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张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于2025年10月通过,系统擘画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蓝图。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数字中国」建设被赋予重要战略地位,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等关键任务。在此背景下,数字资产的开发利用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与发展空间。

一、数据要素市场化:构建数字资产开发利用的制度基础
《建议》明确提出「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并强调「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我国将加快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法治化、标准化进程,为数字资产的开发利用奠定制度基础。
数据资源的确权与流通机制将逐步完善。《建议》提出「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并强调「完善产权保护」。未来,国家将推动数据产权界定、数据分类分级、数据交易规则等制度建设,促进数据资源从「沉睡」状态转化为可交易、可增值的数字资产。企业应重点关注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交易平台的构建,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试点。
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的融合开发迎来机遇。《建议》提出「推进政务数据、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共享」。在医疗、交通、环保、城市治理等领域,政府将推动数据开放与共享,为企业提供丰富的数字资产来源。具备数据清洗、建模、分析能力的企业将在数据增值服务中占据先机。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发展前提。《建议》强调「加强网络、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在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合规性与安全性将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门槛。隐私计算、区块链、数据脱敏等技术将在数据资产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二、智能合约与区块链:推动数字资产的自动化与可信化
《建议》虽未直接提及「区块链」或「智能合约」,但其在「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完善监管」等表述中,为智能合约的落地应用提供了政策空间。
智能合约将在政务与金融领域率先落地。在政务服务、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智能合约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透明化与不可篡改。例如,在政府采购、土地登记、版权交易等场景中,智能合约可有效提升效率并降低纠纷风险。
区块链+数字身份构建可信数字生态。《建议》提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尚法治、恪守规则、尊重契约、维护公正的良好环境」。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身份结合,可为个人与企业建立可信数字身份体系,支撑数字资产的登记、交易与维权。
监管科技(RegTech)与合规智能合约将兴起。随着数字资产市场的发展,监管机构对反洗钱、反欺诈、数据合规等方面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具备自动合规检查能力的智能合约系统将成为金融机构、平台企业的刚需。
三、数字资产应用赋能:从金融到实体,从消费到治理
《建议》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并强调「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数字资产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将在多个领域发挥赋能作用。
金融资产数字化提速。《建议》提出「稳步发展数字人民币」「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未来,股票、债券、票据等传统金融资产的数字化发行、登记、交易将逐步普及。数字人民币与智能合约结合,可支持 programmable money(可编程货币)在定向支付、供应链金融等场景中的应用。
文化资产与知识产权数字化。《建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数字藏品(NFT)、数字版权、数字文创产品等将迎来发展机遇。文化机构、内容创作者可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内容的资产化与版权保护。
碳资产与绿色金融数字化。《建议》强调「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扩大覆盖范围,碳资产的登记、交易、核查需要数字化平台支撑。区块链技术可提升碳数据的透明性与可信度,助力绿色金融发展。
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议》提出「推进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数字身份、数字物业、数字交通等城市数字资产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技术基础设施构建:支撑数字资产发展的底层能力
《建议》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部分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并强调「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
算力网络与云计算设施是数字资产的「土壤」。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建设将为数字资产的存储、计算、交易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基础设施。企业应关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布局,积极参与东数西算、边缘计算等重大项目。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平台是数字资产的「引擎」。《建议》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AI 技术在数据标注、内容生成、风险识别等方面的进步,将推动数字资产的智能化开发与管理。
区块链与分布式账本技术是数字资产的「骨架」。虽然未直接点名,但「完善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等目标离不开分布式账本技术的支撑。联盟链、跨链技术、零知识证明等将在数据共享与资产流通中发挥关键作用。
五、挑战与建议:如何在「十五五」期间把握数字资产机遇?
尽管政策红利显著,但数字资产的发展仍面临技术成熟度、法律法规、市场接受度等多重挑战。企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布局:
加强技术研发与标准建设。积极参与国家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区块链、AI、隐私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创新。
注重合规与风险防控。密切关注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数字资产监管政策动态,建立合规管理体系。
探索跨界合作与生态共建。与政府、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数字资产在具体场景的落地。
培养数字资产专业人才。加强区块链、数据科学、智能合约、合规风控等方向的人才储备。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数字资产的开发利用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建议》的指引下,数据要素市场化、智能合约应用、数字资产赋能实体经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将迎来系统性突破。唯有把握政策方向、夯实技术能力、坚守合规底线,才能在数字资产的新浪潮中抢占先机,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数字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