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以来,加密资产的普涨除了和美国政府接二连三地出台利好加密资产和加密生态的政策有关之外,还和上市公司一窝蜂地购买加密资产有关。
前者是利好这个生态的长期因素,而后者则是推高币价的直接推手。这两者中我对后者总是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它不仅不利于投资者在低位买入,而且很容易在短期内累积泡沫、聚集风险。
上市公司一窝蜂地买入加密资产最先是从比特币开始的。以微策略为首,迅速扩散到其他上市公司。
而后,这股风潮扩散到了以太坊。首先是以太坊联创以上市公司的名义募资购买以太坊,然后又有Tom Lee为代表的华尔街公司加入购买的行列,并吸引新公司源源不断地加入“战局”。
就在上市公司开始购买以太坊的同时,Animoca Brands的创始人开始在推特上发信息,暗示会不会有公司模仿前两者以无聊猿的ApeCoin为目标进行类似的操作。不久就有消息传出胖企鹅的代币PENGU开始被大量收购。
前面这些操作还只是针对代币,但从上周末开始已经有资金把目标对准了经典的NFT:周末有大资金一口气花1300万美元批量买入了加密朋克,另有资金批量买入了经典的NFT艺术品Squiggles。
而到了这周,Gamesquare则公开宣布将成立国库资金购买NFT,首期资金量为1000万美元,期待6% - 10%的回报率。
我看这些操作着重看的是他们到底是长期操作还是短期跟风。如果要是长期操作那肯定对生态和资产的发展是有长期好处的,至少能给资产构筑比较牢固的价格基础。但如果是短期跟风,那他们这样的蜂拥操作就会加大资产的波动,在未来某个时点给市场带来较大的混乱。
在这些公司中,微策略是我们很熟悉的公司了,这个老兵已经经历了若干比特币的周期,即便在熊市底部都对比特币不离不弃。Michael Saylor还说他没有子女,他未来准备学中本聪永远封禁他持有的比特币。这是个很坚实稳固的基本盘。
以太坊联创的这个操作是新举动,未来如何还要看这个公司在熊市中的表现如何,不过至少从他目前的发言来看,我倾向相信他的举动是战略持有以太坊,是从长线考虑,而不是短期操作。
Tom Lee的操作从他目前的发言来看,我比较认同他的一些基本观点,但也看得出他身上带有很明显的那种华尔街我不喜欢的风格。
所以在购买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公司中,我姑且只认为上述三个公司的操作是基于自己对生态的理解,对其他的公司我认为他们很可能都是在跟风。他们看到这种向空壳公司注入加密资产的方式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拉高垃圾股的股价,于是一窝蜂模仿。
至于对NFT的批量购买则更复杂。
NFT的缺点是在流动性方面远不如代币;优点是一旦氛围上来后,它们的价格涨幅很可能远高于一般代币。
所以这种资产比较合适的方法是不动声色、慢慢买入、长期持有,然后才可能有丰厚的获利。现在这种高调宣传、高调行动的方式似乎不像是要长期持有的态度。
如果我们抛开资金购买的举动,单看这些资产的基本面,我觉得它们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或者至少现在没有。
比特币不需要基本面的变化,所以无所谓
但以太坊是需要基本面的变化、尤其是应用场景的爆发才能支撑币价持续上涨的。但目前看来,不管是稳定币还是RWA还是AI + Crypto,尽管可能有某些小应用两点,但在整个生态层面上,我没有看到什么系统性、规模性的爆发,目前主要还是在炒作预期。
NFT里,加密朋克和NFT艺术品类似比特币,不需要基本面变化;但胖企鹅、无聊猿这类则不同,它们是需要基本面变化,需要应用场景爆发的。而目前,也看不到它们应用场景的爆发。
所以总的来看,这轮公司蜂拥买入加密资产,无论是代币还是NFT,我觉得不少操作都是在累积风险。短期看币价高涨,皆大欢喜,但如果基本面、应用场景没有爆发,未来某一天一旦预期炒作无法兑现、无法维系,那时币价的崩塌恐怕也会像现在币价大涨时轰轰烈烈那样变成凄凄惨惨。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