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3643 代币标准、合规特性与应用场景分析

CN
2 小時前

撰文:Beosin

在区块链技术与传统金融市场的融合进程中,RWA已成为最具变革性的创新领域之一。然而,受限于监管合规框架与行业标准的缺失,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长期面临发展瓶颈。在此背景下,ERC-3643标准应运而生,成为首个专为受监管资产设计的以太坊代币标准

区别于通用的ERC-20标准,ERC-3643通过内嵌身份验证和自动化合规引擎,构建了既符合证券法规又保留区块链效率优势的技术架构,解决了传统金融资产上链的核心矛盾。本文Beosin安全团队将为大家分析ERC-3643代币标准、合规特性与应用场景

ERC-3643代币标准解析

1.代币规范

ERC-3643通过模块化架构解决合规资产代币化的核心需求。这种分离式设计实现了业务逻辑的解耦,使系统具备高度可配置性。其中最关键的是身份注册表与合规合约的分离,这种设计允许在不改变代币核心逻辑的情况下,根据司法管辖区要求灵活调整合规规则。当用户发起转账时,代币合约会自动查询合规合约,合规合约则交叉检查身份注册表中的身份声明,形成自动化的合规决策链。

ERC-3643的技术架构采用双层级权限控制,在继承ERC-20功能的同时增加两层关键合规层。第一层专注于交易接收方身份与资格验证,利用ERC-734/735标准验证身份声明的存在性及可信发行方的认证状态;第二层则对代币本身实施全局规则约束,如设置每日转账限额、持有者数量上限等。这种分层设计既确保了对投资者资质的持续验证,又为发行方提供了灵活的监管规则执行工具,满足了证券型代币的多维度合规需求。其架构的核心组件如下:

  • 身份注册表(Identity Registry):作为连接链上地址与链上身份(ONCHAINID)的核心模块,确保所有代币持有者的身份可验证且合规。其核心函数包括registerIdentity()updateIdentity()updateCountry()batchRegisterIdentity()isVerified()。验证函数isVerified()在调用时联动Claim Topics Registry(检查声明类型)和Trusted Issuers Registry(检查声明签发者),通过则返回true。
  • Compliance接口:动态合规规则引擎,用于执行全局合规策略(如持有者上限、跨境限制),与代币合约关联并实时拦截非法交易。其核心函数包括bindToken()unbindToken()、transferred()created()destroyed()以及canTransfer()支持模块化替换合规逻辑,发行方可动态升级规则(如新增AML策略)而不影响代币合约
  • 可信发行人注册表(Trusted Issuers Registry)用于管理有权签发声明的可信实体。
  • 代币合约在兼容ERC-20的基础上扩展了合规控制功能,主要功能包含条件式转账、代币冻结与解冻、合约生命周期控制和代币元数据管理。
  • 声明主题注册表(Claim Topics Registry)定义代币所需的声明类型(如KYC等级、投资者资质),作为身份验证的“检查清单”。

2.身份验证与合规执行机制

身份验证机制要求每个代币持有者必须通过可信声明发行方完成身份验证,才能被列入身份注册表的白名单。当转账发生时,代币合约在转账前通过合规合约调用isVerified()函数,实时检查接收方地址是否在身份注册表中,以及其关联身份合约是否包含声明主题注册表中要求的声明,且这些声明必须由可信发行人注册表中的授权方签名。这一过程确保了只有通过KYC/AML检查的合格投资者才能持有或接收证券型代币。

合规执行则通过canTransfer()函数实现,该函数在每次转账前被调用,执行以下关键检查:

  • 投资者资质匹配:验证接收方是否符合特定资产类别的投资者要求(如合格投资者身份)
  • 司法管辖区限制:确保交易双方所在司法管辖区允许此类交易
  • 持有量控制:检查转账后是否会导致单一投资者超过持有限额
  • 全局规则遵守:验证是否符合发行人或监管机构设定的其他全局规则

这种设计使合规要求直接嵌入代币的合约中,将监管规则转化为自动执行的链上控制。而些规则是动态可升级的,通过合规合约更新,无需修改代币合约本身,以适应不断完善的合规框架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2025年8月开始实施的稳定币监管制度为例ERC-3643可满足以下条例的监管要求:

i对于稳定币持有者身份核实

《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第6.5.3条:持牌人应识别其发行的每种指明稳定币整个代币周期相关的所有操作,其中应涵盖部署、配置、铸造、销毁、升级、暂停、恢复、黑名单、撤销黑名单、冻结、撤销冻结、白名单,以及任何运作钱包的使用等。

《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第5.11条:除非持牌人能向金管局证明并令其信纳该等风险缓减措施能有效防止及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活动及其他罪行,否则每名稳定币持有人的身份应由以下其中一方核实:持牌人(即使该持有人与持牌人并无客户关系);受适当监管的金融机构或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或可靠的第三方。

以上两条指引要求稳定币持牌人核实稳定币持有人的身份并对代币周期中所有操作的权限进行管理。ERC-3643支持每个稳定币持有人的钱包地址与链上身份声明(如KYC状态、居住地)绑定,并通过Compliance合约实时验证

ii交易控制实时筛查

《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第5.10条:持牌人可实施不同措施以防范稳定币被用于非法活动的风险。有关措施的例子包括:

(a) 采用适当的科技方案(例如区块链分析工具),在最初分销范围之外以持续方式筛查稳定币交易及相关钱包地址;

(b) 将被识别到与制裁或非法活动有关的钱包地址列入黑名单;

以及第6.36条:(a) 采用风险为本的方法来监察与稳定币转帐对手方进行的稳定币转帐...;及(b) 定期及/或在发生触发事件时,知悉任何更大的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风险)覆核根据第6.33段采取稳定币转帐对手方尽职审查措施而取得的资料...

ERC-3643的Compliance合约支持自定义交易规则(如仅允许KYC地址间转账),并动态更新白名单与黑名单。若接收方未通过KYC或位于名单,交易自动终止

针对通过跨链或兑币交易接收资金的地址,Beosin KYT支持识别120+跨链协议与兑币协议并提供专业的API集成方案,以增强ERC-3643对于交易地址全链路的风险评估能力。

结语

ERC-3643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监管要求直接编码入代币协议层,为传统金融进入区块链世界提供了安全桥梁。这一设计解决了传统金融机构最关切的合规问题,包括投资者认证、司法管辖区限制和交易监控等。在操作层面,ERC-3643 为监管机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透明监督能力。所有身份验证记录与合规决策均以可验证方式存储在链上,监管者可直接访问,无需依赖发行方事后报告。这种透明性不仅降低了监管成本,还提升了市场诚信度,为代币化资产获得主流认可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限时狂撒18万U,注册即享1500U福利!
廣告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