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PANews,Zen
国家央行也开始入场“炒币”了。
2025年11月,捷克国家银行宣布购买总计100万美元的加密资产,作为一种“数字资产试验组合”。这是捷克央行历史上首次直接购入加密货币,同时也是各国央行中的首例。
捷克央行试点百万数字资产储备组合
根据捷克央行披露,在该组合的资产构成中,比特币占据大头,辅以部分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以及一项代币化的银行存款。所有资产均通过受监管的交易平台购入。央行明确表示,此举纯属测试性质,不计入官方外汇储备,并在会计上归类为无形资产。
而该试点投资仅占央行总资产的0.0006%,并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对加密资产的正式立场。
根据捷克央行声明,此试点的目的是获得持有数字资产的实践经验,并测试所需的相关流程。
为此,央行团队将演练从私钥托管、多级审批、安全机制到反洗钱合规等完整流程链,以确保对数字资产管理有全面认识。整个投资将与央行传统储备相隔离,规模在试验评估完成前不会主动扩大。
按照计划,捷克央行将在两到三年后评估该项目效果,再决定下一步行动。在此期间,组合价值会随市场波动或小规模试验交易而变化。
“作为中央银行,我们希望测试这条路径”。捷克央行行长Aleš Michl指出,新兴的支付和投资方式层出不穷,央行希望提前做好准备。他设想未来人们可轻松使用捷克克朗购买代币化的国债等资产,正如“一次点击可以买咖啡,另一次点击即可投资曾经只有大投资者才能涉足的资产”。
国家比特币储备提案阻力重重
实际上,在本次正式推出试点投资组合之前不久,捷克就已围绕“国家比特币储备”开展了一场引发各方关注的讨论。
今年年初,Aleš Michl公开表示将考虑在外汇储备中持有比特币,初步设想最高可配置相当于外储5%的比特币资产,价值高达70亿欧元。然而,此提议一经透露立即引发了多方博弈和质疑。
在捷克国内及央行内部,意见也并不统一,而反对的声音主要集中在对比特币的高风险属性有所顾忌。捷克央行董事会成员Jan Kubicek对将比特币纳入该银行庞大的储备资产持“怀疑态度”,主要担忧其法律不确定性以及数字货币的波动性。捷克财政部长Zbyněk Stanjura也公开表达了虽尊重央行独立性,但该举措让人担忧。他警告称,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央行应象征稳定,而比特币显然不是稳定的资产”。
扩大到欧洲层面,欧洲央行(ECB)更是明确表态反对。ECB行长Christine Lagarde在1月末的一次发布会上直接泼冷水,她称已与Michl沟通,相信欧盟成员国央行都不会将比特币纳入储备。Lagarde强调,央行的储备资产应当“高流动性、可靠且安全”,不认为加密货币符合这些要求。尽管捷克不在欧元区,但其央行属于欧洲央行体系的一员,这番强硬表态等于对捷克的比特币储备计划亮起红灯。
在内部和外部双重压力下,捷克央行董事会宣布同意对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新资产类别是否适合作为储备进行分析评估,但在研究完成之前不会在这方面实施任何变动。央行的官方声明中并未直接提及“比特币”,只是原则上同意评估更广泛的储备多元化选项。
这次建立国家比特币储备的提案被搁置,使得其短期内不再有付诸实施的可能。即使捷克国内有Aleš Michl为代表的官员推动加密资产入储的意愿,但来自欧盟央行体系的压力和政府内部持有谨慎态度的声音,使此类突破性举措难以快速落地。
不过,Michl这股力量也并未放弃“游说”,他仍坚持为比特币站台。在Meme热潮引发诸多负面评价时,Michl直言加密货币市场会经历“失败和成功”,但比特币与其他加密资产有显著区别,不应将之与加密货币混为一谈。
购入Coinbase股票,捷克央行却并不在意其“加密概念”?
自2022年以来,捷克央行逐步提高了黄金和股票在官方储备中的比重,以寻求更稳健的长期收益,这也是Michl上任后的多元化策略之一。
在比特币储备计划告吹后,捷克央行出人意料地在其风险敞口中配置了“加密股”——今年第二季度,捷克央行首次建仓Coinbase Global,斥资约1800万美元,购入51732股,平均成本价格在350美元左右。
在第二季度,Coinbase股票价格大涨,从每股约142美元的低点一路飙升,在6月底已经来到350美元上方,涨幅远超所有主流加密货币。这一时期,加密货币行业整体市场还处在低潮,上市公司的以太坊储备计划的“起飞”也尚在酝酿之中。
不过,捷克央行愿意购入Coinbase股票,似乎与其“加密货币”属性并无关联,也未对其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在回应《巴伦周刊》时,其虽然未对该购买行为置评,但实际上也披露了背后动因——捷克央行表示,其指数被动复制策略并没有改变。
2023年,捷克央行在发布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已多次声明“投资方式为被动式股票指数复制。”其在美国市场的投资与标普500指数挂钩,并力求最大程度地复制标普500指数的结构,精确复制指数中各个股的权重。
因此,捷克央行购买Coinbase股票,显然完全得益于该公司在今年5月创造了历史,成为首家被纳入标普500指数的加密货币原生公司。
捷克国内监管的审慎与开放
在监管政策层面,捷克近年来展现出对加密产业审慎开放的态度。一方面,政府和央行清醒地认识到加密资产的风险,强调投资者保护和防范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又积极顺应欧盟统一监管框架,更新本国法律以支持加密行业合规发展。
2024年末,捷克议会高票通过了《金融市场数字化法案》,随后于2025年2月由总统彼得·帕维尔正式签署生效。该法案内容包括对个人长期持有加密货币的资本利得实行免税、设立每年10万捷克克朗(约合4,100美元)的“小额交易免申报”门槛、明确赋予加密货币企业和投资者有权开立银行账户且不受歧视,以及将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条例(MiCA)》融入了捷克国内法体系。
除了监管规则,捷克在加密基础设施和行业培育方面也有所动作。央行旗下的CNB创新实验室(CNB Lab)正是支持金融科技探索的平台,此次数字资产试点组合便诞生于该创新中心。同时,政府层面支持行业组织和智库研究加密产业潜力。
在具体监管实践上,捷克央行和相关机构依然秉持稳健原则。CNB多次强调加密资产的高风险性质。例如在公布本次试点投资组合时,央行强调比特币高度易波动,价格可能骤升但也可能在极端情况下归零,并表示该测试投资组合并不代表其提供的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此外,捷克央行也指出监管无法避免所有崩盘和欺诈行为,一些项目和基金未来可能会陷入困境或失败。“因此,即使提供商已获得CNB或其他欧洲监管机构的许可,人们也应该意识到与这些资产相关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