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kadot 2.0 完成系统重启,谁可以抓住这次价值重估窗口期?

CN
4小时前

撰文:岳小鱼

Polkadot 2.0终于上线了。但是社区中似乎没有什么人关注这件事。

在这一轮周期中,Ethereum生态还在苦苦挣扎,Solana在玩meme币狂欢,BNB则背靠币安交易所各种热点频出,而Polkadot似乎被遗忘在旧时代的角落。

Polkadot生态真的没有人关注了吗?

Polkadot是公链大战时代的缩影,背后是区块链行业来时的路,还是值得去看下这个生态正在发生什么

2025年11月6日,Polkadot 2.0正式上线,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AssetHub完成45亿美元资产迁移,创下Polkadot史上最大规模链上操作。

另一方面,通胀率降至7.78%并锁定下降路径,21亿DOT硬上限提案进入最终投票。

这不只是老树开新花,更像是一个系统的重启

所以,Polkadot并不是无人关注,它只是从流量叙事转向了基础设施叙事。

可以一起具体看下这次升级:

1. Polkadot 2.0是什么?

Polkadot 2.0的核心在于三驾马车:

异步备份(Asynchronous Backing)、敏捷核心时间(Agile Coretime)和弹性扩展(Elastic Scaling)。

这一变革直接提升了平行链的吞吐量和互操作性。

性能优化是第一目的

其次是Polkadot的通胀率改革进一步强化了DOT的稀缺性。

早在2025年2月,通胀率已从10%降至7.78%,以提升投资者吸引力。

社区提案更进一步,计划到2026年将通胀率压至3%-6%,并引入21亿DOT的硬上限。

AssetHub迁移则是近期焦点:11月4日,超过16亿DOT(价值约45亿美元)从中继链迁移至AssetHub,这一Polkadot最复杂的升级之一。

2. Polkadot升级后最值得关注的生态应用是谁?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Polkadot的升级直接刺激了质押需求。

Bifrost是Polkadot生态的专属流动性质押应用链。

Bifrost作为无托管流动质押解决方案,正好捕捉了这一红利,用户无需牺牲流动性即可享受更高净收益

用户质押原生资产(比如DOT)即可1:1获得vTokens(比如vDOT),这些vTokens自动承载奖励,并可在DeFi生态中自由流通。

vToken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在不同的链铸造,比如ASTR这个代币,可以支持在Astar(平行链)和Soneium铸造。

下个月将推出的vETH 3.0,支持直接在以太坊主网以及Layer2铸造。像Lido这种只支持在以太坊主网铸造,然后再跨链到Layer2。

与传统质押不同,Bifrost的无托管Omni-Chain设计保留了用户控制权,支持10+条链,包括以太坊的异构集成。

因此,Bifrost的业务已从Polkadot/Kusama单一生态扩展至收益层基础设施。

3. Bifrost的增长飞轮

Bifrost的Tokenomics 2.0是非常重要的亮点:

11月1日,bbBNC(Buy Back BNC)机制正式上线,将100%协议利润用于回购BNC代币,其中90%分发给bbBNC持有者。

简单说,你把BNC锁3个月(最低50个vBNC),Bifrost赚的钱 → 全拿去买回BNC,然后90%再分给你。

这标志着项目代币从治理投票向利润分享的转变,bbBNC最低锁定50 vBNC(3个月起),年化收益率高达43%。

这变成了一个回购飞轮:协议收入 → 自动回购BNC → 销毁或分红 → 提升BNC稀缺性 → 吸引更多质押

Polkadot通胀降低进一步放大这一机制:DOT稀缺性上升,推动质押TVL,进而增加Bifrost费用分成,形成正反馈循环。

DOT通胀降低其实会影响质押收益的,因为APY会降低,但是也为DeFi带来更多机会,会吸引更多的DOT持有者选择Bifrost来进行质押,因为有更多DeFi场景去放大收益。

与EigenLayer等restaking协议相比,bbBNC的去中心化分红更具可持续性。

4. 总结一下

老公链生态还能再起来吗?只要持续做事,总有机会。

Polkadot升级之后,新机会在涌现,这是一个价值重估的窗口期

Polkadot目前看,Bifrost是这次升级里,能直接捕获价值的那一个。

我们可以对这些老公链生态持续保持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