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p.fun发币,Meme赛道的拐点还是终局?

CN
8小时前

Pump.fun 终于要发币了。

7 月 12 日 22:00,Pump.fun 将会启动 PUMP 代币公售,1 万亿枚的代币总量中,1500 亿枚被拿出来卖,单价 0.004 USDT,以 40 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这轮目标 6 亿美元的募资。此外,项目方还计划通过私募方式向机构出售价值 7 亿美元的代币。

这些数字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但当它以官方公告的方式摆在我们眼前时,还是让人觉得有些荒谬。一个 Memecoin Launchpad,要卖出 6 亿美元的币,而且是在流动性低迷、叙事降温、社区神经紧绷的 2025 年夏天。这是 Meme 赛道今年最受关注的一次代币发行,也可能成为 Meme 生态进入「后金狗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太贪了」「收割最后的流动性」的批评早已不绝于耳。但在真正问「值不值」之前,我们得先承认一件事:整个 Meme 叙事,过去这一年,靠的是 Pump.fun 的一己之力。

精密的 Meme 印钞机,值 40 亿美元吗?

Pump.fun 是当之无愧的「印钞机」。

据 DefiLlama 数据显示,Pump.fun 近 30 日收入超 3000 万美元,年收入 3.7 亿美元,历史累计收入超 7 亿美元。它成为了 Solana 生态中当之无愧的流量核心,甚至是整个 Web3 最赚钱的协议之一。

但 Pump.fun 带来的不只是数字上的震撼,它重构了 Memecoin 的生产方式与传播逻辑,将其从一种偶然的、手工的、边缘的文化产物,打造成标准化、流程化、规模化运转的内容商品。在 Pump.fun 的网站上,任何人都能一键发币,没有审查、没有审批,只需几美金手续费,就可以一气呵成。

上线即开盘、开盘即传播、传播即博弈——这是一种近乎工业化的 Meme 模式,也是一种新的注意力经济。

那时,Solana 社区最引人注目的新闻,从哪个 DePIN 完成了融资,变成了在 Pump.fun 上诞生的一夜千倍的金狗。

Pump.fun 并没有自己去讲故事,而是授人以「叙事」的渔,谁都能来讲故事、炒故事,靠故事变现。并且,它还直接把 Memecoin 推到了整个行业叙事的正中心,变成了 Web3 注意力市场的主线。

而围绕此次发币的最大争议,是 Pump.fun 所标定的 40 亿美元平台估值。

这一数字并非空穴来风。Pump.fun 历史累计收入在全部 Web3 应用中稳居前列,仅次于如 Tether、PancakeSwap 等基础设施级项目。按照近一年的收入计算的市销率(PS)为 10.8 倍——从纯财务角度来看,它虽然比传统 SaaS 企业高(一般在 5~10 倍),但在高增长、高利润的 Web3 行业中并不算高估。

相关阅读:《pump.fun 现在值不值 40 亿美元?

但问题在于,这些收入高度依赖 Meme 赛道的整体热度。去年 11 月与今年 1 月,正值市场情绪高涨,Pump.fun 平台的「毕业率」曾一度突破 1.6%,平台日收入多次站上 千万美元,堪称行业印钞机。然而随着行情退潮,代币发射数量、活跃交易量和用户参与度均出现明显回落,热度锐减,势头不再。

外界的质疑,并非否定 Pump.fun 曾经的高光时刻,而是怀疑在当前市场低迷的环境下,它是否还能支撑起 40 亿美元的身价。

从赌场到传媒,Pump.fun「自救转型」未果

面对流动性和热度的同步退潮,Pump.fun 正在尝试摆「发射工厂」定位,转向一个更具叙事和内容的娱乐平台。而这场转型,正以「直播」与「网红造星」的方式展开。

Pump.fun 在今年 5 月底推出了 100 万美元的主播激励计划,扶持原生内容创作者在其平台上直播。其中,以色列人 Gainzy 就被社区视作这轮直播转型的代表人物。这位曾因在直播中痛骂 Vitalik 而走红的主播,成为了 Pump.fun 最具流量的生态 IP。其名下直播币$GAINZY 一度突破千万美元市值,每次直播前后都受到直播流量和情绪的影响而上涨。Gainzy 的直播甚至引来 Yuga Labs、Pudgy Penguins 等 Web3 头部项目的创始人观看,并与其连线互动。

相比于传统 Meme 依赖社区用户自行在 X 上传播,Pump.fun 正通过打造一个个内容主播作为流量节点,将热度和注意力留在自己生态内。

与此同时,一些原本看似无厘头的代币,也被赋予了更明确的「身份认同」叙事。例如$NEET 借助虚无主义塑造的「无工作、无教育、无训练」的群体形象,击中了 GenZ 的时代焦虑;$CHILLHOUSE 则凭借一句「Thoughts on chillhouse?」的无厘头发问在多个直播间掀起病毒式模仿。

从「拉盘」到「叙事」、从「爽感」到「共鸣」,Pump.fun 正在尝试拓展 meme 的生命长度——它不再只是 PvP 的赚钱平台,也试图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和承载归属感的亚文化舞台。

但就在 Pump.fun 努力讲述新故事的同时,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愈发严峻。LetsBonk.fun 凭借 Bonk 的社区地位,与 raydium 和 Solana 基金会的紧密联系,以及龙头$USELESS 等代币的财富效应,对 Pump.fun 的头部地位发起攻击。

根据链上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7 日,LetsBonk.fun 已在多个关键指标上实现对 Pump.fun 的超越:

市场占有率:LetsBonk 已达 55.22%,而 Pump.fun 下降至 34.86%;

近 24 小时协议收入:LetsBonk 为 104 万美元,首次超过 Pump.fun;

发射币数量、用户活跃度亦明显领先 Pump.fun

这场弯道超车并非偶然。与 Pump.fun 长期高抽成、高中心化的机制相比,LetsBonk 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线:平台手续费的 50% 将用于 BONK 代币的回购与销毁,另有 8% 用于战略储备与社区激励。在收入结构上,它明确绑定了用户和开发者的利益,让每一位创作者都成为平台增长的受益者。

相关阅读:《全面压制 Pump.fun,LetsBonk 最近做了什么?

更关键的是,LetsBonk 创始人 Tom「高强度在线」维护社区声誉,自 6 月以来频繁修复 Bug、优化界面,并在中文社区活跃使用「你好」等汉字,展现出明显的「本地化亲和力」。这种在 Solana 生态中罕见的创始人姿态,极大增强了社区黏性。

也因此,越来越多的用户「用脚投票」,在 Pump.fun 还未正式发币前,就已将关注与资金转向 Bonk 生态。而$BONK 市值的迅速上涨,也成为这一趋势的市场侧面印证。

你可以讨厌 Pump.fun,但 Memecoin 还不会死

40 亿美元,是 Pump.fun 给市场开出的价格。这个价格或许太高,也或许还低估了它作为「叙事工厂」的潜力。但不管你怎么评判,它都曾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注意力聚合器。

它不是 Meme 的终局,也不是英雄救星。它只是 Web3 草根文化浪潮中的一个节点——不完美、不道德、甚至有些贪婪,但的确推动了故事继续向前。

下一个 Pump.fun 是谁?没人知道。但我们知道,故事会继续讲下去。因为总会有人想发币,总会有人想发财,总会有人想改变命运。

而这,就是 Memecoin 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注册币安返10%送$600,超2亿人的选择
链接:https://accounts.suitechsui.blue/zh-CN/register?ref=FRV6ZPAF&return_to=aHR0cHM6Ly93d3cuc3VpdGVjaHN1aS5hY2FkZW15L3poLUNOL2pvaW4_cmVmPUZSVjZaUEFG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