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蛙
冰蛙|2025年05月14日 10:55
《币安 Alpha:诱饵、权力以及帝国的野望》 有人说,币安Alpha是要革撸毛党的命? 也有人说,它是币安对自身Launchpool玩法的改造? 如果你拉远去看,从币安乃至行业的全貌去俯视这一切,你会发现,这看似简单的用户增长游戏,却成为了币安从CEX霸主,向链上帝国跃迁的关键一招。 这篇文章,我尝试系统的讲清楚这场游戏背后的机制本质、博弈、赢家和终局。 __________________ 一、Alpha 积分的本质:可调控、可统筹的计划经济 表面上看,币安Alpha积分是一套“交易换积分、积分换空投”的用户激励体系,但稍微拉远视角就会发现,这不是在奖励用户,而是在重构权力、资源和流动性的分配逻辑。币安通过积分系统完成了三件事: 1)精准引导用户流动性。用户的资金、注意力和交易行为,被有组织地引导向平台指定项目,项目之间卷流量、卷TVL,有人调侃:“撸毛人才是币安做大做市商”。 2)让项目方“上贡”换门票。空投不再是“广撒用户”的福利,而成了“项目方交保护费”的门槛。想获得流动性、曝光以及套现?先掏出足够的空投额度来喂积分工厂。 3)制造用户的积分焦虑,绑定行为路径。15天周期+积分消耗机制,意味着你今天参与,就透支未来15天的可参与额度。你每一次参与,都是在对“未来机会”做选择题。 最终,项目方用空投换流动性及套现通道;用户用交易和资金沉淀获得空投分配权,币安则稳稳掌控整个资源调度的主动权。 这一切无非是流动性供给侧的一次计划经济安排。 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在CEX话语权受到链上挤压之时,币安必须要思考,如何将权力延伸到DEX,并构建对DEX的控制权。积分系统是一次战略尝试。 __________________ 二、项目方和用户的选择题:卷不卷不是个问题,服从还是不服从,则是个问题。 Alpha 积分机制设计的最大巧妙之处,并不在于它如何分发积分,而在于它如何让每一个进入游戏的参与者,无论是项目方还是用户,都不得不“自愿”内卷。 对于项目方来说,积分就是服从性测试,规则我定,你可以不参与,但要是参与,那么:你必须接受币安设定的积分玩法;你必须按照币安积分消耗逻辑来定空投逻辑。 对用户来说,积分消耗制度则构成了一个极具压迫性的动态博弈:你今天撸空投,等于预支了未来的机会。你的每一个决策,都是一次对未来资源分配权的下注。久而久之,这个游戏只会留下两种人: 1)卷得起的卷王,积分冲破天际,啥空投都能参与,主要群体还是专业化的工作室,可以持续吃到一部分肉,但改变不了长期收益变为鸡肋的结果。 2)卷不起的炮灰,刷不够,错过项目,退出游戏,这部分主要群体为散户。 在这个安排下,项目方就是耕地的农场主,精心播种但必须上交粮食;用户则是被反复驱赶的佃农,干最苦的活,去争抢那日渐稀少的配额剩粮。 __________________ 三、币安的终极意图:一场必要的DEX远征,一次顺手的清理 借由Alpha,币安治下的CEX与DEX的边界会逐渐模糊,重要的是,用户在哪个平台刷分、项目在哪个平台排队,谁能决定激励流向和流量入口,谁就拥有行业的话语权。 积分是诱饵,权力是真相,币安的真正目标,从来不是所谓革了撸毛的命这样小家子气的打法,而是让项目方、用户、流动性和注意力,全都在“链上但不去中心”的规则下运行。 规则要上链,但权力不能。 根本意义上,币安要往去中心化走,但在此之前先要把去中心化收入麾下,尤其是在它尚未成长到足以威胁币安之时。听话的去中心化才是被允许的去中心化。 这既是币安的征服逻辑,也是权力向外扩张的深层路径。 以及,我们反对的从来不是某一个制度,而是这个制度背后,一个假装公正秩序的权力拥有者,悄悄地把一切都收编成它的附庸。 在这样的权力博弈下,革撸毛党的命? 那不过是帝国开疆拓土时顺手清理掉的市场噪音罢了。 假设你看清了这场游戏,不必然代表我们要退出这场游戏。在积分的修罗场中,帝国从不拒绝效忠者,但一定会顺手收割迟疑者。 不破不立,帝国远征的路上,我冰蛙一定捧场卷到极致。 这个周期是加速内卷的周期,一定会卷到Alpha机制崩溃,让权力控制的神话,最终死于它自以为可以控制的逻辑之下。
+4
曾提及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