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新加坡“精通金融”的加密散户更看重信任,而非低手续费

CN
9小时前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新加坡的加密货币散户市场正步入新阶段,交易者越来越优先选择值得信赖的平台,而非单纯追求低手续费。


周四,金融平台MoneyHero与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联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61%的新加坡“理财精英”投资者目前持有加密货币,其中信任已成为他们选择交易所的首要因素,超过了手续费考量。


数据表明,这一城市国家的加密生态正从单纯追逐最低费用转向更加重视合规框架、安全性和长期信念。


该研究共调研了3,513名散户投资者及对加密感兴趣的新加坡人,还发现58%自认为是长期持有者,42%已持有相关资产超过两年。


此外,数据显示受访者将加密资产控制在整体投资组合的10%以内,人均持有约三种代币,这说明投资者在纪律性与多元化之间寻求平衡。


调查结果反映出该地区更深入的普及趋势。61%的理财精英新加坡人拥有加密货币,这意味着该领域已不再是小众市场。


根据调查,有27%的未持有者表示未来12个月内有意愿进行投资。这也显示出该地区仍具备增长空间。


关于对加密货币的看法,受访者意见分歧。44%认为其是一种资产,而29%则视其为投机工具。


在教育渠道方面,社交媒体被认为是主要信息来源之一。62%的受访者将社交媒体作为获取加密知识的首选渠道。研究人员指出,这既带来机遇,也存在误导风险。


除社交媒体外,有55%提到朋友和家人,还有43%提到新闻及媒体。27%的受访者以交易所博客为主要学习渠道。


对于自身对加密知识掌握程度的信心问题,结果呈现分化——48%表示自信,而52%则不自信。


新加坡一直以金融中心著称,不仅企业税率低、营商环境友好,还获得国际评级机构惠誉(Fitch)AAA评级 。


这座岛国也是亚洲最早推动加密监管的国家之一。2020年,其实施了2019年《支付服务法案》(PSA) ,这是亚洲首批涵盖数字资产全面法律框架之一,该法案将数字支付代币(DPTs)定义为电子存储或流通的价值代表物。


尽管新加坡被视为前沿的加密枢纽,但同样属于高度监管司法辖区。今年6月,当地要求本地加密企业 停止针对海外市场开展业务,否则将面临停业或高额处罚,包括20万美元罚款或最高三年监禁等严厉惩处措施。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明确表示,不会给予宽限期、过渡安排或延期处理。


近期,新加坡还释放出即将整顿无监管稳定币市场 的信号。今年11月13日,新金管局总裁Chia Der Jiun表示,需要加强稳定性,无监管代币维系锚定表现参差不齐。他补充称,随着稳定币系统性增强,相应法规也需不断强化。


相关推荐:十年数据模型支持10万美元买入比特币(BTC),因时间将成最大增值动力


原文: 《 调查显示,新加坡“精通金融”的加密散户更看重信任,而非低手续费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