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风险预警

CN
6年前


2月4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布《关于防范以STO名义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提示》称,近期,协会发现仍有部分机构或个人以STO名义继续从事宣传培训、项目推介、融资交易等相关活动。协会郑重提醒本市各相关机构和个人: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STO涉嫌非法金融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立即停止关于STO的各类宣传培训、项目推介、融资交易等活动。涉嫌违法违规的机构和个人将会受到驱离、关闭网站平台及移动APP、吊销营业执照等严厉惩处。



这是继九四以后又一次代币的风险提示,又遇2018年慢慢熊市,数字货币夹缝生存,真的消亡?


冷静下来,仔细研读一下文件,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可以简单解读为未经批准非法公开发行代币融资是非法的行为。



“STO涉嫌非法金融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立即停止关于STO的各类宣传培训、项目推介、融资交易等活动。”可以简单解读为利用STO进行代币的融资交易、宣传培训、项目推介是非法的。


总结起来一句话:未经批准非法公开发行代币融资和为其宣传的手段都是非法的。


这样一分析就明朗了,代币是区块链的产物,非法代币是不允许的,但区块链并不等于代币,所以区块链不被禁止。这个世界90%的商业行为是通过各种的信任中介来搭建的,我们的社会为信任中介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而真正的生产者其实是整个利益最底层。银行其实是中介,但银行占了社会60%左右的利润,淘宝也是中介,也占了整个电子商务大部分利润。就目前整个数字加密货币交易市场中,前20家头部交易所已经将90%的利润收入囊中,仅剩余10%的利润供余下的上万家小交易所去共享。由此可见,极少数的人垄断了市场利润,限制了全球经济资产的分布,更阻碍了行业的正向发展。



区块链有去中性化的特性,最具全球共识,它能够改变生产关系,这也是我认为区块链的价值。


就拿交易所来说,它存在的意义在于快速地进行币种的兑换,提高交易的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多种类的交易市场选择。随着区块链行业和数字货币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传统交易所的费用高、周期长、限制性广等弊端日益凸显,在币圈熊市的背景下,数字货币交易所亟待新的变革来破局。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注册返10%、领$600,前100名赠送PRO会员
链接:https://accounts.suitechsui.blue/zh-CN/register?ref=FRV6ZPAF&return_to=aHR0cHM6Ly93d3cuc3VpdGVjaHN1aS5hY2FkZW15L3poLUNOL2pvaW4_cmVmPUZSVjZaUEFG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