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tian | CryptoInsight
Haotian | CryptoInsight|2025年09月10日 13:32
才发现两年前就深度投研分析过 @anoma ,当时虽然是围绕Intent-centric进行的分析,但始终觉得这是一个拥有智能化架构的项目,比较超前。 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当前Crypto公链环境存在一个根本悖论:一个项目若选择以太坊的安去中心化安全架构就得承受较高的Gas费和低TPS捆绑,要么选择高性能链架构可能就得牺牲一部分安全性。 这是因为一个链的技术架构和安全模型往往都是绑死的,会牺牲“灵活性”并存在先天局限,这正是为啥Stripe等L1不愿意基于以太坊生态布局的根本原因。 而 @anoma 这条链把这对矛盾给解耦了,协议底层会先定义好标准化的可交互操作性,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安全模型,比如,DeFi协议可选择以太坊级别的安全共识,而高频交易或GameFi可选择撮合更快速的共识机制。 等于实现了共识和应用的分型设计,让每个应用都能找到自己的安全-性能平衡点。 不过,Anoma并没有把隐私性作为附加功能,而是架构的基础,这就意味着接入了Anoma的底层架构就会被赋予隐私特性,说它是未来隐私链的中台也没毛病。 换句话说,Anoma对当前多链环境靠coprocessor调节器、中间层衔接的复杂环境变得更加统一,至少定位又是下一个polkadot和cosmos级别的公链,甚至更大。(这么看,两年前对它 layer1.5的定位还是有前瞻性的) Note:冲着这份技术情怀,接盘了SHRIMPERS NFT,也算是找回了曾经研究 #Anoma 的初心,虽然两年以来很多东西都改变了。(没有WL,纯为情怀买单,大家别学我)
+6
曾提及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