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ircle,Stripe都建L1,这对以太坊稳定币的ChatGPT时刻影响多大?
我估计项目们(尤其是自视实力强大、资金雄厚的项目们)自建L1的风向还会持续下去。最近连Google都要自建L1了。
它们自建L1的理由我在文章里说过:
永远都是千篇一律的“以太坊不能满足我的XXX需求,我们自建的L1需要XXX”。
短期内,这肯定会从以太坊分走一部分流量,但长期看影响完全可以忽略。
我看这事的理由很直接:
如果这些项目想建设的一条链是给全世界用的,是要跨种族、跨国界、跨意识形态并且尽量安全的,那最优的解就是在以太坊上结算,依赖以太坊的安全,然后在以太坊上建自己的二层扩展,在自己的二层扩展里再去实现它们期待的而以太坊又无法提供的那些功能。
当然如果它们没有这样的野望,那别说建一条L1,成批量地建L1都行。
实际上,我猜这些项目们要是有更多的钱,他们说现有的互联网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要重建一条互联网我都相信。
2、就说以太坊,没有大资金和原来币圈里的Old Money的操纵,不会是这个样子。至于它的技术,使用后感觉它比现在已经快被一往又改名接着炒的柚子如何?一点也不强吧?
在这一轮周期,以太坊如果没有大资金和币圈里老钱的操纵,确实不会是这个样子。其实不仅以太坊,连比特币都是这个样子,没有以微策略为首的一众公司的涌入,它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而且未来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上涨更会仰赖这些大资金的涌入。
我觉得看这类问题更重要的是看到底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有两种逻辑:
一是“因为有了大资金的涌入,它们才会涨到曾经不敢想象的高度”;
二是“因为它们有着坚实的底层逻辑,所以它们的未来一定会无限光明,从而必定导致有一天大资金会疯狂涌入它们”。
能不能分清这两种逻辑的区别以及自己的思考方式是哪种逻辑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是第一种,那就是这个市场上80%以上的跟风者。如果是这样的投资者,能避免成为接盘侠,并且还能跟着所谓的“风口”喝点汤那就相当不错了,但很难获得丰厚的收益。因为这样的投资者永远是跟在大资金的后面,没有大资金的动作,他是不会先行布局的。
如果是第二种,那才能占到先机,把市场上80%的人(包括一众所谓的大机构、大资本)甩在后面。
对比特币和以太坊,我一直相信的是第二种逻辑,所以才从2019年开始分享自己的定投经历。
另外,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提过这个领域中极早有先知的投资者麦刚---他能在2013年就看到比特币一定会被机构入局、一定会被国家入局。这也是我极为佩服的原因。
再说以太坊的技术。
单论技术,其实现在市面上几乎所有在以太坊以后出现的一层公链,它们理所当然都应该在技术上比以太坊先进。
以太坊的代码是开源的、以太坊的经验教训就摆在那里。
任何一个后来的项目,只要能够优化它的代码、能够优化它的共识、能够避免犯它曾经犯过的错误、能够不再走它曾经走过的弯路......,能够在所有这些“能够”当中,做到任何一点,在技术上就实打实地超过了以太坊。
从这个角度来讲,单纯在某些技术细节上超过以太坊的现有一层区块链并不少。
但技术仅仅只是一个项目成功的众多要素中的一个,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
很多至今仍然在比拼的一层公链项目错过的并不是在技术,而是最精华的东西。
在这里,段永平的那句话特别应景:做对的事,把事情做对。
对于一层公链来说,什么是“做对的事”?
我认为对于这个关键点至今很多一层公链都还不明白。当然,也有可能他们其实是明白的,但知道现在做也晚了、做也赶不上,所以闭口不谈,只在细微末节上较劲。
“做对的事”是方向问题,如果连方向都搞错了,再努力,技术再好,结果也只能是南辕北辙。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