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sync 开发者表示,随着机构采用加速,隐私工具正悄然兴起

CN
3小时前

隐私代币在最近的市场低迷中逆势上涨,价格和人气双双飙升,但大多数讨论集中在面向消费者的项目,如Zcash。


与此同时,银行和金融机构一直在探索零知识(ZK)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在区块链上实现私密交易流,这是一种以透明性和不可变性著称的技术。


正如Matter Labs的首席执行官Alex Gluchowski所说,“有密码朋克隐私,即账户级隐私,还有机构隐私,即系统级隐私。机构需要对自己的流动有完全的可见性,同时将这些数据对其他人保密。”


Gluchowski在2014年首次接触比特币,当时他在创业界工作,但在首次代币发行时代转向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因为它们启用了新的用例。可扩展性问题,尤其是ZK证明,吸引他建立了Matter Labs,这家公司是以太坊二层网络ZKsync的开发者。


根据CoinGecko的数据,截至11月初,超过140家公司在其资产负债表上持有约1370亿美元的加密资产。但Gluchowski告诉Cointelegraph,金融机构将支付或结算流动转移到公共区块链上的下一阶段,只有在有可靠的隐私层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因为保密义务的存在。


近年来的加密牛市周期突显了长时间的投机行为,这些趋势与现实世界的实用性几乎没有联系。


“我们在加密领域对非生产性资产有一种奇怪的痴迷,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Gluchowski说,并补充道,加密的消费者增长已经达到一个平台期。


而隐私则不同,它直接关系到金融体系运作方式,在此前周期中并未被充分挖掘,一方面受制于监管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交易所下架相关代币,以及美国政府制裁Tornado Cash等事件影响。


但这一状况自现任美国政府采取更具选择性的策略后有所改变,将“隐私”作为一项技术能力,与用于非法融资的用途区别开来。


Alex Gluchowski表示:“简直天壤之别。以前没人敢碰加密货币——那几乎成了禁忌话题。而现在大家态度变成‘我们必须拥抱这项技术,否则就会被淘汰’。”


他认为,虽然消费端变化最为直观,但真正驱动力来自于机构需求。银行、资管公司和企业无法在完全透明的公链账本上完成结算,否则内部资金流、交易对手信息或财务操作都会暴露给公众。


正因如此,以太坊生态开始重新关注隐私问题。Alex Gluchowski介绍,该议题已被视作系统级需求,使机构能在共享基础设施上交易,同时保持内部资金流动的可见与自主控制。


机构所需的隐私模式与普通用户截然不同。他们不是要隐藏单个地址,而是需要一个专属执行环境,在这里他们能掌控所有交易细节,而外部世界对此一无所知。


如果敏感支付数据必须与外部验证者或第三方基础设施共享,那么所谓“隐私”就沦为合同承诺,而不再具有密码学保障意义。


Alex Gluchowski说:“只有数据始终留存在你自己掌控设备上的时候,你才能获得不可腐蚀的隐私。如果你把数据分享给别人,然后签署NDA,那就不再是真正不可腐蚀,只是一种承诺而已。”


早期的企业区块链实验正是遇到了这个问题。金融机构使用Hyperledger Fabric或Corda等框架部署私有链以保持数据内部,但这些网络仍然与围绕公共区块链形成的更广泛的流动性和结算基础设施隔绝。


Alex Gluchowski指出:“如果你搭建的是完全封闭的专属链,它不会连接任何东西。它只比数据库稍微好一点,却无法接入公共资本市场。”


他认为,目前以太坊生态正在尝试解决这一权衡难题,通过结合本地运营专属链与ZK证明,让机构既能将交易数据留存于内部,又能向公有网络证明系统运行合规。公有链看不到具体细节,却可以验证规则未被破坏。


Nansen在11月初的数据表明,ZKsync在七天内的费用增长方面领先行业。Gluchowski将增长归因于新代币经济学和质押提案发布后的活动,而不是零售投机。


“我们发布了ZK代币新代币经济学的提案,之后我们看到了一波兴趣激增,”Gluchowski说。“代币价格上涨,交易量增加,ZKsync Era上有很多活动。我们还在同一时间宣布了试点质押实施,很多人现在正在探索它。”


面向消费者的加密应用场景仍不断拓展,但Alex Gluchowski强调,下一个规模化浪潮属于那些无法在透明账本上运营业务的机构用户。“参与共享结算基础设施时,‘隐私’已成为运营必需品。”


如今,ZKsync定位为多条链组成的网络,而非单一rollup,其中包括由金融企业在受控环境中运营的系统节点。


部分节点已经进入测试阶段,据Alex Gluchowski透露,第一个正式上线生产环境部署预计将在年底前完成。


相关推荐:Visa试点为美国企业提供法币资助的稳定币支付服务


原文: 《 ZKsync 开发者表示,随着机构采用加速,隐私工具正悄然兴起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