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链上观
很多人不明白@VitalikButerin又推Kohaku,又捐赠256 ETH的善意是什么?如果你以为只是慈善捐赠,那就大错特错了:这背后涉及「绝对隐私」、「任选隐私」和「隐私即安全」透明模式的演进逻辑,来,聊聊:
1)「绝对隐私」到底是什么Tornado Cash、Railgun、Aztec,以及Monero等到底有什么功能,核心逻辑是创建一个完全黑盒的「隐私池」,资金流入后,所有交易信息包括发送者、接收者、金额等全部加密,后面完全看不到,包括监管!
这就意味着若黑钱和合法资金混在一起走这个隐私管道,必然导致隐私工具成为洗钱工具,会因此受到监管制裁,所以目前而言,走绝对隐私的方案单能停留在工具服务层面,要尝试大必须探索拥抱监管的方案;
2)「任选隐私」的分割时间很短,@Zcash采用透明地址+发光地址双轨制所要探索的折中解决方案。核心逻辑分割,让用户主动选择,或者用全发光地址,可以类比成绝对隐私,或者就用透明地址,以迎合监管层的需要。
这样做当然是进步,同等给工具之上了一层意图,如果主体是个人可以选择绝对隐私,如果主体是拥抱监管的机构,而审计流程自然就选择了任选隐私。
但此类方案的推进是顺利的,因为在有任选透明隐私的前提下,利用闪电地址,无异于自己贴上此地无银三百两个标签,等于把隐私给污名化了,让隐私成为极少数人的罪恶,而非大众标配;
3)Vitalik包括以太坊基金会一系列动作背后就一个目的,把任选隐私升级为「隐私即安全」的标配功能,这就是V一直强调的,隐私不是一个功能,而是安全的前提!
这个理念提出了一个挑战,如何在保证隐私的同时又不被监管?也即,默选隐私+任选披露=去中心化保护隐私并迎合监管方案的落地;
所以Kohaku的设计就走了Stealth隐秘地址+椭圆曲线密码学技术+ZK证明等等技术方案的路径,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隐私保护和任选披露的权衡。Kohaku建立了一个标准的隐私嵌入层,可以直接服务于钱包,通过应用层习惯迁移来普及隐私;
但这并不够,Vitalik 很清楚,隐私记述在「离链环境」的重大挑战,因为链上有很多去中心化验证基础设施和 ZK、FHE 等技术来实现权衡,但离链环境下的用户元数据隐私保护,和去中心化传输层消息就成了卡脖子的事情。
因此,我们提出了针对@session_app和@SimpleXChat的转发,其实是为了探索如何在去中心化环境下实现优质的加密通讯,继而补全全链上+链下的全流程隐私管道;
会话的去手机号注册,加上SimpleX连ID都可以去掉,都在强化一个事实,隐私(链下:IP地址、通讯对象等;链上:交易队列、交易细节等)都是底层安全框架的一部分。
所以,顺着Vitalik指哪打哪的方针,隐私隐私又可以让很多技术叙述项目栖息在熊身上,包括通用ZK聚合验证层@boundless_xyz、以及可嵌入隐私隐私交易层@anoma、以及加密圣杯级别的FHE解决方案@zama等等。
你看明白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