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W研究院
Limitless Labs(LMTS)是建立在 Base 链上的去中心化预测市场平台。项目早期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完成了 10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1confirmation 领投,投资方包括 DCG、Coinbase Ventures、F-Prime 等知名机构。然而,2025年10月22日,随着 LMTS 代币正式上线(TGE),链上出现了大额转账、市场剧烈波动、以及团队模糊的解释,让这一场 TGE 成为加密社区热议的焦点。
事件回顾
2025年10月22日,Limitless在Base链上完成了TGE,LMTS代币正式上线。然而,TGE之后链上很快出现大额代币转账与抛售。有 KOL 指出,Limitless 团队将 500 万枚 LMTS 转入一个钱包并快速抛售,获利约 230 万美元。随后又有 1000 万枚代币被转入并立即抛售,引发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和社区恐慌。
面对质疑,创始人 CJ 解释称,这些地址用于防狙击机器人(sniping bot),即“Banana Gun”机制,旨在阻止自动化抢跑,保护普通投资者。然而,由于团队并未提前披露相关操作策略,也未说明资金管理方式,这一说法并未消除疑虑。即使操作初衷并非恶意,在缺乏透明和信任基础的市场中,模糊的解释本身就足以引发信任坍塌。
机制与操作分析:“Banana gun地址”是什么
在去中心化世界中,TGE 常常成为狙击机器人的盛宴。机器人能在代币刚上线的一瞬间自动抢购,利用极高的区块监测速度和脚本执行效率,在普通用户还未完成点击时就已获利离场。这种自动化狙击行为往往造成价格瞬间飙升与剧烈波动,让散户几乎无从参与。
为此,一些项目方开始引入“防狙击机制”,包括延迟交易启动、分批放币、设定白名单、或使用特定“防护地址”执行策略等。Limitless 提到的“Banana Gun 地址” 正是这一类机制中的代表。Banana Gun 原本是一个在以太坊及相关链生态中广泛使用的自动化交易工具,用于快速买入、卖出或抢购新上线的代币。部分项目方会借助其自动化功能,设置一个“狙击地址”专门用来控制初期流动性,或防止外部机器人过度干预市场。理论上,这种方式旨在让官方通过自动化脚本“守护”代币价格,确保初期市场稳定。
然而,Limitless 的问题在于,这个“Banana Gun 地址”由团队自行控制,且未提前向社区披露其用途。当该地址在TGE后短时间内多次转入、转出上千万枚LTMS代币并抛售时,市场自然将其行为解读为官方砸盘。尽管创始人 CJ 在X上澄清该地址用于防狙击,而非抛售,但缺乏事前说明与第三方审计,使得解释显得苍白无力。
市场反应:价格波动与社区情绪
根据 CoinMarketCap 数据,LMTS 在上线初期一度冲高,但随后迅速下跌超过 60%,流动性骤降。社区信心在短时间内崩溃,KOL 与用户在社交平台上争论不休。部分投资者认为,团队以“防狙击”为名操作大量资金,实质上模糊了内部行为的边界;而另一些人则指出,项目方的公关节奏与信息披露过于滞后,让市场恐慌情绪持续放大。
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这些钱包是防狙击工具,则必须有明确的规则和事前公告,否则普通用户仍可能在价格波动中被“震出局”。然而目前,公开链上数据尚未完全核实 CJ 的说法,代币转账和交易细节缺乏透明说明。即便团队声称采取了保护散户的机制,市场信任仍取决于操作是否公平以及可核验。社交媒体的舆论效应在去中心化世界中尤其致命。一旦信任被怀疑,市场不再需要真相来定价。在 TGE 这样的高关注环节,延迟沟通与模糊回应比“错误行为”本身更容易摧毁信誉。

Figure 1.LMTS token price. Source: https://coinmarketcap.com/currencies/limitless-lmts/
从 Limitless 看 TGE 模式的潜在风险
Limitless 的风波,再次把“TGE(Token Generation Event)模式”的隐患摆上了台面。这一原本被视为公开、公平、透明的发行方式,在实践中却暴露出诸多漏洞。
团队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TGE 的本意是让更多人能公平参与早期项目,但现实中,团队和早期参与者往往拥有远超普通用户的信息优势和价格空间。他们提前知道发行节奏、初始价格甚至代币分配策略,这使得项目方或内部人士可以在关键节点“控盘”,让普通投资者成为最后的接盘者。
缺乏锁仓机制与地址透明管理
在 Limitless 事件中,项目方钱包的频繁转账与不明操作引发了市场恐慌。由于缺乏清晰的锁仓机制和地址用途说明,外界难以判断这些资金的真实去向。这种不透明不仅破坏了市场信任,也让“TGE 公开发行”的初衷变得名存实亡。
自动化抢购的博弈风险
在 DeFi 世界中,狙击机器人几乎已成为 TGE 的标配,但若这些机器人被官方或内部控制,公平性就彻底丧失。散户拼命购买,却发现早在一秒内所有额度已被官方机器人扫光,这种博弈让“开放公平”的发行场面更像是一场设定好的剧本。
投资者教育与项目透明度脱节
多数散户并不了解链上资金流的逻辑,也难以通过区块浏览器判断项目方资金的真实用途。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他们更容易被社交媒体的情绪和 KOL 的言论所左右,盲目跟风,最终陷入损失。
结构性困境:预测市场的信任考验
Limitless 的信任危机,也暴露出预测市场赛道的结构性挑战。预测市场本质上是金融衍生品的一种形式,高度依赖流动性与参与信心。当市场热度下降或流动性不足时,项目代币极易沦为投机标的,而非反映真实价值。LMTS 的价格大幅波动说明机制创新无法完全弥补信任缺口。预测市场的公平性和去中心化属性,若缺乏制度支撑,很容易被怀疑为“另一种中心化庄家游戏”。在合规灰区中生存的此类项目,更需要在信息披露、资金托管、治理透明等层面设立更高标准。
结语
Limitless 事件再一次证明,在“链上公开”的时代,透明并不等于信任。如果缺乏制度约束与行为规范,所谓的公开发行仍可能沦为内部人游戏。
TGE 模式无疑是新项目融资与社区共建的重要工具,它能让更多人参与到早期创新中。但当机制缺乏约束、资金流向不透明、项目方责任边界模糊时,这种模式就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因此,TGE 环节同样需要链上可验证:代币分配、锁仓和流动性安排应公开,交易所或 Launchpad 可引入第三方审计和资金隔离机制,避免出现资金被私自操作或提前抛售的情况。
真正的信任应该是建立在规则清晰、约束有效、权责对等的机制中。项目方要公开信息、履行承诺;平台要严格审计、承担风控责任;投资者则要具备独立判断力,学会识别风险信号,而非盲从情绪与KOL。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