人产业,还包括机器对机器交易、自主Agent经济等),其代币市值有理由在牛市周期达到甚至超越DeFi的水平。如果这一叙事在未来2-3个牛市周期内兑现,从1.4B到100B+代表着保守7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硬件大规模落地、协议找到PMF、监管不会扼杀创新。

这又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加密市场又该如何捕获价值?

核心逻辑很简单:用技术解决未来物理世界中机器人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问题,让开放的"机器经济"成为可能。

二、核心驱动力

Robotics × Crypto 的碰撞,本质是技术成熟、经济可行与制度重构在同一时间窗口的共振——机器经济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而加密成为捕获这一价值的天然底座。

多条S曲线的叠加拐点

Robotics 与 Crypto 的碰撞并非单点创新,而是多条 S 曲线在当下叠加:智能进化、硬件降本、加密结算与协同框架成熟,再叠加劳动力与合规需求的外部推力,把"机器经济"从可演示推向可规模化。

  • 智能层拐点

通用大语言模型正由语言理解走向具身 Agent,具备规划、工具调用与长期记忆等能力;仿真到现实的迁移差距收窄、推理成本下行,使机器人从"能演示"转向"可部署"。

  • 硬件与成本曲线

传感器、执行器与边缘算力持续降本增效,标准化与模块化提升装配与维护效率;单位经济性逼近企业 ROI 阈值,更多服务场景具备规模化落地的商业可行性。

  • 支付与结算就绪

机器对机器的高频、微额、跨境、可编程支付成为基础设施能力。Coinbase推出的x402 Protocol为AI Agent提供原生支付层,使流式结算、条件释放与托管机制能够低成本运行,并天然保留审计与合规所需的可追溯性。

  • 协同与所有权框架成型

去信任身份、可验证执行与空间一致性为"谁在场、做了什么、是否达标"提供共识与记录;资产与收益权的可分割与可组合,使昂贵硬件从一次性 CAPEX 转向按使用付费与收益分配,降低融资与社会参与门槛。

  • 需求与政策催化

结构性劳动力缺口、服务业自动化压力与供应链韧性诉求抬升"用机台"的边际回报;监管与审计对"可验证、可追溯"的偏好,加速了以链上清结算为底座的采用。

以上五大驱动力的叠加,标志着机器经济的技术、经济与制度条件已基本齐备。在这一历史性拐点,加密技术在支付、协调与所有权三个层面构建了价值捕获的底层架构——从机器间的微支付结算,到跨平台的协同网络,再到资产的代币化与收益分配,每一层都孕育着新的商业模式与投资机会。

三、关注项目

当前市场上有哪些项目正在将这些可能性变为现实?我们将在这一部分对 Robotics赛道相关项目进行梳理。

Openmind(待TGE)

OpenMind致力于构建"机器人界的Android",开发面向智能机器的开源AI原生软件栈。核心产品包括:

  • OM1:AI原生操作系统,为机器人提供感知、记忆、规划和执行的完整智能流水线,支持跨硬件平台部署
  • FABRIC:去中心化协调协议,为机器间提供身份验证、位置定位和任务协调的信任层,实现厘米级精度定位

项目致力于解决机器人行业碎片化问题,通过硬件无关的软件层和区块链信任机制,使不同制造商的机器人能够协作学习和经济交互。

背景:2024年成立,融资20M

叙事路径:开源获客转企业订阅;协议与市场层收取微费用/平台抽成;链上身份、质押与信誉实现代币化价值传导。

PrismaX(待TGE)

PrismaX是一家位于旧金山的机器人智能平台,通过整合人工智能(AI)、区块链(Web3技术)和机器人技术来解决物理AI发展的关键瓶颈——训练机器人基础模型的数据稀缺问题。该项目将自身定位为机器人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层,通过人机远程操控实现去中心化、激励化的高质量视觉和传感器数据收集。核心产品包括:

  • 远程操控平台:基于网页的界面,允许用户远程控制机器人硬件进行数据收集
  • 数据市场和收集门户:Web3驱动的系统,通过"Prisma Points"奖励高质量数据贡献者
  • 基础模型开发工具:协作工具包,将收集的数据转化为AI模型

通过远程操控数据改进AI模型,进而提升操控效率——旨在加速实现完全自主机器人的路径,同时确保人类贡献者获得奖励和赋权。

背景:2024年成立,融资11M

叙事路径:构建远程操作协调层,把网络里的交易、使用与数据,尽可能沉淀到平台或协议层的现金流与资产中。

XMAQUINA(待TGE)

XMAQUINA是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和Web3生态系统,旨在通过社区拥有、治理和受益人形机器人和物理AI的增长,实现对自动化技术的民主化访问。它定位为一个"机器人银行",汇集代币持有者资金投资于高增长机器人初创公司、代币化现实世界机器资产(RWA)和去中心化物理AI(DePAI)协议。

背景:2024年成立,由vc和社区融资约550万美元(预种子+拍卖)

叙事路径:通过将传统中心化机器人价值链去中心化,DEUS作为治理和互动的燃料,通过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实现投资盈利并回购,建立可持续社区DAO形式捕获价值。

Virtuals Protocol($VIRTUAL,$731M)

Virtuals是建立在Base Layer-2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AI代理基础设施平台,专注于自主多模态AI代理的创建、代币化、共同拥有和货币化。该项目将AI代理定位为可生产的实体,能够生成服务或产品、自主参与链上商务、拥有资产、执行交易,并跨游戏、娱乐、社交平台和DeFi等领域互动。

背景:Virtuals生态基建、ACP协议/G.A.M.E. 框架制定者

叙事路径:Virtuals Protocol在AI代理代币化领域具有先发优势,随着机器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其价值捕获机制有望显著受益。

PEAQ($PEAQ,$83M)

peaq是一条专为机器经济构建的Layer-1区块链,基于Substrate框架(Polkadot生态)设计,专门为机器人、物联网设备、车辆和AI代理提供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服务。

背景:2017年成立,融资43.5M(5轮)

叙事路径:peaq把“机器经济的基础设施”做到链上,把身份、权限、验证、时间等关键能力产品化,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PEAQ来使用与治理;再用VEO等金融结构把流动性做稳,最后让真实应用规模把代币需求与网络价值持续地沉淀下来。

Geodnet($GEOD,$62M)

GEODNET是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专门提供实时动态(RTK)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基准站网络。该项目通过众包方式部署2万多个卫星参考站(矿工),为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和AI代理提供厘米级精度定位服务。

背景:2021年成立,融资15M

叙事路径:GEODNET通过将传统中心化RTK网络去中心化,以90%成本优势为机器人经济提供必需的精确定位基础设施。随着物理AI和具身智能的爆发,对亚厘米级定位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GEOD代币作为数据访问的支付媒介和网络激励机制,通过收入回购燃烧模型直接捕获机器人市场(预计2026年2100亿美元)的价值流动。

Auki($AUKI,$43M)

Auki Labs开发的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专注于机器感知和协作空间计算。核心产品是Posemesh协议,为机器人、AR眼镜、智能手机和AI代理提供实时空间数据共享的信任层,解决传统GPS在室内/城市环境的局限性,提供厘米级精度定位。

背景:2023年成立,融资10M

叙事路径:把“现实空间的机器可读性”资产化,并用协议化的供需结算将其金融化,最终通过代币把网络效应与现金流绑定在一起。

CodecFlow($CODEC,$10.9M)

CodecFlow是基于Solana构建的AI执行层,专注于为机器人和软件自动化提供视觉-语言-动作(VLA) AI操作者。该平台通过孤立的按需计算环境,使AI代理能够感知周围环境(通过截图、摄像头或传感器)、使用自然语言指令进行推理,并通过UI交互或硬件控制执行动作。

背景:2025年,无VCs

叙事路径:用 VLA 驱动可泛化执行,用去中心算力与链上结算把执行转成现金流与可罚没的信誉。

Neuron($NRN,$10.6M)

NRN是Neuron前身AI Arena生态系统的原生代币,由ArenaX Labs开发的去中心化AI代理平台。核心是通过Web3游戏作为"AGI发展沙盒",玩家训练AI代理(代币化为NFT)进行PvP战斗,使用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让AI从人类游戏数据中学习行为模式。

背景:2021年成立,融资11M

叙事路径:通过将游戏作为机器人AGI的训练沙盒,捕获千亿机器人市场的价值流动。随着Sim-to-Real技术成熟,虚拟训练的AI代理直接应用于物理机器人,$NRN作为数据贡献、模型训练、机器协调的支付媒介,通过通缩机制和网络效应建立可持续价值捕获。

VADER($VADER,$8.1M)

VADER是基于Base区块链构建的AI代理代币,隶属于Virtuals Protocol生态系统,专门为机器人和具身AI革命创建去中心化数据层。该项目通过众包方式收集、处理和货币化第一人称视角(egocentric)视频数据,为人形机器人和物理AI系统的真实世界任务训练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背景:2024年成立,Virtuals发射

叙事路径:通过将加密激励与机器人数据需求桥接,为物理AI创建飞轮效应。随着物理AI和具身智能的爆发,对第一人称数据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VADER作为数据访问的支付媒介和网络激励机制,通过BCM模型和网络效应建立可持续的价值捕获机制

鉴于篇幅关系,更多代币不再展开:

RICE AI($RICE,$4.4M)

Predi by Virtuals($PREDI,$3.0M)

RoboStack($ROBOT,$1.9M)

VitaNova($SHOW,$690K)

可参考Coingecko动态收录:https://www.coingecko.com/en/categories/robotics

四、结语

必须承认的现实是,当前的Robotics& Crypto赛道仍处于极其早期的阶段。市场中的大多数项目更像是"愿景白皮书"而非"落地应用案例"——叙事的成分远大于实际价值创造。从本质上看,许多项目更接近于叙事驱动的meme币,其价值主要来源于社区共识、市场热度和情绪传导,而非可验证的商业模式或现金流。所以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我们优先关注新项目或未发币的协议,相较而言他们更能在短期捕获市场注意力。

机器人赛道与加密经济的融合仍处于"基础设施搭建期",需要跨越技术整合、市场教育和规模化应用等多重挑战。但正如一位机构投资者所言:"这不是实验,而是长期结构性变革的早期阶段。" 值得持续跟踪那些能切实解决机器人协同、数据价值化以及开放经济系统构建等核心问题的项目 —— 它们可能在未来3-5年的技术成熟期迎来真正的价值爆发。

文章时间:2025年11月17日 11:00

免责声明:本分析基于公开信息和技术逻辑推演,不构成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极高,请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部分代币信息有限,实际情况可能与分析存在偏差。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