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相对论专场之区块链金融衍生品 魔鬼or天使?

CN
6年前

有人认为数字货币衍生品能放大自有资金,是投资的“天使”;有人提出,这是吞噬财富的“恶魔”。12月28日晚19:00—21:00【金色相对论专场】之“区块链金融衍生品,魔鬼or天使?”金色财经合伙人&CoinTime COO佟扬线上访谈八位区块链金融衍生品大佬,2018年最后一辩,精彩一次看个够!


对话嘉宾:


Harry Zhou 币安领投美国 OTC 交易平台 Koi Trading 首席合规官


Aries Wang  Bibox 联合创始人


程惠鑫 火币金融产品与风控部高级总监


蔡良滨 FOTA.com创始人


徐坤 TLAB创始人 天风证券区块链研究中心负责人


林嘉鹏  LinkVC 创始人


Daniel Lu  币虎全球交易所联合创始人,金融工程部负责人


唐涛  链上科技期货产品总监


聚焦话题:


2018年行情变化巨大,,区块链衍生品发展有哪些变化?


未来区块链衍生品走向规范还需要哪些条件?


用衍生品交易吸引新投资者能成为交易所可以选择的方向吗?


交易所该如何设计合理的风控机制、设计原则?


衍生品交易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区块链衍生品市场的成熟标志是什么?


数字货币衍生品市场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衍生品交易所该如何利用交易工具和交易策略帮助用户进行成熟的衍生品交易?


区块链金融衍生品该如何设计以适应加密货币的特性?


Harry Zhou:美国ETF批准将会对现货市场有较好刺激


佟扬:本期金色相对论第一位嘉宾是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 (JD) 及狄金森学院经济及计算机系Harry Zhou。作为比特币早期投资人和区块链法律专家,周律师曾为各大型区块链产业公司提供法律及合规意见,包括曾任 HBUS 首席合规官并代表火币、OkCoin 以及比特币中国就 BitLicense 草案向纽约州银行局提交行业意见,成功影响草案内容。


佟扬:2018 年行情变化巨大,在您的观察中,区块链衍生品发展有哪些变化?传统金融领域衍生品交易比较成熟,未来区块链衍生品走向规范还需要哪些条件?


Harry Zhou:我们观察到两点趋势。第一,由于头部期货交易所获利巨大,却不断爆出暴跌暴涨行情、疑似不能下单的问题,导致竞品场内交易平台集中爆发。新平台大多没有朝着交易所设施 (Exchange) + 交易清算方 (Clearing Organization) + 资金监管方 (Custodian or Depository) 的自我制衡方向发展,而是继续依赖稳定币入金的自由,走有利益冲突隐忧的 “全包” 路线。第二,去中心化区块链衍生品(例如利用各类智能合约实现的二元期权)在第三季度开始抬头。但似乎由于 EtherDelta 事件打破了自称“去中心化”就能绕过美国监管的幻想,因此没有显著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区块链衍生品行业似乎处于没有经济动机走向正规的状态。由于区块链衍生品与现有的成熟衍生品在经济逻辑上没有区别,因此行业如果未来要想走向规范,在产品设计,参与者分工,哪些法律法规适用等方面都有现成的答案。


Bibox 联合创始人Aries Wang:期货合约市场必须要有完善的机制保障


佟扬:本期金色相对论的第二位嘉宾是Bibox 联合创始人Aries Wang,同时Aries Wang是区块链领域的资深投资人、连续创业者. 同时他也是韩国第二大的数字资产投资基金-BlocWater资本的合伙人。Aries Wang 先后倡议成立了BiboxLab 并培养了区块链金融合约领域的领先项目-Vocean。同时,Aries Wang 也兼任Bibox 生态基金负责人,并投资并购了很多优质项目。Aries Wang 著写的一书在美国出版并被多家权威机构收录。


佟扬:当前熊市状态下,众多交易所纷纷布局交易所衍生品交易,这会成为交易所突破重围的一大“利器”吗?利用衍生品交易吸引新投资者能成为交易所可以选择的方向吗?


Aries Wang:我觉得交易所本身应该走多元化发展路线。就目前来看,交易所领域经过一年多的洗礼,进场和退场的都有,虽说最终坚持下来的交易所在现货服务、项目筛选、以及相应的技术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比较完善,但总体来看,交易所领域还是一片红海。所以众多交易所想要突围,尤其是一些头部的交易所,因为现货交易萎缩,确实需要寻找新的突破方向,目前来看,金融衍生品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和方向。而每家交易所的在规则和风控方面的设置,会成为其在金融衍生品领域的门槛。比如Bibox推出的金融衍生品通证债券,在规则和风控方面就做了双重保障。相比较于其他数字资产产品,金融衍生品对投资者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很多交易所金融衍生品的目标用户是那些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具有一定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的大客户或者机构用户,而非大众化的散户。所以衍生品交易会成为吸引专业机构和专业用户的新方向。比如,Bibox首期通证债券还挺受机构用户认可的,一发布就吸引到了不少机构用户。


火币程惠鑫:衍生品世界中要比谁活得长


佟扬:火币金融产品与风控部高级总监程惠鑫,程惠鑫先生现就职于火币集团,任金融产品与风控部高级总监。曾在境内大型金融机构负责量化交易,曾在中国衍生品自律监管机构从事金融衍生品市场研究及监管工作,在金融衍生品定价对冲以及Alpha策略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佟扬:在衍生品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风险性的交易事件,对于交易所而言,如何设计合理的风控机制、设计原则是什么呢?


程惠鑫:衍生品市场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交易体量和交易品种远大于现货市场,当然国内外衍生品市场发展都经历过风险事件,比如著名的巴林银行倒闭案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每次风险事件都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所以衍生品市场才会不断完善和健全。今天很应景,一家大的石油公司在期权交易商又出了大的问题。交易所是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交易场所的媒介,但数字资产的交易所和传统机构的交易所有一定的区别。数字资产的交易所直接触达客户,为客户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所以,数字资产交易所在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上做了更多的工作。具体来看,首先,对客户要做好投资者教育和客户分层,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比如火币在境外上线的品种有杠杆、合约、HB10(ETP)、场外借贷、质押和托管,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风险偏好。还有就是在产品设计上,要考虑更多细节,往往看似越简单体验越好的产品,在产品设计上花费的心思和成本也会更多,我们希望客户都能挣到钱。


FOTA.com创始人蔡良滨:衍生品的首要意义是作为套期保值的工具


佟扬:本期金色相对论第四位嘉宾是FOTA.com创始人蔡良滨,Brian Cai蔡良滨,FOTA.com创始人,毕业于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先后在纽约、伦敦、香港、上海、杭州从事 投资银行、英美法系信托、供应链金融、现金管理、私人银行等各类金融业务。 团队内部成员一般称 Brian 为“迅猛龙”,他曾用 3 天时间自学数学建模并参加国 际数学建模大赛 MCM,斩获国际一等奖。同时 Brian 也是国有银行体系内最年轻、晋升最快的干部之一,26 岁担任副处级干部,离职前担任交通银行浙江省分 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管理资产超 300 亿元,目前负责方图的整体部署与实施。


佟扬:衍生品的发展是交易所发展后期的产物,那么在区块链行业中出现较多的衍生品交易所对行业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蔡良滨:任何一个金融市场要走向成熟,都有几个重要的标志,第一, 基础现货市场扩容。像中国的股市、债市其实经历过从小到大的过程,最开始中国股市就几十只股票,现在已经几千只标的,而且还在扩容,但是中国的债券与股票市场就都已经是几十万亿的市场规模了。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目前的规模目前还只有1300亿美金左右,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而且从结构来看,整个加密货币市场里面的结构占比目前也很不成熟,BTC\XRP\ETH高峰时期基本上占掉了整个市场规模的80%以上,BTC占掉50%以上,这在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上是不会出现的;第二, 投资者主体结构发生变化。从早期的散户驱动逐渐变为机构驱动。目前的数字货币现货市场仍然是散户驱动的市场,但是衍生品市场其实从数据角度来看,70%以上的交易量已经是API Trading,基本上都是由机构贡献的了,所以我相信加密货币市场一定也会沿着这个发展轨迹进行,而机构区别于散户最大的地方就是专业严格的交易风控与多策略的组合投资;第三, 整个市场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信息披露、资金托管、NBBO、发行注册/审批、统一的清结算等一系列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加密资产市场目前都是严重缺位的,而且很有可能加密市场的配套基础设施由于区块链的技术属性,会出现去中心化托管、交易数据全透明、去中心清结算等新的技术金融模式,和原有的传统金融市场产生很大的区别,同时也带来很大的机遇;第四,衍生品品类与市场规模扩容。衍生品工具是多策略实施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在一个只能单边做多,没有远期、期货、掉期、期权等衍生品工具配套的金融市场,机构和散户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选币和择时的区别,这其实和早期的A股市场是非常类似的,这就是为什么我特别佩服2010年前的A股明星基金经理的原因,因为他的工具就这么多,但是仍然可以表现优异,打败市场。从2010年推出股指期货以来,其实中国的金融市场的衍生品市场还是一直也没有发展起来,原因就是得不到政府以及各方的支持,很多人还是脑子里有一种固有的“期货就是投机倒把”的思维观念,事实上衍生品工具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对于存货的价格管理与销售利润的提前锁定有重大的意义,俗称套期保值/风险对冲。很多外贸企业、生产型企业在缺乏套期保值工具的前提下,是很难在一个生产要素、市场要素波荡起伏的市场里平稳发展的。


蔡良滨:在加密货币市场也是如此,例如绝大部分的POW的加密货币所依托的算力网络,它的整个成本机构全部是法币体系的,电费、厂房建造费用、人工费用、矿机生产费用等等都是以法币为依归的,但是利润端却是相对于法币而言非常不稳定的加密货币,所以套期保值工具在这一类加密资产面前,和传统市场是极其类似的,它是这个算力网络得以持续的一个重要保护设施。今年下半年开始,其实有很多人包括头部交易所都要进入衍生品这个领域,方图作为2017年进入这个领域的来说,我可以分享一下现货交易平台和衍生品交易平台之间的最大区别。事实上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平台和现货交易平台最大的区别就是衍生品交易平台有五大核心业务模块是现货交易平台完全没有触及的,而这个五个核心业务模块对金融专业性和产品机制设计的合理性要求非常之高,普通的trader、quant或者工程师很难建立深度的理解与认知。


蔡良滨:第一个模块是清结算系统,简单理解就是如何实现数字货币衍生品合约的7*24小时实时清结算,把盈亏计算清楚,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看实时请结算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传统的类似CME这样的交易所,都是休市后进行请结算,这在加密货币市场肯定是行不通的;第二个模块就是保证金系统,简单理解就是如何计算用户的持仓和挂单的保证金需求,上面这两个模块是衍生品交易平台的基石,专业不专业从这里就会出现明显的分野。全世界在保证金系统和请结算系统方面最顶尖的就是CME的SPAN和OCC的STANS系统,方图也对标他们实现了投资组合保证金系统STAMP,在投资组合保证金系统下,同样风险度量的用户的资金利用率将得到大幅提升,整体强平风险得到有效降低。首先,用户的未实现收益可以用于抵消所有合约的未实现亏损或者作为开设所有合约新仓位的保证金,相较于只能通过平仓操作才能使用收益的方式,资金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其他交易平台为了弥补资金利用率的劣势,往往通过“跨期保证金系统”(全仓模式)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弥补,即用户可以使用某一期限的BTC合约的未实现收益抵消其他期限的BTC合约的未实现亏损或者作为开设其他期限的BTC合约新仓位的保证金,但是“全仓模式”仍然无法支持跨标的的资金使用。其次,某些交易平台不支持同一合约的多仓和空仓相互抵消,导致用户需要支付两份的手续费与两份的保证金,造成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和浪费。最后,某些交易平台不支持同一合约的空单和多仓、多单与空仓的保证金占用的相互抵消,或计算抵消时的计算方法不合理,导致用户提交与持仓相反方向的委托时,需要冻结额外的委托保证金,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事实上,中金所挖了CME很多人做了很多年,也没有做出来投资组合保证金系统,难度是非常高的,方图目前也只能说只是做到了投资组合保证金系统的初级阶段。第三个模块就是强平系统,简单理解就是如何触发和处理用户的强制平仓事件,强平系统,最好的机制是采用逐步强制平仓机制,在强平事件触发后,后台风险管理系统会首先撤掉用户的委托,然后根据用户仓位的实际损失情况选择仓位进行平仓。强制平仓不一定会完全平掉用户所有合约的持仓,也不一定会平掉被平仓合约的全部仓位,而是根据用户被强制平仓时的保证金账户权益、持仓水平、市场行情等因素计算出需要被平掉的仓位及数量,以求强制平仓的影响最小化。目前业内大部分的合约交易平台在仓位到达维持保证金后爆仓,爆仓完成后该部分保证金会归零,即使实际爆仓结果有剩余。所以强平系统方面最好不要做恶,去动用户的资金,相信后进的player在这方面会越来越规范。第四个模块就是交易风控系统,简单理解就是如何应对平台的穿仓事件(亏损仓位的亏损额不足以赔付盈利仓位的盈利额)。


蔡良滨:市场主流的两种做法,一种是OK的分摊机制和bitmex的ADL机制,前者就是发生穿仓后所有的人等比例分摊,后者就是把平台最激进的用户的仓位先进行减仓。各有利弊,主要都是深度不足的情况下,平台要防控穿仓损失分摊。第五个模块就是现货指数,如何实时真实地反映现货价格的同时并有效防控插针等恶意市场操纵行为。目前业内主流的是简单实时指数,即将多家大型现货交易平台的现货价格进行算数平均计算。后续,我们会考虑上线现货交割指数用于合约交割,现货实时指数用于强平计算。现货交割指数将会对实际成交记录采用分时中位加权平均的计算方式,更加准确地反映标的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真实价格水平,以求更加公平公正的交割结算。现货实时指数将会对整合订单簿的量价曲线采用对数加权平均的计算方式,更加准确地反映标的物的瞬时价格波动,以求及时有效的交易风控。


蔡良滨:上面讲的这五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做好了都是一个很大的亮点。难为加密市场,要把指数(道琼斯这类公司的活儿)、保证金系统与请结算系统(OCC这一类机构的活儿)、以及交易所和券商的活儿都干了。


TLAB创始人徐坤:随着数字资产的发展其衍生品必将有显著增长


佟扬:本期金色相对论第五位嘉宾是TLAB创始人徐坤,同时徐坤也是天风证券区块链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专家委员,JRR全球合伙人,火币公链领袖,广州黄埔区块链培训学院首位女教官,国内首个IP区块链项目创始人,证券业协会优秀课题主要成员,《金融监管研究》、《证券时报》区块链专题第一作者。


佟扬:区块链衍生品市场的成熟标志是什么?您如何预判区块链衍生品的现状与未来?


徐坤:一是产品的成熟,不仅是衍生品种类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衍生品合约的标准化;二是交易机制的成熟,规范化与透明化;三是市场参与者的成熟,能够正确认识到衍生品的杠杆效应,以及自身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能力。目前整体数字资产市场尚处在初级阶段,数字资产衍生品也还非常小众。从传统金融市场发展经验来看,衍生品的发展必须要有成熟的现货市场为基础。数字资产可编程、可任意分割的属性,使其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场景,随着数字资产的发展,其衍生品也必将有显著增长。但是过程是曲折的,需要逐步去规范,过程中孕育的机会也蛮大,需要更专业的背景的人参与进来,市场才会逐步得以认可。大概就这些,我是传统券商中唯一一家成立区块链研究中心,也充分说明了目前大部分的券商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注意到这个市场,我们嗅到这个市场,主要是由于我个人的猎奇心,以及对这个市场的认知,觉得空间很大,如果这个市场发展起来,衍生品是必不可少的。


LinkVC创始人林嘉鹏:系统稳定和可执行公开的规则是衍生品交易所最好控制风险的办法


佟扬:本期金色相对论第六位嘉宾是LinkVC 创始人林嘉鹏,LinkVC(连接资本)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区块链风险投资和投行服务机构。投资方向覆盖了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应用协议和金融服务等。林嘉鹏在2013年进入区块链行业,联合创立了区块链行情软件Aicoin并担任全球顶级交易所Okcoin的顾问。在此之前,林嘉鹏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迅雷网络负责核心产品开发和商务工作,包括迅雷客户端、迅雷金融和会员增值服务。


佟扬:从投资人角度来看,在当前数字货币整体市场较为低靡的情况下,数字货币衍生品市场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林嘉鹏:投资机会,目前看肯定是衍生品领域。因为现货交易在熊市很难发展,用户不愿意买卖了,因为大环境不好。但衍生品不一样,比如合约,可以做空,可以套保赚币。


Daniel Lu:衍生品要回归至发现价值和规避风险


佟扬:本期金色相对论的第七位嘉宾是币虎全球交易所联合创始人Daniel Lu,同时Daniel Lu也是金融工程部负责人,中国第一代场外期权设计师,专注于量化交易平台和金融衍生品模型的设计与开发。担任过新湖期货期权事业部金融工程师,GAEA金融工程部负责人。先后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及复旦大学金融工程博士后。


佟扬:衍生品交易所该如何利用交易工具和交易策略帮助用户进行成熟的衍生品交易呢?


Daniel Lu:作为衍生品交易所,应该秉承着用户至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用户提供合理且全面的交易工具,以及多样化的交易策略。数字货币衍生品的产生,其最原始的目的是为矿工和比特币信仰者提供套期保值工具,规避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后续逐步演变成各种各样的交易工具。但是在新兴市场,还是以投机用户为主,所以数字货币价格波动比较大。衍生品交易所应当结合数字货币自身的属性,提供完整的策略体系,包括搬砖套利策略、期现套利策略以及CTA策略等,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交易策略。在衍生品合约的设计和API接口上,需要充分考虑私募基金、机构投资者及其他量化团队的投资策略需求,提供丰富的合约交易和稳定的API接口。在交易风控上,衍生品交易所应当透过简而易懂的指标或预警通知,提醒用户当前交易的风险情况。例如交易风险率、预估强平价、已(未)实现盈亏以及资金使用率等指标,以简而明了的方式告知用户当前交易情况,有效预防交易风险。


链上科技唐涛:金融衍生品更像是一种“解药”


佟扬:本期金色相对论第八位嘉宾是链上科技期货产品总监唐涛,唐涛目前负责金融衍生品相关产品设计,有多年的金融行业从业背景,负责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国内A股证券交易平台,海外证券及金融衍生品交易平台的产品设计工作,对bitmex合约产品有一定的研究。


佟扬:传统的金融衍生品和区块链金融衍生品有哪些不同,区块链金融衍生品该如何设计以适应加密货币的特性?


唐涛:第一,传统的金融衍生品的基础资产或者说标的物可以分为利率、股票、债券、货币、商品几个大类;第二、保证金也是以各国的法币为主,有各个国家的信用背书;第三、交易会受到相关机构、政策、制度的监管。区块链金融衍生品的设计也应该选择大家已经认可或者知名度较高的数字货币用作保证金,选择流动性好交易大的币对做标的物,同时要在各个环节做好相应的风控控制。


 


在辩论环节,嘉宾就三个议题进行了辩论。


佟扬:有人认为数字货币衍生品能放大自有资金,是投资的“天使”有人提出,这是吞噬财富的“恶魔”,你们对此如何看待?


天风证券徐坤:衍生品不是消灭风险,而是进行风险转移。对于个体而言,金融衍生品能够使他的预期收益与其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一般来说,衍生品交易者有三种类型,对冲、投机、套利。对冲者利用衍生品来减少自身面临的由于市场变化可能产生的风险。套利者通过两笔或多笔方向不同的交易来锁定盈利。投机者是利用衍生品对于标的物价格走势进行押注,意在以少量资金撬动更大的收益,但也可能面临更大的损失。


天风证券徐坤:衍生品的存在有其必要性,让市场更加完备。对于市场而言,加大风险的不是衍生品,而是利用衍生品进行过度投机,因此投资者教育非常重要。如果不进行客观的风险提示,不仅会伤害投资者,对整个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从比特币开始进行交易,数字资产市场的历史不足十年。然而各种金融产品模式,期货、期权,都已经被复制到数字资产市场上。然而相比于传统金融市场,在数字资产市场上,有几个问题,一是数字资产尚无合理的、被广泛接受的估值方法,二是投机者居多,三是投资者保护机制较弱。这些原因整体放大了市场的风险,而衍生品的杠杆效应,也进一步加剧。


火币金融产品与风控部程惠鑫:衍生品一般都是带有一定杠杆的产品,会放大投资者损益,天使还是恶魔就好像是当年股指期货之争,这个问题早有定论。杠杆是为了节约投资者的资金成本,为套保者带来更好的效果,所以善与恶关键是看使用者的动机。 对于资产风险的把控,最关键的是看底层资产的质量,就好像08年的金融危机,当时CDO、CDS造成损失导致雷曼等金融机构破产,都是由于最低层的房贷资产出了问题。当前的区块链行业还处在快速发展的早期,确实存在不确定性,大家要给他时间让他自我进化,逐渐体现更多价值。


Bibox联合创始人Aries.Wang我觉得之所以产生这种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一方面,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有专业背景知识,懂得分散投资的用户来说,他们有比较强的风险管控意识和合理配置资产的能力。那么金融衍生品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说,可能就是他们口中的“天使“。


Bibox联合创始人Aries.Wang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想通过高杠杆一夜暴富的非专业投资者来说,他们不具备专业识别和管控风险的能力,如果抱着赌博的心态入场,有可能在失控的情况下,数字货币衍生品会成为他们的“噩梦”甚至是“恶魔”。


Bibox联合创始人Aries.Wang就如我前面说的那样,金融衍生品是一个对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也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所以它无形之中就对投资者有一定的门槛要求。以传统的二级金融市场为例,参与投资和交易的人员都需要资格认证。就交易所来说,我们并不鼓励那些投机取巧的用户进来,投入全部的钱,用多倍杠杆去赌博。我们欢迎相对风险承受能力强,有专业知识和相关从业背景,以及实操经验的机构和交易者进来。


Koi Trading首席合规官Harry Zhou同意程总的看法。由于区块链现货资产的定价权目前大多掌握在不受正式监管的现货交易所手上,因此区块链衍生品的底层资产的现货报价自带极大的被操控风险。美国比特币 ETF 迟迟无法获批也是因为相似的原因。 区块链衍生品放大资金效能的同时也会同步放大做恶者操纵市场的动机。目前区块链衍生品市场即缺少政府监管,又缺少自监管,因此风险大于传统衍生品市场。


币虎全球交易所联合创始人Daniel Lu通过数字货币衍生品杠杆交易,套期保值用户可以节约资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也可以进行更加灵活的投资组合;对于投机用户,放大自有资金,能够带来高收益和高风险,利弊并存。衍生品对于矿工和比特币信仰者是规避未来风险的最好工具。


币虎全球交易所联合创始人Daniel Lu杠杆交易只是数字货币衍生品的交易工具,是“天使”还是“恶魔”,则需要看投资者的使用目的,使用得当,不仅可以完成套期保值对冲风险,还可以增加收益,但是如果过度投机,不理性进行交易,将自身风险暴露在市场中,则将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链上科技PM唐涛:金融衍生品是天使还是恶魔,是从结果来看的,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解药”,使用得当,能起到抵御风险的作用,使用不当将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方图FOTA.comCEO蔡良滨:其实衍生品本身就不适合普通的一般个人投资者投资,股指期货配资起步50万,本身就是通过资金门槛的方式进行限制和筛选,衍生品更应该作为一种风险对冲/套期保值的工具,说真的,很多一级市场的机构都还没有套期保值的基本常识,否则也不会亏损这么严重


LinkVC林嘉鹏:衍生品本身是具有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所以肯定不是恶魔。只是很多用户把衍生品当作高杠杆的赌博游戏,导致很多普通用户对合约有误解。比如如果你是一个矿场主,你未来一年假设可以产出100个btc,目前的价格你可以接受,那先套保做空100个btc这样你的矿场就不受行情影响。对于矿场主衍生品是一个极其好用的工具。


佟扬:那在当前监管体系并不完善的市场中,数字货币衍生品会使区块链行业成为一个高风险的套利游戏吗?


Bibox联合创始人Aries.Wang就目前来看,交易所想要布局期货合约市场,必须要有完善公开透明的机制来保障交易所和投资人的利益。所以,交易所在设计金融衍生品交易之初,就应该具备系统架构的思维和能力,比如可以参考大型的股票市场的设计逻辑和理念,去做底层架构。就技术本身来说的话,在设计之初就应该注意避免高峰期系统拥堵、对极端风险的风控机制不合理而造成的损失。另外,交易所应该建立一个安全透明的交易管理和监管机制,来防止平台本身的作恶,保障所有金融衍生品投资用户的资产安全。


方图FOTA.comCEO蔡良滨:其实衍生品的意义第一在于提供套期保值的工具,第二在于帮助市场进行价格发现,第三在于帮助投资者实现双向投资,第四可以增加标的本身的维度多样性,只有深度理解了衍生品工具的意义,才有可能真正发挥衍生品工具的市场意义。2013年6月1号前,中国的私募对冲基金(主要就是利用衍生品工具做对冲策略),它的监管归属部门是扫黄打非办。根本原因就是从政府官员到实体产业都没有充分理解衍生品工具真正的价值,股票相关的衍生品时至今日就只有股指期货。


方图FOTA.comCEO蔡良滨:为什么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对冲元年,原因就是2010年推出了股指期货,最近股指期权也快推出来,但是是和海外市场比起来,整个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实在是非常疲弱,中国最大的国有期货公司是永安期货,但是它的行政级别只是处级。整个的资源配置、认知理解都是落后一大截的。


佟扬:衍生品的交易机制比现货复杂,很多期货合约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交易所在高峰期系统拥堵、对极端风险的风控机制不合理、甚至有人为操纵市场价格,造成投资者利益受损的情况发生。交易所布局衍生品交易的时机、技术、风控条件与基础成熟吗?如何防止平台本身的作恶?


LinkVC林嘉鹏:如何防治平台作恶只有2个办法。1,去中心化的衍生品平台(目前不成熟)2,更丰富的合约模式(比如永续合约更适合投机,且不受插针影响,爆仓价跟随现货价格走,目前的永续合约头部平台有bitmex,bbx,okex)


链上科技PM唐涛:如果防止平台本身作恶,要看影响用户爆仓的关键性参考指标(爆仓价格)是否是由平台控制的或者控制成本的大小。


币虎全球交易所联合创始人Daniel Lu:数字资产衍生品的合约设计十分复杂,从杠杆交易机制到各项交易功能的使用上,都需要进行严密的风控审核,合约设计者需要拥有专业的合约设计知识、流动性管理能力以及缜密的风控逻辑。同时,衍生品交易平台应当数据公开透明化,重大信息及时披露,向广大投资者负责。


火币金融产品与风控部程惠鑫:同意蔡良滨的说法,传统交易所确实太强势了。谈到技术问题,其实这个要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网络是否平稳、服务器是否安全等等,交易所技术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这里需要交易所不断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技术性能,为客户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交易工具。我们在新加坡刚刚上线了期货合约,目前看来,成交量逐步上升,市场运行平稳可控。


方图FOTA.comCEO蔡良滨:插针核心就是指数和基差的设计问题,有办法解决,资金托管是核心问题,去中心的场内衍生品交易目前条件还没成熟,去中心化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可以一试。


Koi Trading首席合规官Harry Zhou关于防止平台本身作恶,从根源上,参考目前传统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做法,指数提供方,平台方,清算方,和资产托管方都应该是独立分开的。目前 CME 以及 CBOE 平台推出的衍生品就是按照这个原则设计和执行的,但是由于成交量不足,一直难以形成规模。如果美国 ETF 批准将会对现货市场有比较好的刺激,衍生品市场也会有相应的利好的影响。


Bibox联合创始人Aries.Wang我觉得衍生品交易所目前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单一衍生品的交易所,在平台运营之初,由于用户量比较小,从而可能降低用户参与的积极性。而那些之前在现货交易有一定积累的交易所,他们在期货或者衍生品交易领域,会因为有原始用户的积累,就不会面临初始流量来源的问题,这可能会是他们的一个先发的优势。 另外,还有一些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比如如何确保平台的公平公正,以及如何防止平台作恶等这些都是衍生品交易所在熊市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方图FOTA.comCEO蔡良滨:区块链的魅力就在于可信计算,区别于云计算(追求效率),它追求的是计算和交易过程的自证清白,这个部分在资金托管、请结算方面的想象空间非常巨大


Bibox联合创始人Aries.Wang我的建议是,如果衍生品交易所想要做好,在创建之初就要有一个非常好的产品设计,能够吸引、引导机构用户参与。另外,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比如,首先知道自己的目标用户在哪里(就目前来看,这些用户大都以机构用户为主,他们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有一定的实操经验);以平台强大的技术作支撑,建立完善的机制,确保平台的公平公正;建立完备的社区监督机制。对内做好运营管理和品控,对外做好市场和品宣等等。


方图FOTA.comCEO蔡良滨:而且商业银行作为传统世界得主流资金托管机构,它自己也好,别人也好,都是无法接触到数据的,但是在区块链上所有数据向全网公开透明,这对于桥水、文艺复兴这一类已经全面进入机器学习取代传统相关性矩阵分析的统计套利策略方面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方图FOTA.comCEO蔡良滨:事实上桥水已经有自己的数字货币量化基金了


天风证券徐坤:数字资产交易所的技术、风控都可以借鉴传统金融市场的成熟经验,而且已经有相关的专业人士逐渐进入数字资产市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需要时间,熊市刚好是打磨产品的时机,但需要由充足的资金支持。


方图FOTA.comCEO蔡良滨:所以我对做恶这个问题是非常可观,而且觉得加密货币市场会出现全新的模式,一种对传统模式发起颠覆式挑战的模式


币虎全球交易所联合创始人Daniel Lu去中心化只是规避信用风险,我认为衍生品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发现价值和规避风险上来,从这点看数字货币衍生品和传统衍生品没有区别


佟扬:在各位嘉宾看来,衍生品交易所在熊市会面临怎样的问题,有哪些应对策略?


天风证券徐坤:衍生品交易者只是市场参与者中的一部分,熊市整体市场交易活跃度降低,市场波动变小,这两项叠加,对于衍生品交易所而言,所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比现货交易所更大,但是下次牛市行情来临时,衍生品交易无疑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因此,熊市正式打磨产品、完善各项机制的时机,尤其是风控体系。


币虎全球交易所联合创始人Daniel Lu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交易量下降,交易所应该引导矿工和数字货币持有者进入交易所进行市值管理,衍生品的产生丰富了交易策略,同时为套期保值用户提供了风险对冲工具,所以无论熊市还是牛市都有意义。


火币金融产品与风控部程惠鑫:牛熊交替,这是所有市场都要经历的。交易所在熊市中可以干的事情很多,比如可以抓紧时间进行自我优化,提高交易性能,开发新的金融产品,这段期间我们除了推出合约外,还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了场外借贷、托管、质押等定制化的服务。具体可以联系@火币---小佳


天风证券徐坤:踏踏实实做事情,不一定做的就是正确的,但是相信走过的路都是宝贵的经验,我经常给团队的同事说的一句话是,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不允许任何同事浪费时间


币虎全球交易所联合创始人Daniel Lu衍生品交易所量拥有丰富的交易工具,合约上可以进行做空标的、期权上可以买入看跌期权以及进行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等,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交易工具。


LinkVC林嘉鹏:最大风险是平台跑路,注意不要去那些对赌型的平台。更多的要去流动性好一点的头部合约交易所,比如bitmex,bbx,okex。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OKX限时福利:体验金周边等你拿
链接:https://www.okx.com/zh-hans/join/aicoin20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