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Jeff Gapusan,福布斯
编译:Saoirse,Foresight News
2020 年 8 月,一家企业商业智能(BI)软件公司,同时也是备受瞩目的互联网企业,调整了其商业模式,将收购比特币作为核心财库储备资产。这一举措不仅大幅提升了该公司的知名度,还推动了「DATCO」(数字资产财库公司)这一术语的发展。此后,Strategy 公司(前身为 MicroStrategy)在金融与加密货币领域声名鹊起,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Strategy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 Michael Saylor 于 2020 年 8 月主导了该公司进军比特币领域的战略布局。摄影师:Ronda Churchill / 彭博社
传统资金管理理念认为,企业资金部门的职能仅限于管理现金、债券及其他法定货币资产,而数字资产财库公司的兴起正挑战这一认知。随着数字资产普及度提升,企业资金部门开始思考:是否应将数字资产纳入投资组合,甚至作为组合核心?这一转变催生了一类新型上市公司 —— 数字资产财库公司(DATCO),引发了金融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在本月初《福布斯》的一篇文章中,Coinfund 总裁 Chris Perkins 将 2025 年夏季称为「值得铭记的 DAT 之夏」。
但随着市场热度攀升,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投资者对这类公司的关注,究竟是基于稳健的长期战略,还是单纯对资产增值的投机性押注?
Strategy 公司向 DATCO 的转型
由 Michael Saylor 于 1989 年创立的 MicroStrategy,是商业智能领域的早期参与者,其核心业务是提供数据分析软件,辅助企业决策。1998 年公司上市,到 2000 年初,Saylor 已成为美国华盛顿特区最富有的人。
MicroStrategy 曾是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明星企业,历经早期争议后,虽未重现昔日辉煌,但仍维持着成功的软件业务。(图片来源:CFOTO / 未来出版公司,经盖蒂图片社授权)
2000 年 3 月,该公司命运迎来转折:因会计差错,公司被迫重述前两年财务业绩。消息发布后,其股价单日暴跌 62%,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随即展开调查,Saylor 的个人净资产也缩水数十亿美元。
互联网泡沫破裂后,MicroStrategy 在接下来的 20 年里成为一家「受人尊敬但缺乏亮点」的企业软件公司:虽持续通过软件销售盈利,但面临微软、甲骨文等行业巨头的激烈竞争。尽管 Saylor 仍执掌公司,但与泡沫时期的高光时刻相比,企业影响力已大幅减弱。
2020 年 8 月,Saylor 带领 Strategy 公司开启向 DATCO 的转型:斥资 2.5 亿美元收购逾 2.1 万枚比特币。截至 2025 年 9 月 15 日,该公司持有的比特币数量已达近 64 万枚,估值 472 亿美元。同期,Strategy 的市值增长超 2700%(年化增长率 92.0%),引发金融与金融科技领域人士的广泛关注与期待。
寻找永久资本
对于不熟悉 DATCO 的读者,可将其与能源基础设施及房地产投资领域的「永久资本工具(PCV)」类比 —— 例如业主有限合伙制企业(MLP)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与这些工具类似,DATCO 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更独特、且在多方面更具优势的长期非流动性资产投资方式。
业主有限合伙制企业(MLP)一直是能源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核心融资结构。(图片来源:盖蒂图片社)
运营公司青睐永久资本的原因有很多。对于需要长期培育才能产生价值的行业,永久资本被视为「耐心资本」:与传统私募股权或风险投资基金(通常有 7-10 年固定存续期)不同,永久资本工具(PCV)设计为「永续存在」(即「常青」结构),能让发行方与企业将运营节奏与底层投资的长期增长对齐。
永久资本工具的结构性优势
永久资本工具的出现,源于市场对「更契合长期价值创造本质的投资结构」的需求(尤其在私募市场)。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更稳定、更具耐心且更灵活的方式,以接触高潜力资产。
这类工具能让投资者涉足私募股权、私人信贷、房地产等「小众或非流动性私募市场资产」—— 这些资产过去大多仅对机构投资者开放。尽管如今更多投资者能较容易地进入数字资产市场,但面对众多产品及复杂的参与方式,普通投资者仍难以抉择。
在投资者认购与赎回方面,永久资本工具也更具灵活性(例如按季度或年度开放流动性窗口)—— 这是其相较于传统私募基金的核心优势:传统私募基金通常要求投资者在整个存续期内锁定资金。
对基金经理与企业高管而言,稳定且持续的资金来源能让他们摆脱「频繁融资」的循环,专注于业务管理、投资运营与收益创造,从而增强企业抵御短期市场波动的能力。管理层可基于长期战略决策,而非被动应对即时市场压力。
DATCO 的独特之处
数字资产财库公司(DATCO)的核心定义是:一家上市公司将「大量数字资产战略性持有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核心业务职能。与「仅将少量加密货币作为附带投资或运营工具」的传统企业不同,DATCO 的商业模式完全围绕数字资产的积累与管理展开。该领域的先驱 MicroStrategy 于 2020 年 8 月将现金储备转换为比特币,为后续企业树立了标杆。
DATCO 的独特性体现在其「双重属性」:它既是一家公开交易的公司,也是一种能让投资者直接接触特定数字资产的资本市场工具。对投资者而言,这提供了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 无需直接持有数字资产,或通过 ETF 持有,而是通过 DATCO 间接布局。投资 DATCO 被视为对标的资产的「高 beta 值、杠杆化替代投资」,投资者可通过熟悉的股权结构,获得放大的资产敞口。
这种模式建立在「反射循环」之上,在市场条件有利时能实现快速增长:当数字资产(如比特币)价格上涨,DATCO 的股权价值往往会以显著高于其净资产价值(NAV)的溢价交易。这种溢价使公司能通过「按市价发行(ATM)计划」,以高于净资产价值的价格发行股票募集新资金,再用募集到的资金收购更多数字资产,最终提升现有投资者的每股资产价值。
这一正向反馈循环是强大的增长引擎,但同时也十分脆弱 —— 它高度依赖市场情绪与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
历史视角:DATCO 与其他永久资本工具
尽管 DATCO 看似是全新现象,但它与过去出现的「为特定资产类别提供杠杆敞口的投资工具」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业主有限合伙制企业(MLP)等永久资本工具,均遵循类似运作原则:利用有利市场条件与低成本资本获取收益。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的核心业务是持有、运营或为创收型房地产融资。当 REIT 以高于净资产价值(NAV)的溢价交易时,通常会发行新股募集资金,再用于收购更多房产,形成正向循环。但这种模式极易受利率变化、经济衰退与房地产市场情绪影响 —— 一旦溢价消失,REIT 低成本融资的能力将不复存在,还可能面临债务偿还与资产组合扩张的双重压力。
能源领域的业主有限合伙制企业(MLP)也与 DATCO 有历史相似性。MLP 通常持有并运营能源基础设施(如油气管道),其价值直接与能源行业景气度及大宗商品价格挂钩。历史上,MLP 同样依赖资本市场融资,业绩与标的资产高度杠杆关联。与 DATCO 类似,MLP 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通过公开交易、税收优惠工具接触特定资产类别」的途径。
这些工具面临的核心风险 —— 融资脆弱性、对投机性溢价的依赖、对市场波动的敏感性 —— 与 DATCO 完全一致。这意味着,DATCO 面临的挑战并非数字资产领域独有,而是所有「作为特定资产类别杠杆化永久资本工具」的商业模式固有的风险。
能在这一领域存活的企业,绝非仅靠「反射循环」获利,而是那些能通过构建更稳健、更具价值创造能力的业务,应对循环不可避免的「退潮期」的公司。
发展前景:机遇与风险并存
数字资产财库公司的短期增长轨迹是当前市场争议的焦点。乐观派认为,多重因素将推动其持续扩张。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 Tim Scott 与怀俄明州共和党参议员 Cynthia Lummis 一直致力于推动数字资产监管透明化。摄影师:Liam Kennedy / 彭博社
首先,监管透明度正逐步提升。随着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各国政府为数字资产制定更结构化的监管框架,机构投资者信心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监管机构的态度也从「谨慎观望」转向「积极探索数字资产与现有金融体系的融合」,为企业运营与投资者参与创造了更可预测的环境。
以太坊、瑞波币、莱特币等「山寨币」的插图。对于寻求多元化投资、不再局限于比特币的 DATCO 而言,这类资产可能迎来发展机遇。(图片来源:Jack Taylor / 盖蒂图片社)
其次,机构投资者向数字资产的转型趋势不可逆转。2025 年安永(EY)发布的《机构投资者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计划增加数字资产配置,核心目标是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除比特币外,市场兴趣还延伸至以太坊、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如代币化国债),以及稳定币。未来几年,传统资产代币化有望成为万亿美元规模的行业,为 DATCO 开辟广阔的新领域。稳定币的普及程度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 以 Circle 公司 2025 年 6 月 IPO 的成功为例,目前稳定币市值已超 3070 亿美元,是 DATCO 市场规模的三倍。
最后,数字资产的独特优势 —— 如结算速度更快、融资成本更低、透明度更高 —— 使其成为企业财务主管的理想选择:他们可通过数字资产优化现金管理,挖掘传统工具无法实现的价值。同时,金融科技公司正快速开发相关解决方案,助力 DATCO 提升运营效率。
收益背后的风险
然而,与其他永久资本工具类似,DATCO 模式也存在显著风险。其核心风险恰是模式的核心逻辑 —— 由交易溢价驱动的「反射循环」。在市场持续上涨时,这一模式运转流畅,但一旦市场情绪逆转,循环可能迅速瓦解。溢价消失可能引发负向反馈循环:公司若想募集资金,要么承受股权大幅稀释,要么承担高额债务成本。
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类似,利率、资本成本等外部市场因素也会影响 DATCO 所持资产的估值。(图片来源:Charles Krupa / 美联社,档案图)
这引出了另一个核心问题:融资成本。许多 DATCO 缺乏可观的运营收入,高度依赖资本市场融资。尽管「溢价发行股票」是强大的融资工具,但并非唯一选择 —— 部分公司还会利用可转换票据及其他债务工具。对这类资本(尤其是债务)的依赖,可能导致企业结构脆弱:一旦市场下行,债务偿还与再融资能力将成为重大隐患。对于「市值与标的资产价格高度杠杆关联」的公司,其财务稳定性更可能受到质疑。
此外,过度关注资产增值可能让投资者与管理层忽视持有数字资产的「隐性成本」。除初始资金外,数字资产的托管、安全、合规及风险管理均需持续投入。与所有金融市场一样,数字资产市场也存在波动性,这要求企业建立复杂的风险框架、完善的治理体系与卓越的运营能力,以防范欺诈与网络威胁。若公司仅关注价格上涨潜力,而忽视这些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将面临巨大风险。
成熟市场将推动参与者分化
展望未来,数字资产财库公司市场可能出现明显分化。能存活并成为长期领导者的企业,需超越单纯的「买入并持有」策略,从所持资产中创造可持续收益。
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可能包括:开发配套产品或服务、进行垂直整合,或参与 DeFi 协议(如质押、借贷)以获取额外收入。其中,质押模式尤为重要 —— 它能在不增加股份发行的前提下,增加标的资产持有量,提升每股代币增量。
最成功的 DATCO,往往能展示出「超越市场情绪杠杆操作」的清晰、可靠商业模式。通过将数字资产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如托管、交易、资产管理)内部化,DATCO 可提升运营控制权与效率,为用户提供更流畅、更整合的体验。
此外,垂直整合还能减少对外部第三方的依赖:既降低风险,又可通过省去中间费用节约成本。同时,掌控更多价值链环节能让 DATCO 深入了解用户行为与市场趋势,加速创新,开发高需求新产品。
DATCO 与 MetaMask 等加密钱包提供商合作,通过财库资产创造收益。摄影师:Gabby Jones / 彭博社
数字资产财库公司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 它承诺放大收益,开启企业金融新时代。但投资者与分析师需穿透「资产增值」的表象:衡量 DATCO 实力的标准,并非牛市高峰期其数字资产持有规模,而是它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审慎管理融资成本的水平,以及构建「能抵御数字资产市场下行周期」的可持续商业模式的能力。那些能平衡这些要素的公司,不仅能存活下来,还将在下一代金融体系中确立「真正先驱」的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