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Meta|2025年07月08日 05:17
重新看了下 @SunriseLayer 的 rebrand 内容,我发现这个项目不是“一个 DA 层”那么简单了。如果再用老眼光看 Sunrise,真的会低估它。 现在叙事的核心在讲 Interliquidity,我自己的理解是:不搞桥、不搞包装币、不搞孤岛链,而是让流动性从第一天就是“共享”的。 看看现在的现状,哪怕你是以太坊生态的头部 rollup,初期最痛的还是流动性冷启动。最多的问题就是钱在哪?人在哪?桥靠不靠谱?TVL 都得慢慢熬。 Sunrise 的想法是反过来干:你只管发链,流动性、DA、Gas、协议激励、生态绑定,系统来帮你接好,链上来就是满电启动,不用自己打地基。 Sunrise 最早其实是想解决 DA 的问题,所以一开始就做了个很超前的事——把 blob space 和流动性捆在一起。 你只要往 PoL 池子里提供流动性,就能换到 DA 空间,也就是说“你出钱,我给你算力+数据存储”,而不是你自己部署节点跑 full stack。这个模型很像 Berachain 的 PoL,但 Sunrise 是把它做成了底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而且现在他们不光搞 blob,还做了完整的 Fee Abstraction,任何交易,包括 blob 发布、跨链 Swap,全都可以用你的自定义 token 来付 gas,系统背后自己去换成 RISE 来结算。 从用户视角讲就是:你持有什么币,就直接用它操作全链,不用再手动换 gas 币。这个体验是超级顺滑的。 技术细节方面,Sunrise 的 DA 是那种真性能怪: blob 编码全放链下,链上只放 Merkle root payload 通过 P2P blob 网络分发,压根不挤链上 mempool。15 秒数据可用速度,现在市场上的主流项目都能跑通。 生态视角方面,现在 Sunrise 已经在对接 Eth、Sol、Bera等主流生态,未来 builder 在不同链上都可以接入 Sunrise 的 PoL 飞轮——大家共用一套流动性血管系统。 这个设想其实挺宏观的。可以把 Sunrise 看成是“未来链的液体底座”。比如你在上面发一条链,不需要自己造水泵,而是直接接入这张流动性网。 而且目前PoL 参与者可以获得 vRISE(治理代币),用来投票把激励流向真实有交易量的池子或项目。 也就是说,谁有真实交易,谁就能拿到激励,没人再靠刷 TVL 吹牛。 总结一下我对 Sunrise 的理解: 这不是一个“新的 DA 项目”,也不是“Rollup Service”,而是想建立一个流动性原生共享的链下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你发链是发表达,不是发负担;你用链是用体验,不是用工具;你提供流动性不是白给,是参与主权协作。 未来的 Rollup 和 DEX,会默认是 interliquid 的。 Sunrise 只是第一个系统地把这件事推到台前的人。
分享至: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