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比特币千亿买盘来袭——这些公司趋之若鹜》
原文作者:Luke,火星财经
2025 年的春天,全球金融市场正悄然酝酿一场革命。比特币,这个曾被讥为「极客幻想」的加密货币,如今堂皇登上企业董事会的战略核心。从华尔街的金融巨擘到硅谷的科技先锋,从东京的投资新星到英国的足球俱乐部,上市公司和机构正以惊人速度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这不是投机的狂热,而是对价值储存、品牌重塑和未来金融的深思熟虑的押注。
美国:比特币的「华尔街时刻」
美国作为全球金融与科技的灯塔,是企业比特币投资的先锋。2025 年 4 月至 5 月,上市公司们以令人瞠目的规模和速度拥抱比特币,背后既有对通胀的警惕,也有对品牌创新的渴望。
MicroStrategy:数字黄金的旗手
MicroStrategy,一家 1989 年创立的商业智能软件公司,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技企业。在创始人迈克尔·塞勒的推动下,它转型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投资公司」。2025 年 4 月,MicroStrategy 的动作堪称史诗级:公司分三批购入 25,370 枚比特币,总计花费约 22.616 亿美元(4 月 7-13 日:3,459 枚,2.858 亿美元;4 月 14-20 日:6,556 枚,5.558 亿美元;4 月 21-27 日:15,355 枚,14.2 亿美元)。截至 4 月底,其持仓达到 553,555 枚,成本约 379 亿美元。更令人震撼的是,公司通过创纪录的 210 亿美元普通股 ATM(At-The-Market)增发,新增 301,335 枚比特币,相当于重塑了企业的资产版图。
塞勒的逻辑简单而激进:美元长期贬值,现金储备如同冰雪消融,而比特币的固定供应量(2100 万枚)使其成为「赛博黄金」。他不仅将公司命运押注于此,还通过社交媒体化身比特币布道者,吸引了全球目光。但鲜为人知的是,MicroStrategy 的成功得益于一个隐形推手:2023 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允许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比特币,极大降低了会计复杂性。这条政策红利,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让更多公司敢于追随。
Twenty One Capital:金融与加密的超级联盟
Twenty One Capital(简称「21 Capital」)是 2025 年比特币投资的「超级新星」。这家新公司计划通过与 Cantor Equity Partners 的 SPAC 合并上市,由四家巨头联手打造:
· Cantor Fitzgerald,1945 年创立的华尔街投行,年收入超 20 亿美元,与 Tether 合作管理其国债资产。
· SoftBank,日本科技投资巨头,管理资产超 2000 亿美元,投资组合包括阿里巴巴、Uber。
· Tether,全球最大稳定币 USDT 的发行方,2024 年利润约 130 亿美元。
· Bitfinex,领先的加密交易平台,日交易量超 10 亿美元。
2025 年 4 月 23 日,21 Capital 宣布通过 SPAC 合并筹集 3.6 亿美元,初始持有 42,000 枚比特币(约 39 亿美元)。资金来源包括 Tether 的 15 亿美元(后修订为 1.6 亿美元)、SoftBank 的 9 亿美元、Bitfinex 的 6 亿美元,以及 5.85 亿美元的债务和股权融资。项目由 Cantor Fitzgerald 主席布兰登·卢特尼克主导,Strike 创始人杰克·马勒斯担任首席执行官。21 Capital 推出「比特币每股」(BPS)和「比特币回报率」(BRR)指标,目标是最大化股东的比特币敞口。
21 Capital 的诞生是传统金融与加密行业的历史性握手。Cantor Fitzgerald 的背书让比特币走进华尔街核心;SoftBank 的加入标志着孙正义从 2017 年比特币投资失利到 2025 年的强势回归;Tether 和 Bitfinex 的资金实力为项目注入火箭燃料。这不仅是一场投资,更是一场关于金融未来的宣言。然而,Tether 的监管争议(2021 年美国和解案)可能为项目蒙上阴影,其 SPAC 上市的复杂性也增添不确定性。
Semler Scientific:医疗行业的隐形先锋
Semler Scientific,一家加州医疗科技公司,专注于慢性病管理设备,市值不过 3 亿美元,看似与比特币的赛博世界八竿子打不着。然而,2025 年 4 月,这家小巨头展现了大魄力。4 月 15 日,公司计划发行 5 亿美元证券,明确表示资金将主要用于购买比特币。紧接着,4 月 25 日至 29 日,它增持 165 枚比特币,花费约 1,570 万美元,总持仓达到 3,467 枚,价值约 3.26 亿美元。
Semler 为何押注比特币?首席财务官道格·墨菲-奇托兰曾在股东大会上透露,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和抗通胀属性,与公司追求长期价值的理念不谋而合。更深层的驱动来自股东:Semler 的部分投资者是加密货币领域的对冲基金,他们希望通过比特币提升回报。Semler 的低调执行——既不张扬宣传,也不引发股价剧震——显示了一种新兴模式:中小型上市公司正悄然将比特币融入战略,而非仅仅追逐市场热潮。
GameStop:从迷因股到比特币先锋
GameStop 的故事堪称好莱坞剧本。这家 1984 年创立的游戏零售商,因 2021 年「迷因股」热潮(由散户社区推动)名声大噪。2025 年 3 月 27 日,GameStop 宣布发行 13 亿美元零息可转债(到期 2030 年),附带 2 亿美元增发选择权,总计募集约 14.8 亿美元,资金直指比特币购买。这一动作让市场哗然,散户社区将其视为「GameStop 2.0」的开端。
在首席执行官瑞安·科恩的带领下,GameStop 正从零售困境中突围。比特币不仅是资产对冲工具,更是品牌重塑的利器,旨在吸引年轻、科技友好的消费者。公司还计划推出加密相关服务,如 NFT 市场或比特币支付系统。然而,15 亿美元的巨额投资也引发争议:比特币的波动性可能让财务报表成为过山车。支持者认为这是迷因文化的胜利,批评者则担忧公司重蹈激进扩张的覆辙。无论如何,GameStop 的转型注定成为 2025 年的焦点。
Tesla:沉默的持币巨擘
特斯拉,全球电动车霸主,市值超 1 万亿美元,由埃隆·马斯克掌舵,其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每一步都牵动市场神经。2025 年 4 月,特斯拉披露持有 11,509 枚比特币,估值约 9.51 亿美元,与上一季度持平。自 2021 年购入比特币后,特斯拉曾短暂接受比特币支付(后因环保争议暂停),但从未出售持仓。
特斯拉的低调耐人寻味。马斯克作为加密货币的「意见领袖」,多次表达对比特币的支持,称其为「去中心化的金融实验」。但作为新能源巨头,特斯拉必须平衡环保压力与加密投资的收益。比特币挖矿的能源争议让公司谨慎行事,但其坚持持有显示了对长期价值的信心。特斯拉的沉默,如同风暴前的平静,暗示着更大的战略可能在酝酿。
SBC Medical Group:小而美的试验田
SBC Medical Group,一家小型医疗公司,专注于美容和健康服务,2024 年才登陆纳斯达克,市值不足 1 亿美元。2025 年 4 月 14 日,它以 40 万美元购买 5 枚比特币,称此举是「分散资产、保持价值」的战略。尽管规模微小,这一动作却折射出比特币投资的扩散:即使是边缘玩家,也开始试水数字黄金。
SBC 的动机可能来自高管的加密信仰或股东的推动。它的尝试虽不显眼,却如同一颗种子,预示着比特币可能在更多中小企业中生根发芽。这种涓滴效应,或许比巨头们的豪赌更具长期意义。
日本:亚洲的比特币实验场
日本以开放的加密政策和科技基因,成为亚洲比特币投资的沃土。2025 年 4 月,两家公司的动作点燃了市场热情。
Metaplanet:日本的「赛博武士」
Metaplanet,一家 2004 年创立的东京上市公司,业务涵盖酒店、房地产和科技投资。2024 年,它宣布「比特币优先」战略,被誉为「亚洲的 MicroStrategy」。2025 年 4 月,Metaplanet 增持比特币,总持仓达 4,525 枚(约 3.84 亿美元),较 2024 年 9 月的 400 枚增长超 10 倍。公司目标到 2025 年底持有 1 万枚比特币,并将旗下酒店更名为「比特币酒店」,试图吸引全球加密社区。
Metaplanet 首席执行官西蒙·杰拉西称,比特币是应对日元贬值(2024 年跌至 34 年低点)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核武器」。日本 2024 年的税收改革(免除企业持有加密资产的未实现收益税)为这一战略铺平道路。更引人注目的是,Metaplanet 将比特币与实体经济结合的尝试——「比特币酒店」不仅是一种营销噱头,还计划接受比特币支付。这种品牌创新可能激励更多亚洲企业效仿。
SoftBank(通过 21 Capital):全球化的比特币赌局
软银,日本科技投资的巨无霸,在 21 Capital 项目中出资 9 亿美元,占总投资的 25%。创始人孙正义以大胆投资著称,从阿里巴巴到 WeWork,他的眼光总瞄准未来。2017 年,他个人投资比特币亏损 1.3 亿美元,成为笑谈。但 2025 年的软银更加老练,联合 Cantor Fitzgerald 和 Tether,分散了风险。软银不仅提供资金,还通过其全球投资网络推广比特币的机构采用。其参与表明,亚洲科技巨头正通过跨国合作,将比特币视为全球资本的新语言。
其他地区:比特币的全球涟漪
虽然美国和日本是主战场,其他地区的动作同样引人注目。
Real Bedford F.C.(英国):体育界的比特币实验
Real Bedford F.C.,一家英国非职业足球俱乐部,2025 年 4 月 30 日宣布将比特币作为主要储备资产,持仓估计为 50-100 枚(约 470-940 万美元)。俱乐部主席彼得·麦科马克,知名加密播客主持人,推动了这一战略。他认为,比特币能打破体育的地域限制,吸引全球粉丝。俱乐部通过比特币赞助、门票支付等创新,探索「比特币+品牌」的模式。尽管规模小,这一实验可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模板。
动机解码:为何大公司押注比特币?
大公司购买比特币的动机交织着理性与远见:
1、通胀对冲:美元、日元等法币的贬值(2024 年美国 CPI 达 3.5%,日元跌至 160:1),让比特币的固定供应量成为避险资产。
2、资产多元化:低利率环境(2024 年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 2.5%)让现金储备失去吸引力,比特币提供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
3、品牌创新:GameStop、Metaplanet 通过比特币吸引年轻消费者,重塑品牌。
4、政策红利:美国 FASB 新规、日本税收改革、特朗普的亲加密政策降低了投资壁垒。
5、股东压力:加密对冲基金和高净值投资者的影响力,推动 Semler、SBC 等公司行动。
潜在买盘:数字黄金的狂欢?
已披露的买盘
2025 年 4 月至 5 月的比特币购买计划总规模:
· MicroStrategy:22.616 亿美元(25,370 枚)+210 亿美元(301,335 枚)=232.616 亿美元(326,705 枚)。
· GameStop:14.8 亿美元(约 15,745 枚)。
· Semler Scientific:5 亿美元(计划)+1,570 万美元(165 枚)=5.157 亿美元(约 5,485 枚)。
· SBC Medical:40 万美元(5 枚)。21 Capital:36 亿美元(42,000 枚)。
· Metaplanet:新增约 5,475 枚(约 5.15 亿美元)。
总计:约 293.723 亿美元(约 395,435 枚,占总供应量的 1.88%)。
潜在买盘预测
· 未披露的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 的成功可能激励 100-200 家上市公司(市值超 10 亿美元)各投入 1-5 亿美元,总计 100-500 亿美元(约 106,380-531,900 枚)。
· 机构 ETF:贝莱德 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吸引机构资金,若更多基金会加入,新增买盘 50-100 亿美元(约 53,190-106,380 枚)。
· 国家储备:若美国将 1% 外汇储备(约 600 亿美元)转为比特币,相当于 638,300 枚。中国、俄罗斯等国的潜在政策可能贡献 200-300 亿美元。
· 加密行业:Tether 等公司可能增持 20-30 亿美元(约 21,280-31,920 枚)。
短期预测(2025 年 Q2-Q3):已披露买盘(293.723 亿美元)+未披露企业(50 亿美元)+ETF 流入(20 亿美元)=约 363.723 亿美元(约 387,025 枚,占总供应量的 1.84%)。
中期预测(2025 年 Q4-2026 年 Q1):若国家储备政策落地,买盘可能达 800-1200 亿美元(约 850,000-1,275,000 枚,占总供应量的 4.05%-6.07%)。
价格影响:比特币流通供应量约 1,970 万枚,新增 1% 需求可能推高价格 15%-30%,2025 年底价格或达 11.5-13 万美元。
尾声:革命还是狂热?
2025 年,比特币从赛博乌托邦走进企业现实。MicroStrategy 的豪赌、GameStop 的转型、Semler 的低调尝试、21 Capital 的跨国联盟、Metaplanet 的品牌创新,共同绘制了一场「数字黄金」的革命。这是对通胀和法币的抗争,也是对未来的战略押注。然而,风暴之中暗流涌动:价格的过山车、监管的阴影、市场的狂热,可能让这场革命偏离航道。
对于我们,这是一扇窥探未来的窗口。比特币会成为企业的「赛博保险箱」,还是另一场郁金香狂热?答案或许藏在下一份财报、下一场董事会,或下一波市场浪潮中。无论结局如何,这场革命已然改写了金融的规则。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