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区推进稳定币监管:首批牌照年内发放,加密市场迎来合规拐点

CN
7 小時前

7月初,香港财政司副局长许正宇对外确认:香港地区将于今年内发出首批稳定币牌照,而相关法律《稳定币条例》也将在2024年8月正式生效。金管局将在本月内公布具体监管指引,包括反洗钱、储备金要求等核心内容。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加密市场关注的信号。


虽然稳定币这个概念在币圈早已不新鲜,USDT和USDC等主流稳定币已经成为链上交易的基石,但在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国家/地区对它们的监管仍处于模糊状态。而香港此举,可能会成为亚洲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第一个“持证合规”的稳定币试验田。


过去几年里,稳定币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2022年 TerraUSD的崩盘事件让全球监管机构意识到,没有透明资产储备、没有有效监管的稳定币,风险巨大。而对链上金融系统来说,稳定币扮演着“基础货币”的角色,一旦出事,波及范围广、传导链条长。香港这次推出稳定币牌照制度,就是为了在放开创新与控制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简单理解,就是“你可以发稳定币,但要按规则来”。


从政策披露的内容来看,稳定币持牌要求将覆盖这些方面:


必须有足够的1:1资产储备


储备资产必须安全、透明、可审计


发行方需履行KYC/AML等反洗钱责任


需要设有合规、风控、审计机制


这其实在告诉市场:欢迎稳定币,但不欢迎野蛮生长。


明确的监管路径,能吸引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入场


很多传统金融机构、科技公司想做稳定币业务,却一直被“政策不明朗”所困扰。现在香港地区给出了一个清晰方案,意味着牌照化、机构化、合规化的稳定币将成为主流,为传统资本搭建了合规通道。


有利于稳定币在亚洲市场的落地和流通


以往,链上交易大多依赖USDT、USDC 等“美系稳定币”,但这些币种的监管锚定在美国,离亚洲市场较远。香港地区发牌,可能促成本地化稳定币的产生,比如港元稳定币、甚至与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这将大幅提升亚洲地区链上资金的便利性与流动性。


长期看,有助于降低加密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


监管明确后,市场就有标准可依。用户用的是什么资产,背后有没有储备,遇到问题能不能维权,都有了规范。这种“底层信任”的建立,对整个加密市场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尚未公布哪些机构会申请稳定币牌照,但可以合理推测:


本地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例如已有VASP牌照的加密交易所,有机会进一步扩展业务;


传统金融机构试水Web3:部分银行或支付机构有可能通过子公司申请;


科技公司或Web3项目方:已有稳定币发行经验、资金储备透明、有跨境业务需求的团队,也可能申请试点。


值得一提的是,许正宇也表示,如果稳定币锚定的是其他司法辖区的法币(如人民币),则需要和相关方进一步协调。这虽然增加了一些政策难度,但也意味着未来在港落地人民币稳定币是有可能的,这无疑会再次扩大市场想象空间。


虽然政策尚未正式落地,但链上市场已经开始有所反应。


最近,部分“HKDollar”“港币稳定币”等名字的 meme 币突然上线、蹭热点,甚至有的24小时涨幅超过100%。虽然这些项目基本无实质支撑,但可以看出市场对“港版稳定币”话题的关注度非常高。这种情绪波动虽然不代表基本面,但往往能提前反映市场预期。换句话说,大家已经在为“稳定币监管落地”这件事下注了。


稳定币本质上是连接传统金融和加密世界的桥梁。香港地区此举,并非简单的牌照发放,更像是在为未来的“合规Web3基础设施”搭好框架。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这是利好,让那些真正有实力、有储备、有能力做好稳定币的人,获得清晰的入场门票;也倒逼USDT、USDC这类头部稳定币更重视透明度和监管合规性;更重要的是,它将加速亚洲地区的合规生态建设,为下一轮加密周期提前打地基。


在一个不断寻找信任的市场中,“监管清晰”正在成为新一代竞争力。


相关推荐:World Liberty Financial发起使WLFI代币可转让的社区提案


原文: 《 香港地区推进稳定币监管:首批牌照年内发放,加密市场迎来合规拐点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ad
Gate: 注册赢取$10000+礼包
廣告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