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伦敦南华克刑事法庭将迎来英国司法史上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洗钱案件——钱志敏比特币洗钱案。被告钱志敏(又名Yadi Zhang、Huahua)被指控在2014年至2017年间,通过庞氏骗局非法集资高达430亿元人民币,受害者多达约13万人。随后,她将所得资金转换为6.1万枚比特币并潜逃伦敦,企图借助加密货币的跨境特性逃避追查。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加密货币在犯罪活动中被滥用的风险,更凸显了跨境司法协作在数字资产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庞氏骗局如何变身链上资金洪流?
钱志敏的犯罪手法,是典型的庞氏骗局与加密货币洗钱的结合。
非法集资: 2014年至2017年,钱志敏以“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名义,向约13万名中国投资者贩售高收益“投资理财”产品,号称稳赚不赔。三年间,她通过“以后金还前金”的手法,累计非法集资430亿元人民币。
加密货币洗钱: 2017年中国祭出加密货币禁令后,钱志敏立刻将非法所得资金换成比特币,并利用加密货币的跨境流通性潜逃伦敦。英国警方在2018年至2021年陆续在其共犯手中查扣了6.1万枚比特币,当时市值约67亿美元。钱志敏本人则在2024年4月落网。
这起案件清晰地展示了犯罪分子如何利用加密货币的特性,将巨额非法资金从传统金融体系转移到链上,并试图通过跨境操作逃避法律追究。
二、受害者跨境追索的漫长隧道
尽管主犯钱志敏已落网,巨额比特币也被查扣,但对于13万名中国投资者而言,追回损失却远比想象中艰难。
维权门槛高: 财新报道指出,依照英国针对犯罪所得的民事追缴程序,这些中国投资者需自行进行维权。其中,投资者除了需要提交其投资证明,还要厘清钱志敏在区块链上的具体金流,过程十分繁杂。
司法互助受限: 中英司法互助多依条约进行,信息交换速度有限。这意味着在跨境追赃过程中,两国司法机关的协作效率可能受到限制。
法律与技术双重门槛: 加密货币本身属于敏感地带,其法律属性和技术复杂性,使得受害者的索赔之路面临法律与技术的双重门槛,变得更加困难。
这起案件凸显了在数字资产时代,跨境犯罪给受害者追赃挽损带来的巨大挑战,也对国际司法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审判与指控:英国司法史上最大规模加密货币洗钱案
钱志敏被指控两项洗钱罪。英国刑事检控服务部门指控她在2024年4月23日或之前持有并转移非法加密货币。一名男子Seng Hok Ling与她一同被指控,他对一项在明知或怀疑是犯罪财产的情况下参与洗钱安排的指控表示无罪。
审判定于2025年9月29日在Southwark Crown Court启动。钱志敏的律师在庭审后表示:“张女士否认所有犯罪指控,并计划积极为自己辩护。”
这起案件的审理结果,不仅将对钱志敏本人及其共犯的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更将为英国乃至全球在处理加密货币洗钱案件方面提供重要的司法先例和经验。
结语:
钱志敏6万枚比特币洗钱案的开审,再次敲响了加密货币犯罪的警钟。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庞氏骗局与加密货币结合的巨大危害,更凸显了在数字资产时代,跨境犯罪的复杂性和追赃挽损的挑战。对于投资者而言,务必警惕任何“稳赚不赔”的高收益诱惑,远离非法集资和虚拟货币炒作。对于监管机构和司法机关而言,这起案件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促使各国加强跨境司法协作,完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共同打击利用加密货币进行的各类犯罪活动,维护全球金融秩序的稳定。
相关推荐阅读:香港证监会“摊牌”了,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曝下一步重要行动
原文: 《 钱志敏6万枚比特币(BTC)洗钱案9月29日伦敦开审,中国受害者紧盯结果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