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大概美东时间10月20日)亚马逊的云服务出现了大面积的宕机事故,这严重影响了加密生态中的很多区块链系统,就连以太坊也不例外。
相关数据显示,以太坊主网大概37%的节点都架设在亚马逊云上,因此这部分节点也成为了此次宕机事件的牺牲品。这部分节点下线也拖累了以太坊主网的性能。
于是网上很多人开始附和:“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是假的”。
关于这样的事件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在早期的加密生态是经常讨论的话题。我记得我刚进入加密生态时就读过不少这方面的文章。当时的前辈们早就对这样的问题有过很清晰地解释,所以在那个年代,这样的问题不会引起这样的附和。
时过境迁,或许当年的前辈们已经离开了这个生态又或许他们已经不再愿意为这类话题费口舌(就像中本聪说的,懂就懂,不懂他没有时间去说服他人懂),现在当这样的状况出现时,我基本上没有看到网上有比较详细地对这类附和的反馈和回应。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生态中已经进入了很多新生力量。他们没有我当年的幸运,无法了解当年的那些先驱们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我不希望这些新生力量被这样的附和所误导,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就尽我的能力来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看法。
先说总的观点:
- 无论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它们的伟大在于设计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机制。这种机制可以避免传统中心化系统中致命的单点故障,同时这种机制还保证了即使系统中的节点被大面积攻击,系统只会性能下降,而不会宕机。
- 我们讨论的“去中心化”不是保证节点本身不被中心化绑架或者被中心化控制,而是关注即使节点被中心化绑架和控制,乃至用来攻击系统时,系统都不会宕机,这样的系统就可以被称为是摆脱了中心化的控制,能够做到技术中立、可信中立。
- 要做到尽量理想的去中心化,节点就需要尽量避免被中心化控制、受中心化干扰。但这样的去中心化不是天上自动掉下来的,它永远都不完善,永远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参与者前仆后继地改进和努力。
比特币要走这样的路,以太坊同样也要走这样的路。
在某种程度上以太坊更需要在这方面努力和精进,因为比特币在这方面已经很难再改进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加密生态的去中心化重任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以太坊来维系和推进。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从比特币的历史讲起。
2009年,比特币在上线不久,后来被视为比特币先驱之一的芬兰大学生马迪便迫不及待地问中本聪:他能为比特币做什么?
中本聪的回复干脆利落(大意是):运行比特币。
中本聪是什么意思呢?
他的意思是:作为初生的比特币,最重要的是要活下来,而要活下来就需要尽量多的人运行比特币的客户端。越多人运行比特币的客户端,比特币就越去中心化。比特币越去中心化就越强大。
在那个时候,比特币的节点太少了、太容易被劫持,如果突然有某种力量把比特币当时仅有的几台客户端黑掉,把比特币的源代码删掉,比特币就会被立刻扼杀。看笑话的人完全有理由说“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是假的”。
但是,比特币的诞生让这个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机制,这个机制使得去中心化成为可能,这是从0到1的颠覆性变革。
只不过这种“去中心化的可能”还岌岌可危。所以中本聪迫切地希望更多人来运行比特币,让它尽快开花结果。
2010年,在维基解密曝光美国外交事件发生后,比特币社区呼吁用比特币捐款打破金融封锁,中本聪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他的理由很简单:依旧还在襁褓中的比特币节点数还是很少,整个系统还是有可能被完全劫持。在这种情况下比特币一旦被卷入政治冲突,很可能命运多舛。
如果这时候美国政府动用国家力量攻击比特币,比特币完全可能覆灭。看笑话的人也完全可以说“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是假的”。
但是,这个时候的比特币已经比2009年强大了很多。即使美国政府动用国家力量,要攻击它也会变得比较吃力。比特币已经从1渐渐地向10发展,去中心化已经开始变得强大起来。
但这个“强大起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在比特币天才机制的激励下一个个社区中的参与者努力构建出来的,更是一大批比特币先驱们无私奉献、努力奋斗的结果。
2017年,Blockstream在太空中,在人造卫星上运行了比特币。比特币从地球走向了太空。不夸张地说,即使地球上的互联网被毁灭,比特币仍然可以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上运行。
这个时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力量想彻底摧毁比特币,在实践上的难度已经相当大了。
而到了今天,比特币的健壮性就更不用说了。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一代代社区人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取得的成就。没有这些人前仆后继的努力,在前面的任何一个节点,比特币都可能被轻易地毁掉,看笑话的人都可以说“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是假的”。
比特币是这样,以太坊同样是这样。
以太坊努力的方向是不断改进和完善它的机制,使得它能在部分节点即使被中心化机构控制时也能正常运行(这本身就是共识机制定义的一部分),而不能保证节点本身不会被中心化所控制。
回到这次以太坊碰到的问题。
我会把这个问题这么看:
亚马逊控制了以太坊37%的节点,并以此对以太坊发起了攻击(瘫痪这些节点)。在这个攻击下,以太坊有没有宕机?
如果以太坊宕机,那就真的有问题了,那去中心化就是假的。如果没有,那就证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是有效的,当然这个效果还不够理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反倒是在这个攻击中宕机的其它系统充分暴露了它们自身存在的“中心化”问题---------它们被中心化控制了,一旦出问题,后果就是我们所看到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更加证明去中心化的重要性。
在这个事件中37%的以太坊节点被“中心化机构”控制了,这说明以太坊节点的运维还不够去中心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比特币社区已经有了经典的榜样:马迪为比特币贡献多一个节点、Blockstream为比特币在太空中运行节点。他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添砖加瓦。没有他们,比特币不会有今天的精彩和成就。
同样,以太坊节点的去中心化也需要社区来努力。比如:不要单一依赖某个云服务,甚至应该尽量尝试用私有的服务器系统来运行节点。尽管以目下的条件来看,很多节点运营商出于商业利益还是不想离开亚马逊,因为亚马逊提供的服务和体验肯定是性价比最好的。但我相信经过这次事件后,一定会有节点运营商提高警惕、大力改进。
当然,最好的方案还是期待有朝一日,加密生态有超越亚马逊的去中心化云。其实,这也是加密生态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绝不是假的。
它有效抗住了亚马逊的“攻击”,但它还不完善,还需要继续改进。这需要整个社区的努力,需要我们真的相信“去中心化”这个价值基石。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