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nbafrank|2025年10月02日 13:44
摩根大通大幅上调阿里目标价,从170美元到245美元,对应港股上调到240港元。小摩研报要点:随着阿里巴巴的叙事从“国内电商市场份额流失方”转向“中国互联网一线资产”,云业务和中国国内电商两方面的积极发展意味着估值倍数应上升。
1、点睛之笔:“Token -> 抽成率”的飞轮效应。
AI飞轮是整篇报告的灵魂。以前我们总担心,阿里电商的货币化率(抽成率)到顶了怎么办?小摩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增长逻辑:用AI来驱动!
这个飞轮是这样转的:阿里云为商家提供强大的AI工具(比如内容生成、客服机器人) -> 商家用了这些工具,运营成本降低,转化率和广告ROI(投资回报率)都提高了 -> 商家赚到更多钱,就更愿意在阿里平台上投广告、买服务 -> 最终,阿里的广告收入和佣金(也就是抽成率)就上去了。
这个逻辑完美地把AI的“算力消耗(Token)”转化成了电商业务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抽成率)”。这是一个能自我强化的正循环,也是小摩敢于大幅上调估值的核心因素。
2、故事变了,估值也该变了! 阿里的市场叙事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从“份额流失者”到“一线核心资产”:报告明确指出,阿里的定位应该从“国内电商市场份额流失方”转变为“中国互联网一线资产” 。这意味着,它应该享有和腾讯等核心资产一样的估值溢价。
目标价245美元:新的目标价是基于15倍的2028财年预期市盈率给出的 。小摩认为,因为短期有对外卖、闪购等业务的投资,看2027财年的利润会被扭曲,所以投资者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直接看2028财年,那时的阿里才是“完全体”。
3、中国的AI浪潮,比你想象的更快、更猛。小摩判断,中国企业对生成式AI的采纳速度,会远远超过上一波SaaS浪潮。
几乎所有企业职能都能被AI赋能,价值创造的“池子”深不见底 。同时,阿里全栈通吃:阿里凭借“全栈+开放”的策略,有望在IaaS(基础设施)、PaaS(平台)和应用层不成比例地攫取价值。
它既有超大规模的云和自研芯片 ,又有快速迭代的通义大模型 ,还有中国最大的AI模型社区。
此外,各种工具(羚羊、造点、通义千问3-Omni)已经帮助商家节省工时、缩短上架周期、提高点击率和GMV转化率。
从年初看好阿里,7月120左右大喊阿里被低估,在阿里上也算是圆满了。(qinbafrank)
分享至: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