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倪大的这篇分享

CN
BITWU.ETH
关注
22小时前

看到倪大的这篇分享,又去仔细研究了下 BOB @build_on_bob ,原本以为又是一个套壳做二层的,但确实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顺便也对比了一下 Goat @GOATRollup ;

BTCFi 现在就像是 OP 和 Arbitrum 崛起之前的以太坊生态,有很多尝试,但尚未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主流范式。

毕竟这么多年比特币这么大市值,这么多人持有,但链上玩法却几乎是空的,BTC的 L2 市场一直在观望 BTCFi 哪种模式能跑出来;

各种桥接方案,不是中心化托管,就是体验烂出天际。

BTCFi 的进展一直像是在拉大锯、磨大锤。

1️⃣BOB 的思路确实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参考:

它不是那种「我们是 TPS 很高的比特币二层」的 L2 宣言,而是:我们不追 TPS,也不图便宜 GAS,只想把 BTC 安全、原生地引进来,然后像 ETH 一样,能质押、能调度、能自动跑 DeFi 逻辑。

说得更直白点:让比特币不再只是“存在账户里”,而是成为一切链上行为的底层资金池、信任基础和安全锚点。

2️⃣它怎么做到的?

三件事,让我觉得他们玩得不浅:

BitVM + ZK 桥接:不是中心化桥,不靠多签,而是用 BitVM 的方式在比特网上验证跨链行为,等于是用“比特币本身的语言”沟通,安全性大大提升。

OP Stack + EVM 兼容:等于说你在写以太坊智能合约,但背后调动的是 BTC,不再是 ETH 那一套了。

Babylon 的 BTC 质押机制:能质押 BTC、获得 LST(流动性质押代币),进而在 DeFi 场景里调度。这玩意一旦成熟,可能是 BTCFi 真正爆发的核心组件。

3️⃣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然,问题也不小,甚至有点现实打脸:

目前验证者就一个,白名单提议者;有点中心化 early beta 的味道;OP Stack 的故障证明机制还没上线,严格意义上,还不算“完全去信任”;

合约可以即时升级 = 没有用户退出窗口,这对讲安全性的比特币生态来说,不是小问题。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觉得这正是好项目早期的样子:边做边解锁边拆雷,而不是 PPT 里就把世界画满。

4️⃣一些数据:

BOB 的 TVL 现在已经超 7000 万美金了。

我还特意看了下,确实有一堆真实用户在用,不是刷出来的数据。

而且这些产品都挺有趣的:BTC Vault、BOB Earn、混合保险库:主打一个“让 BTC 有事可做”。

5️⃣结语——

前段时间研究了同赛道的 Goat @GOATRollup ;

GOAT 和 BOB 虽然都在做 BTCFi 和 比特币 Layer2,但它们的技术路径、项目愿景和发展节奏是完全不同的。

GOAT 走的是轻量 L2 路线,强调 BTC 快速交互、EVM 兼容;技术上偏 Layer 2 infra 聚合器,旨在打通 BTC + ETH 多链交互;更偏于应用层,适合游戏、NFT、流动性应用、Launchpad,偏用户侧的玩意。

BOB 则是混合型 BTC Layer2,目标是要打造“比特币上的以太坊”,就是要具备BTC 的安全性 + ETH 的可编程性;更偏于金融层,适合自建 DEX / Earn / 保险库,主打 BTC 质押、借贷;

总的来说,BOB 给我的感觉像什么?

就像是你发现了一个早期的 Arbitrum,只不过它背后不是 ETH,是 BTC。

虽然 BOB 目前还有不少地方没完全去中心化,代币也还没上线,但我真心觉得:如果这个思路能跑通,BTC 不再只是价值存储的“金库”,而是能参与创造收益的“生产资料”——那整个 DeFi 生态,可能会被彻底改写一次。

如果你是长期看好 BTCFi 且偏技术投资视角,BOB 更值得潜伏和跟进;

但如果你想参与更多交互型活动、希望埋伏可能快速启动的社区项目,GOAT 更适合你作为短中期参与。

这个赛道还是值得长期研究的,还有哪些可以关注,请大家补充一下!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ad
出入金首选欧易,注册立返20%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