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sol
看不懂的sol|2025年07月03日 12:17
亏损500万后,理解了「交易是反人性的」 交易,实际上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 也就是说,顶级的交易员,他们大多数都掌握了人性在交易中的各种表现。 知道了人性是如何表现的,并逆反这些人性,便是交易员交易成功的基础。 因此,好的交易员其实没有什么秘密,他们只是发现了人性在交易中的弱势,并且主动的逆反了它们。 在《海龟交易法则》一书中,罗列出了一些对大多数人的交易影响明显的认知偏差。那么,这些认知偏差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交易的呢? 1. 厌恶损失不愿意止损 我宁愿不盈利,也不愿意止损出局。这就是很多人的心理状态。期货还好,因为有杠杆,大波动,人们更容易能够认清止损的必要性。 但是股/币市中,不愿意止损的人的数量非常庞大,因为“股票/币圈在牛市中总是会上涨的”这句话,给了他们一个最好的理由。而职业交易者止损都直接而果断,跟喝水吃饭一样简单。 2. 沉没成本 因为厌恶损失,衍生出了人们对待“沉没成本”的态度。沉没成本指的是已经发生,无法收回的成本。经济学家薛兆丰曾经指出: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这么想,他们很难接受这些事实。 比如《海龟交易法则》里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公司投入了1亿美元研发出了一个项目。结果这个项目开发成功以后,他们发现了一个明显更好的技术。 按照正常的理性的逻辑,这个公司应该放弃之前的项目,转而研发这个新的项目,应该着眼于未来,不必在意之前已经花掉的成本。但是,这种转变会让这家公司觉得自己的1亿美元成本白白浪费了。 他们有可能会继续坚持最初的项目……这就是沉没成本带来的糟糕决策,被已经发生,无法收回的成本所影响。 在交易中,这种现象也市场可见。 比如,很多人经常死扛着一支股票,除了厌恶损失的情绪外,或许他还在想,这支股票我如果平掉了,那么我之前的损失就浪费了。于是,他就死守着想要捞回成本,根本不管不问别的走势更好的股票。 这个就跟上面说的那个公司是一个道理。因为之前的成本而放弃了别的更好的机会。这种行为模式会随着亏损的增加而被强化,因为沉没成本越大,人们越难以放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听说有人的股票拿了几十年的原因。 让人能够关掉电脑,卸载软件的根本原因就是:我既然已经亏了这么多,如果我止损,那么这钱不是都打了水漂么?可实际上呢?实际上,后期行情怎么走,跟他付出了多少沉没成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因此,对于交易员而言,该止损止损,该回吐回吐,不要过分在于那些沉没成本。 3. 厌恶不确定 《海龟交易法则》把人们更愿意落袋为安成为处置效应。但是我觉得它是由厌恶损失和厌恶不确定而导致的。 当我们的账户有浮盈的时候,我们会同时面对利润的不确定性,和利润可能损失掉的可能性。 这就导致了我们难以忍受继续持仓。我们迫切的想把盈利这件事给确定下来。所以,一旦有浮盈,尤其是在浮盈开始波动的时候,是人们最想平仓的时候。 可实际上,交易需要拥抱不确定,需要在有浮盈的时候,尝试获取大的趋势行情。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机会拉大盈亏比,实现整体交易逻辑的正向收益预期。 见好就收的思路,是根本持有不到趋势行情的。 4. 结果偏好 就是我们更愿意相信结果,而非过程。很多人只看自己的交易是否盈利,他们认为,盈利的交易就是正确的,亏损的交易就是错误的。 完全不在意其背后的交易逻辑。实际上,职业交易员更在意的是交易逻辑,逻辑正确,单次交易是亏损的也是对的。逻辑不正确,盈利的单子也是错的。 比如,死扛。很多人死扛后真的抗回来了。这在结果偏好的认知下,他们会认为这是正确的,然后就在某一天被一波抗不回来的行情给带走了。 还有很多人因为运气而实现了短期盈利,结果也是强化了他的行为模式,最后导致了其失败。人们向来喜欢结果,尤其是在期货市场这种不确定横行的领域。 因此,在交易界,吹牛向来是有市场的。因为赚钱的就是厉害的,谁赚钱谁是高手,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看结果不如看逻辑,因为在这个不确定、带杠杆的领域里,结果非常具有偶然性,而逻辑,才具有真正的稳定性。 5. 近期偏好 更重视近期的数据或经验。这个很好理解,很多人使用某一套交易方式,只要近期亏损,他立即会说:市场变了或者说,方法失效了。 比如《海龟交易法则》本身,很多人都尝试过这套交易模式,但是,只要当这套方式开始连续亏损,他们就会说,这个方法知道的人太多了,早就失效了。 可实际上,真正能够使用这套方法的人,凤毛麟角,极少部分是因为真的懂,而大多数人是因为他们并不理解其中的交易逻辑,他们遵循了自己的近期偏好。 一亏损就开始改变,这其中很大部分是因为人们的近期偏好,殊不知,任何一套交易方法都无法实现一直盈利,任何的交易方法都有着自己的不利期,长远的从逻辑上看问题,才是正确的方式。 最近谁赚钱,谁就厉害,谁就是大神。以前几年收益稳定,近期亏损的老牌高手就是不行了,这就是外行的思维模式。明星常有,而寿星少存,可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 6. 潮流效应和羊群效应 比较简单,就是人们会因为其他人相信某件事就随波逐流的相信这件事。 比如,大多数人都相信:《海龟交易法则》早就失效了。为什么?因为他们验证过吗?没有,因为大家都这么说。在交易中,洞察力很重要,因为它能帮助交易者避免上述两种情况。 7. 锚定效应 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这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出场。 为什么在走势下跌,账户亏损的时候很多人无动于衷,而行情反弹到成本附近的时候,人们更愿意反应过来而逃跑呢?除了厌恶损失,厌恶不确定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锚定效应。 我们经常听过币圈市场上有人用5万元赚到了上千万最后又回到了3万的故事。 她为什么不在回撤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落袋为安呢? 我相信有两个因素。 第一:她之所以能够实现夸张的收益,靠的就是能够抗得住回撤。 第二点,就是在回撤过程中,她想,既然我曾经达到过那么高的收益,现在平仓的话,岂不是白白损失了本属于我的利润? 她把之前的高收益位置当成了锚点。 账户权益一路下跌,一路被锚定,一路不甘心, 最后,怎么上去的怎么回来。 这个问题在交易中非常常见,解决方式也很简单,设置合理的出场,忍受一定程度的回撤,并且明白回撤是趋势交易的必然代价即可。 不承担回撤,如何获取趋势中正确的方向? 以上现象都是人性的典型表现。好的交易员并没有什么神奇的秘密,他们只是洞察到了这些现象,逆反它们,做到了大多数人不愿意或者说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而已。
分享至: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