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东京纷智区块链峰会圆桌论坛:金融科技浪潮如何引领全球企业发展

CN
7 years ago

金色财经-区块链5月21日消息  记者:杨滨宇  5月21日,2018纷智区块链峰会·东京于日本东京新高轮格兰王子酒店隆重举行。 


纷智峰会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区块链峰会之一,曾先后在上海、澳门两地成功举办。此次东京峰会是纷智峰会全球第三站,汇集了区块链行业顶尖项目、优秀企业、政府官员、投资机构、学者大咖及各类媒体,旨在加强行业交流,推动全球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


活动现场除了将分享精彩纷呈的区块链项目、还将深入探讨日本政府对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扶持计划、交易所合规性以及加密货币的监管方向等话题。


Naseba董事总经理Nic Watson作为主持人,与Bankex Moviecoin AI-X首席执行官 前微软全球创新官JC Oliver、Universal Labs创始人Keda Che以及维优迪拜董事总经理柏亚德以“金融科技浪潮如何引领全球企业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圆桌论坛。


以下为圆桌论坛实录。


主持Nic Watson: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活动,台上有三位非常优秀的讲者。JC Oliver、柏亚德、Keda Che,三位来自不同的角度,40、40、24,这位是30岁,今天的年龄也比较分散。今天是每个人先5分钟自我介绍一下,他们会从区块链、价值角度介绍一下今天的主题,然后介绍讨论。如果观众有问题再进行问答环节。


JC Oliver:我刚才已经进行了主旨演讲,从他开始吧。


Keda Che:我叫Keda Che,我的公司不算是一个企业,是去中心化的网络,在过去三年中和很多企业进行合作,和阿里巴巴等等公司进行合作。所以,在我看来,在2015年的时候我在哈佛为一个区块链的研究中心工作,这是美国第一个区块链的研究中心,这个中心可以说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心的目的是研究区块链怎么样帮助华尔街的巨头,让他们追赶上区块链的时代,如何辅助他们,为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和帮助。在那时作为研究员为他们工作的。我们的工作方式就是大的公司各自有自己的团队,哈佛自己有一个学生团队,一开始我们共同研究区块链,所以我们研究了比特币、以太网。然后再进行集思广益,他们的团队,我的团队共同合作来找寻一些对双方感兴趣的话题,然后进行原形的设计,然后把原形给大公司的高管来看,获得他们的反馈,如果通过将进行下一阶段的,进行一些实质的研究。这就是我在研究中心的工作经验。


之后,我回到中国建立自己的区块链的企业,我当时给阿里巴巴和百度做顾问。我注意到东西方之间的区别,在中国大部分大公司想要进入大学建立一些实验室,他们更希望和初创企业合作,他们会找到初创企业对你解决方案感兴趣,希望你向他们解释你的解决方案的细节,问很多问题。他们想从你身上学习,然后他们可能会觉得我已经了解够多了,可以自己来干了,如果他们觉得能自己干的话,他们就自己干,如果他们觉得需要你的话才会和你合作,这就是一个区别了。这是我个人的体验。


柏亚德:大家好!我叫柏亚德,我现在在迪拜工作,我在工作主要在中东,是区块链公司帮助不同的企业,还有常规的传统企业来使用区块链技术跟区块链解决方案。主要是来帮助他们进行资源资产的配制,进行资产的交易,所以我们将和利益相关方、监管方来沟通,共同地来一个区域内进行资产的交易。


和Keda Che很相似,我最初是作为中国区块链研究者工作的,研究不同的协议,不同的资产和不同的身份。我和几个同事他们今天也在场,我们的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学生区块链协会,是亚洲的首个,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跟精力来进行不同的区块链应用的研究。我们进行了很多的讲座、工作坊,所以我们也受邀去很多大企业和初创企业,向他们讲述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同时,也曾经有几个律所邀请我们给他们讲什么是智能和约。这还是挺有意思的,现在我们还是处于学习阶段。


在那之后,我又之后去到了迪拜,研究了整个BTC,还有生态系统,所以我现在主要和监管者打交道,跟企业打交道,他们在区块链应用方面的步伐还是比较缓慢的。中东在采用新兴的技术时总是有迟缓的,与西方美国、英国、欧洲这些地区比较,我们是比较慢的。我觉得中东还没有全心投入接受新科技。他们还有一个2020年的截止日期,但是现在中东最大的一个银行已经采用了区块链来进行支票服务,其实已经开始起步了。


JC Oliver:我工作经历之前在电视业,当时我们公司可以说是欧洲最大的内容卫星提供商,我有几个公司,其中一个是被微软收购了,为微软工作。在2008年之后我们主要做内容数据的交集点,很早就使用这些数据来获得一些洞察。然后我开始做产品来思考如何为观众生产更好的内容。这就是我的背景了。我曾经为一家电信公司工作,这家电信公司盈利相当丰厚,几年之前我自己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创造了一家科技公司。基本把数据归还到人们手中,他们可以选择要不要用代币来进行交易或是进行媒体内容的购买。后来我成为了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主要是为其它企业如何进行融资,如何利用代币进行交易,后来研究几个不同的协议。当时很多人对我的评价非常地高,因为我们在之前协议基础上又研发了很多自己的协议,我们上周在洛杉矶跟旧金山都发布了我们的电影代币,帮助好莱坞的电影凑集资金。使用代币购买在线的视频服务和视频点击服务。过去三年内慢慢过渡到了这个领域,这是过去10-15年之间从事的最有趣的行业。


主持Nic Watson:我毕业之后就在中东工作,我确实有大学学位的,真的毕业了。我花了很长时间帮助和专家一道将知识产权的科技带入中东,主要是帮助A轮融资的企业,他们有很好的技术,但是他们需要进行商业化,他们需要的是解决商业化的问题,他们不知道如何向其它企业推销他们的产品,他们主要关注研发技术。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和当地的企业和伙伴合作,帮助他们实现商业化。刚才JC也说了,柏亚德也说了,我们是特别擅长在帮助企业进行技术的应用,而不仅仅是产生新的概念。产生一个新的概念,做POC,概念印证和概念进行商业化是完全不同的,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圆桌讨论会,因为大家角度都不同,从JC角度可能想讲政治方面,Keda Che可能要讲一个程序怎么从0到1的,有了一个想法怎么样进行POC的,可能还会讲一下中国的角度。JC刚才提到政治层面,特别是技术还有企业方面。


JC Oliver:对,确实很有意思的领域,为大公司工作。创新从0到1可以说是最难的,刚才给大家看的幻灯片中有讲到,2001年的时候我们想人类怎么从用石器发展到今天,我们开始科技发达的时代。说到科技方面,我们已经比过去进步了很多,现在技术已经能做到很多非常神奇的事情。但是现在的挑战是从人类角度来讲我们需要什么,我们的机遇是什么。有时我们采取科技的时候用的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设计角度,我们思考人的需求是什么,机遇是什么。还有另外一种角度是科技为中心的,当一个企业产生一种新科技的时候,他们把这种科技强行加入社会当中,看社会是否接受这种技术。所以人类曲线是永远存在的,大概是十年的区间,今天早上也说到了。它到底是什么,干什么用的,怎么理解它,它将怎么样影响我跟我的生活,所以这里面有诸多因素要考虑。


从政治角度来讲可能影响是相当大的,无论从宏观,还是企业微观角度。宏观角度来看,比如特朗普上台在美国有什么政策,比如他现在对中兴发起了调查和禁令。


说到大企业的层面,我为微软工作过,有一个很著名的动画讲的是企业之间工作的方式。在微软是有16个不同的团队,每个团队每年年收入达到10亿,16个团队都属于微软的大的框架之下,他们之间的合作是很难的。美国有很多优秀的CEO,允许企业不同业务单元互相独立,又互相合作,有时候他们合作不是很顺畅,因为不同单元有不同的KPI,还有亚马逊这样的公司,他们是有全息的方式进行合作,而不是垂直的方式来进行合作,所以有了区块链就是去中心化的,没有一个企业是可以控制整个网络的。


主持Nic Watson:接下来问Keda Che,刚才讲到了政治方面,现在来看看有关中西部分的看法。


Keda Che:东西之间会有不同的文化差异,特别是我在中国出生,我在美国读书、工作,然后再回到中国,这让我觉得有的时候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会有这些文化的差异。比如说一开始大家都会想到尊重IP,你发明的东西要尊重,如果用你的东西必须要告诉你。另外希望通过合作来创新,如果你有贡献就会有报酬。但是在东方说这只是概念,不是产品,大家可以免费使用的。


我之前跟风投有一些惨痛的经验,他们说你给我们只是想法而已,他们用我们的想法来自己发明东西,比如说像BAT也有自己的团队,他看了我们的示范之后直接用了我们的想法,这是一些惨痛的经验。从东西方公司来看,像UC这些公司他们都想整合科技,把他们系统整合在一起,在东方有一些公司,有一些企业是想跟西方学习,然后来看他们自己内部可以做什么。


主持Nic Watson:我想问柏亚德一个问题,你认为最大的动力是什么,从区块链,还有加密货币,我们先从区块链讲。


柏亚德:我非常同意Keda Che的想法。我跟Keda Che完全相反,我是西方到东方来的。我从几年前开始这个行业的时候,大家都讲到有关不同的代币,我们现在有不同的加密货币,可以为我们创造价值。除了加密货币之外,现在有区块链,在2017年看到很多新兴的企业,特别在中国在这个行业里兴起。我们也看到不同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去中心化的应用上面,以太网的应用,这种非常受欢迎的,因为范围很大,规模很大。至少我们从2017年第一季度开始看到生态系统正在发展成长。我们现在看到以太坊可能有问题,比如说JP摩根等等有一些公司,开始思考不同的协议来挑战以太坊。现在有挑战的协议也都纷纷问世,这是2018年很大的趋势,是大家以后可以验证这个趋势发展的。


JC Oliver:以太坊是非常棒的,有很多不同的平台,以以太坊作为初始的平台,看不同区块链的发展。我们还是以太坊作为基础看之后会有什么发展,我们看这样很大的挑战就是交易的速度,如果看以太坊每秒15个交易,如果是其它的区块链是每秒数千个交易。另外VISA卡的交易是每秒45次的交易。我非常同意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以太坊能够给我们基础的服务,我们也需要有一些公司,还有一些应用以以太坊为基础来给我们更好的服务。现在对以太坊很熟悉的公司可能不太愿意再进行其它方面的发展,我想这方面的发展会是一个很有趣的发展。


主持Nic Watson:我们今天的论坛有关金融科技浪潮如何引导全球企业,我们谈谈有关加密货币。有一个问题很有趣,从数十亿交易来获得十亿的获利,还是一万亿的交易获得收益,哪个比较好?


JC Oliver:我觉得这个是很有趣的,从量来看,从商业角度来看,我觉得会比较有十万亿客户比较好,因为这个市场要够大,必须要够广,如果是十亿个不同客户的话,我当然不是讲所有的交易都是同一个或者不同的,假设如果每个交易都是一个客户的话,十万亿个客户会比较广。如果从成本来看,成本总是能够压到最低最好,就只能增加交易量来压低成本。这样才能扩展市场。所以后面会比较好,就是十万亿交易获利比较好。


柏亚德:我非常同意你的讲法,市场越大越好。有不同的方式吧,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有点诡异的,我们讲到区块链、加密货币,让我们可以能够有数十万亿的交易。但是一般传统公司只能有十亿的交易,数十亿在区块链、加密货币的交易都是在系统上去中心化的,如果是数十亿交易可能是一个公司而已,这样就没有去中心化了。所以我觉得数十亿的交易会比较好一点,因为它是去中心化的。


Keda Che:我个人认为数十万亿的交易会比较好,从系统来看,如果系统可以支持数十万亿的交易,当然就可以支持数十亿的交易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可以进行围交易,未来会发展API的经济,现在是不可能对API索取费用的,如果能够用技术来支持这些围交易的话,这样会完全改变网络上的经济。


柏亚德:另外API这样子成本是多少呢。相当少。


主持Nic Watson:在美国是每两周付一次工资,英国是一月付一次工资,一般是直接转到信用卡。这个交易的频率。如果你看微软要进行这么大的交易量的话,整个网络会瘫痪的。每个人的生活是每天都持续的,月薪虽然是月初或者月底得到,但是每天都是需要钱的,所以支付是每天都得进行的。


JC Oliver:没错。比如一个人获得薪水一年一次的话,但是问题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薪水的管理不是很好,所以我们可能固定一个时间支付薪水,是否要以每秒支付薪水的方式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每天支付。那如果要把经济数字化的话,让每个人都能够了解这个生态的话,我们是可以做到这种程度的。


柏亚德:我很快补充一点。我们讲到公司、企业现在的进展,我们就必须谈有关企业文化的问题。比如我之前在花旗银行等等一些公司工作,每个公司只做了几周,因为我觉得这个工作非常无聊,因为我觉得没有什么动力。对于这种不同的技术上面,这些企业可能不会立刻马上采用,这种进展不会很快。


JC Oliver:刚才讲了政治上是非常困难的。另外规模也是一个因素,比如说我之前在BBC、微软、经济学人,他们在基础建设上面每次设计都是要使用80年-100年的,这就有关组织的大小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当然他们还是赚很多钱,比如微软在世界上赚钱最多的公司,亚马逊也把他们的利益再次投资他们的基础建设。不管是微软还是什么公司,你所做的设计都是跟规模有关系的。不管你是用区块链的思想,如果能够把区块链的思想运用在企业核心思想里面,这个区块链的技术会随着公司的规模增长的,我觉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主持Nic Watson:接着请你们每位举一个产业,这个产业会受到区块链有翻天覆地的改变。


Keda Che:区块链会技术完全改变了供应链,这种技术非常酷。我们看到供应链跟区块链结合在一起非常有趣,它并不是只有把数据库结合在一起,而是把所有的生态里面的价值、激励制度结合在一起,让所有里面的参与者都能够受到这种激励制度的影响。比如说受到这样的激励,让这个系统更为透明,而不是用这个系统而已。通过这样的方式会比较好,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供应链里面也希望看到一些新的发展。不管是基础建设、经济层面,这两个结合在一起,我想区块链是可以改变这整个产业的。


柏亚德:我会举一个IP产业。大家都讲到代币化,比如黄金代币化等等。我们觉得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比如谁来监管了,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解决的问题。我们讲到区块链、加密货币,讲到互相交换性,比如一个比特币可以等于多少其它的代币,现在我们必须要解决价值可交换性的问题。我们需要有一个机制来判断这个价值,如何让这个价值定量跟定性。比如说在中国,中国通过数字的经济来进行交易,那我们如何找到这个机制来达到价值的互换。现在区块链每个都是独立的,如何让区块链的价值能够互换。


JC Oliver:刚才讲到可替代性,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可互换性。我的想法是应用方面的,比如我们最近发行的电影代币,好莱坞现在正进行改变,现在好莱坞也进行价值的可交换性,他们目前看到了来自游戏业的一些挑战,大家都是从下载和购买的电影、DVD。如果看到好莱坞怎么支付,在好莱坞的支付周期差不多18个月,那么你从电影的制作、电影的发行支付的周期要18个月,非常长。如果用电影币的话这种支付非常快,可以立即支付。比如电影开幕,现在看到盛大的电影开幕非常精彩,但是支付周期是非常缓慢。如果通过电影币的话是可以很快支付的,所以区块链可以对很多产业有改变的,区块链是可以带来水平的全面的改变。比如音乐、IP、电影、运输,当时我们在考虑这些行业的时候,马上选择了电影,我们觉得电影行业用区块链是非常有趣的。我们现在这方面的努力才刚起步。


我刚才讲到了极端的透明化,我们也看到很多电影公司开始这么做,但是目前他们的透明度还是不够的,目前看到这个行业里面还是有很多黑暗的账户,希望通过区块链为基础的加密货币来改善这个行业的情况。


主持Nic Watson:我们讲到内容,有一些人本身就是品牌,有一些公司产值就是数十亿,他们完全避免了中间商,比如说很多人,我不一一列举了。


当然了,在企业方面有大量金钱的转移,比如体育行业,很多粉丝意识不到,比如你是运动粉,你很喜欢某个明星,可能会在网上关注他。其实这种爱现在还没有转化为价值。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体育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关系,他们在推特上发推特,在推特上发帖、脸书发帖,推特和脸书赚到了所有钱。所以我们要把推特、脸书上的用户全部移到区块链上,哪怕有一千万的用户就已经可以赚钱了。在网上比如说发视频的时候,按视频点击量付费的。对有些网站来讲不一定需要每个人都看一次付一次钱,但是有的是付费的,有的内容是免费的。开放性的会允许更多人来到你网络上,这也会让赞助商看到你的价值。所以你可以看到体育行业角度是很多的,企业跟企业之间,粉丝之间的角度是不同的。


我自己也是体育粉,天天想着见明星,真正见到了也不会觉得有跟普通人不同。所以体育行业机遇极大。还有别的行业,比如说电影娱乐业,这种行业内在终端使用者,就是观众之间,比如刚才说的体育的粉丝之间,每个粉丝未来都会成为自己独立的企业,我刚刚说的体育行业机遇很大。


JC Oliver:您刚才说得很有道理,这对于娱乐、音乐界都是差不多的,都是这种消费品。这是历史上首次让观众基于他们行为将获得一定的奖励,比如我去电影院花20美元看最新的《星球大战》,唯一能够得到的价值就是情感上的价值,如果电影很精彩的话,我过得很愉快,如果我一个月去5次电影院,比如我喜欢在电影院看电影,我这种行为获得了一些代币的奖励,比如电影币的奖励,我这种参与、互动行为就得到了一些金钱上的奖励。这对于任何企业都一样,如果我和一个品牌和一个企业进行互动的时候,我希望我的行为能够获得奖励跟激励。就好像很多超市有很多积分制度,来保证会员的忠诚度。对于我来讲我不在意品牌。比如我去家乐福买东西,能不能把积分用于别的超市呢?所以体育方面不仅粉丝获得奖励,对于内容供应商方面也需要激励,有了这种新的制度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行为。


主持Nic Watson:讲到您的平台,您的平台里有会员制度吗?


Keda Che:我们现在要建的一个东西就像是个人的一个软件一样,可以放在自己家里的设备,叫做UB盒子。这种盒子设备是和区块链相连的,你可以作为一个节点来采币,比如在网上使用云端储存,自己使用行为得不到奖励的,但是如果使用我们盒子会获得采矿的奖励。苹果的粉丝要么爱到死,要么无感,所以对苹果的爱是一种忠诚度,这种爱使得粉丝不断再次进行购买。


JC Oliver:我们说到加密货币、区块链、会员的忠诚度,怎么样保持这种忠诚度,而且这种忠诚度是可以验证的,是有了新的技术才使得忠诚度变成可以量化的。


主持Nic Watson:这种爱是有成本的。观众有什么问题吗?


JC Oliver:如果有问题的话,会给你25000人民币,这样你的提问行为就得到奖励。


主持Nic Watson:大家有什么问题会后可以找到我们,我们还会在这里停留两天时间。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好手气即赢小米 Yu7 Max、LV 限量手提箱
Ad
Share To
APP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Copy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