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ymose 💢 🐦‍⬛ 🦅 🟠
anymose 💢 🐦‍⬛ 🦅 🟠|2025年09月17日 02:28
从网络到资产,加密钱包进化三部曲 曾经一度以为加密钱包没啥好做的了,该有的功能都有。但是,可是,OKX Wallet 多链发展、Trust Wallet 胖钱包战略、Phantom 也植入了 DeFi 质押,看来,大家都没闲着。 纵观钱包发展历史,欣然发现,还是有不少先锋探索者还在不断拓宽边界。 让我们潜入! ⬇️ 钱包里面有什么? 有区块链网络、有账户、有资产,这么一梳理,钱包进化史就非常清晰了,围绕网络、账户、资产,钱包正在一步一步贴近最友好、真实的用户需求。所以,我简要把加密钱包分成: ▰ 以网络为中心:Metamask 等 ▰ 以账户为中心:Phantom、OKX Wallet 等 ▰ 以资产为中心:REDACTED 等 请注意,这不是粗暴的代际划分,只是产品思路带来不同的产品信息架构,虽然,也的确存在着明显的进化痕迹。 以网络为中心 MetaMask 就是代表。这类钱包将区块链网络作为核心架构,用户在创建钱包时首先需要选择以太坊、BSC 等网络,所有功能都围绕特定网络展开。这种设计虽然简化了单链操作,但当用户需要管理多链资产时,就不得不反复切换网络、为每条链单独配置 Gas 费、记忆不同链上的账户地址…… 这几乎是初代钱包的标准架构模板,毕竟当时的基础设施太差了,区块链的概念大于一切,所有信息架构都是围绕不同区块链展开的。同时,那个时代主流的交易也都是围绕公链展开的,EVM 凭借虚拟机和智能合约打开了千链争霸时代,钱包,就是时代的缩影。 以账户为中心 随着区块链数据索引基建的完善,链上信息大爆炸后迫切需要更加友好的数据管理方式,以公链网络为核心的设计理念逐渐过度到以账户为中心的设计时代。以 Phantom 为例,这类产品将账户体系作为设计核心,用户通过一个主账户管理所有资产,甚至可以使用更加易用的 Web2 社交登陆,非常方便。 虽然这个方式解决了地址记忆问题,但是也带来了新的困扰。用户所有操作必须通过主账户中转,基本上很难实现跨链原子操作,同时智能合约交互权限过于宽泛也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以资产为中心 前面两种架构都源自早期区块链的单链思维,在当今多链互联的 Web3 环境中已显疲态。用户真正需要的是能够「跟随资产流动」,而不是被网络或账户绑架的工具。 我们可能要回到一个更加本源的思考:钱包,到底在管什么,怎么管? 显然,钱包在管理资产,所以区块链网络、账户这些都应该被放入后台,不应该让用户过度思考或操作,看不见、感觉不到才最佳;怎么管?只是简单查看吗?不可以让资产自动交互增值吗?如果加入 AI Agent 呢? 这就是以资产为中心钱包的底层逻辑思考。 AI 优先、多链资产、DeFAI,这就是全新一代钱包思路,典型代表就是 @wearetalisman 。 // 什么是 Talisman 一句话讲清楚:多链 DeFAI 钱包,但不仅仅是钱包。 在资产先行的指导思想下,Talisman 把每个资产都设计成独立的安全单元,用户看到的不是错综复杂的网络列表或者是账户树,取而代之的是经过智能归类的资产组合。这种模块化密钥环结构让 Talisman 可以自动识别 900 多条公链资产并可以无缝支持 Bittensor等原生 AI 链。 把资产当作独立单元,每个资产就像有了护照,网络信息、合约标准、交互协议都自动集成,用户要操作资产时,钱包会自动选择最优路径,完全不用关心底层网络。 无数的资产组合在一起让 Talisman 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投资组合仪表盘,这正是杀手锏。它可以打破传统钱包的封闭性,构建开放性的 DeFAI 市场,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开发、部署Agent 帮助用户管理、交易资产。 在 Talisman 钱包里可以直接完成 Bittensor子网质押 、Vana 数据经济集成 、Autonomys 算力代币管理等 AI 原生链资产操作,这应该是面向下一代 AI 智能链的基础设施。 综上,Talisman 不仅仅是钱包,更是下一代 DeFAI 和 Agentic 基建。 如何以资产为中心重构钱包 Talisman 描绘了颇具未来感的产品蓝图。今年年初,Talisman 发布了 AI 代理框架白皮书,从中可以窥见系统是如何将 Web3 钱包带入「资产自动增值」的新时代。 初始设置阶段,Agent 会通过简短的问卷和链上行为分析为用户建立完整的风险画像,包括风险偏好等级、资产流动性需求和税务优化要求等维度。基于这些数据,Agent 能够自动执行一系列复杂的财富管理策略。 以眼下大火的稳定币为例。 在传统钱包中,USDC、USDT 等资产通常处于闲置状态,而 Talisman 的 Agent 会实时监控各条区块链上的收益率变化,自动将资金分配到收益最优的协议。当检测到某协议的 APY 开始下降时,它会在下一个周期前完成资产迁移。 别担心,所有操作都严格控制在用户设定的风险参数范围内。 通过持续分析市场数据和用户反馈,Agent 会不断优化决策模型。它能够预测网络拥堵时段来调整 Gas 支出、自动识别跨链套利机会,甚至在市场剧烈波动时自动执行对冲操作。 这只是一个图景片段,当以资产为核心的思路打开之后,可以想象在 Talisman 里会出现各种类型的 DeFAI Agent,帮助用户资产增值。 // Talisman 的创新实践揭示了一个更宏大的趋势:Web3 钱包正在从区块链世界的边缘工具转变为整个去中心化经济的核心入口。 目前 Talisman 已经拥有超过 15 万活跃用户,最近刚支持 Solana 链,年底会发布手机版本,DeFAI 平台则会在明年年初上线。暂时还没有 TGE ,估计也快了,有泄露初始 FDV 6,000万 ~ 7,000 万美元。按钱包赛道一般估值方法,EV / Revenue 在 3x ~ 9x,Talisman 叠加了 AI ,整体估值至少应该保持在 3x 左右。 当然,估值都是个人经验推算,具体还得看团队定价以及最终的市场表现。 现在还有参与角度吗?有,钱包内有积分活动还在持续,回答问题可以获得积分,积分在 TGE 可以兑换成空投代币。 直通车 → http://quest.talisman.xyz 综上来看,Talisman 在规划中的蓝图完美契合了钱包的进化路径,以 AI 为底层、以资产为中心,让用户资产进入钱包后开启自动增值的新体验,感觉是一条靠谱的路,可以持续关注。 这是一篇软核科普,通过本文你可以对以下知识一知半解: ▰ 加密钱包进化史 ▰ Talisman 如何重构以资产为中心钱包 ▰ 钱包可以自动赚钱了(不是 作者:anymose | 一个软核科普作家 * 本文仅做科普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永远记得 DYOR!(anymose 💢 🐦‍⬛ 🦅 🟠)
+3
曾提及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