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ump.fun到Boop.fun:社区激励如何重塑Meme发行

CN
COINVOICE
关注
1天前

作者:Daniel Li,CoinVoice

近年来,“迷因币”(Memecoin)成为加密市场中的热潮,Solana链上也涌现出多个火热的发行平台。2024年初上线的Pump.fun迅速爆火,全年收入约4亿美元,被认为是Solana迷因币热潮背后的推手。然而,随着2025年初多起项目崩盘(如$LIBRA暴跌)导致市场降温,用户信心明显受挫。就在此背景下,NFT“大鳄”Dingaling(前币安CRO、PancakeSwap创始人)于2025年5月初推出了Boop.funBoop.fun标榜“创作者与社区公平激励”,提出通过代币模型和社交互动来改善传统发币平台的分配逻辑,为低落的MEME市场带来新的期待。

Boop.fun一个追求更加公平分配机制的MEME发射平台

 

Boop.fun由NFT界知名收藏家Dingaling发起,号称“让任何人轻松发射迷因币”,并首次推出原生代币$BOOP来构建激励机制。2025年5月1日上线后,Boop.fun随即引爆市场,仅数小时市值便突破5亿美元,交易量在1.5小时内达6390万美元。

Boop.fun秉承“任何有想法和社区的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代币”理念,旨在打破传统发行模式对风投背景的依赖,成为一个面向“创作者经济”的去中心化迷因币发行平台。与早期纯粹依靠资金或炒作的模式不同,Boop.fun强调与创作者和社区的利益捆绑:其创世通证$BOOP总供应量的50%将分配给cult(Boop.fun上发射的迷因币)创建者和持有者,用以“公平补偿那些围绕其社区建立和推广项目的人”。这一“创作者中心”代币经济学设计,使Boop.fun从一开始就凸显了“社区与创作者共赢”的价值诉求。

为了追求更加公平的分配机制,Boop.fun采用了多个模块化机制,从代币创建到社区激励都有详细分配规则。核心可以归纳为“Cult孵化+代币激励”双轮驱动。

Cult创建与推广: 用户通过Solana钱包连接Boop.fun网站,并通过X账号认证后即可“创建自己的cult”,即自定义一款Solana代币(迷因币)。Boop.fun的口号“start ur cult”体现了一种轻松娱乐的氛围,同时也结合了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创建后,发行者需在社交网络上宣传此cult,吸引粉丝购买。Boop.fun设置了市值里程碑奖励机制:当cult的市值达到一定目标(如500万美元)时,相应的BOOP空投、解锁速度等激励会被加速,从而鼓励创作者积极推广。

BOOP通证设计: Boop.fun推出原生通证$BOOP,承担生态核心功能。首先,$BOOP用于奖励成功推出cult的用户:系统每天向“已毕业的Cult”分发1,000,000枚$BOOP(“毕业”指cult达到市场价值门槛并进入流动池)。这1,000,000枚BOOP中,创作者占10%,其他90%由该cult的持币者按持仓比例分享。此外,Boop.fun对生态采取创作者导向的分配:$BOOP代币总量的50%将用于奖励cult的创建者和早期持有人,远高于传统项目。简言之,Boop.fun通过通证经济鼓励创作者打造优质社区,奖励机制与项目成功度直接挂钩,形成“创作者→社区→回馈”循环。

质押和费用分红: Boop.fun还为$BOOP持有者提供稳健收益。$BOOP可质押,质押者将获得60%的Solana交易手续费(来自所有在Boop平台上交易的迷因币)以及5%的新发行cult代币供应。平台规定,每笔交易手续费的30%用于$BOOP回购并销毁,进一步从通缩角度支持$BOOP价值。上述机制意味着:长期持有并参与质押的$BOOP用户,不仅共享生态成长带来的交易费收益,还可分得新币供应一部分,实现稳健复利。

多元化空投策略: Boop.fun对早期社区和大V采取精确空投。平台预留了1.5亿枚$BOOP用于空投,分别面向不同群体:回顾性奖励活跃的迷因币交易者、基于KaitoAI算法筛选的X优质账户、以及新用户通过发起cult获得的奖励。空投额度按照用户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和推广表现分层级发放,且设置了锁仓期(30天),以市场价值达到一定里程碑来加速解锁。这一复杂空投体系既鼓励资深“迷因币老司机”回流Boop平台,也吸引社交媒体大V从事Boop项目宣传,提升平台可见度和活跃度。

技术与集成: Boop.fun利用Solana区块链的高性能和低费用优势,支持快速铸币和交易。在用户体验上,它整合了X身份认证(由Privy.io提供),使用户可以“一键”通过社交账号发币。此外,Boop.fun积极与生态工具合作。 借助 Jupiter 和 MEVX 的深度集成,以及 AlphaScan、Bubblemaps 等实时监控工具,Boop.fun为用户提供了“更快发现+更透明操作”的发币体验,弥补了 Pump.fun 在数据洞察和项目把控上的短板。

从极简到共赢:Boop.fun 挑战 Pump.fun 的 Meme 币发行霸主

Boop.fun 问世之前,Pump.fun 已凭借其“人人可发币”模式,成为 Solana 上最具影响力的迷因币发射平台。自 2024年 1 月上线以来,用户只需填写名称、代号和图标,支付 0.02 SOL 的发币费,即可一键创建代币并自动上线交易。Pump.fun 坚持“无预售、无团队私募”,有效避免了内幕炒作,也正因如此,它一度被称作“链上博彩”——截至 2025 年初,平台已发行代币超 700 万枚,占 Solana 每日新币的 71%,日活地址接近 10 万,单日营收约 200 万美元,2024 年全年营收达 4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可破 10 亿美元。

然而,巨量发币也带来了泡沫化风险:过度饱和、价格暴涨暴跌频现,“发币即丢弃”成为常态;而平台收益几乎全归项目方所有,代币持有者无法分享这块蛋糕。正是这种单向价值提取,让市场对“更公平分配”产生强烈需求,也为 Boop.fun 的崛起打开了空间。

Boop.fun 作为后来者,在吸收了 Pump.fun 的优势后,进一步升级了发币与分配机制。Boop.fun推出原生通证 $BOOP,围绕“创作者→社区→平台价值”搭建闭环激励。平台将 50% 的 $BOOP 分给成功“毕业”的 Meme 社区(cult)创建者与持币者,15% 用于多层级锁仓空投,60% 的平台手续费分红返还给质押者,且“30%回购销毁”确保通缩支撑。上线当天,BOOP 短期市值冲破 5 亿美元,这对Pump.fun的MEME币发行霸主地位发起了有力冲击。

Boop.funPump.fun 的对决,本质上是“极简发行”与“共赢激励”两种模式的较量。Pump.fun 以 0.02 SOL 的超低门槛、绑定曲线定价和“无预售、无团队私募”原则,为用户提供最简便的发币和交易体验,依靠海量发币与交易手续费积累了可观收入,用户主要是去中心化的散户投机者;而 Boop.fun 则通过发行平台币 $BOOP,整合50% 通证分配、股息式手续费分红及多层级锁仓空投等创新激励,将创作者与社区深度绑定,塑造“草根经济”与 KOL 驱动的社群文化,其短期凭借 BOOP 通证迅速拉升估值、释放出强劲吸金能力。要想撼动 Pump.fun 的规模优势,Boop.fun 需要持续扩大“毕业”项目和日活用户规模,并借助更多空投机制与行情监控工具的整合,巩固其共赢生态的长期吸引力。

Boop.fun能否成为Web3 的下一代 Meme Coin Launchpad

 

随着Solana生态在2024年的全面复苏,Boop.fun的崛起正在引发关于“下一代Meme Launchpad”的激烈讨论。在Solana链上TVL回升至80.1亿美元(较2024年10月增长30%)、机构资金加速流入(如DeFi Development Corp的2400万美元战略投资)的背景下,Boop.fun以“社交资本代币化”为核心逻辑,试图重构Meme币发行的底层范式。其日均300万美元手续费收入和4.7亿美元市值的成绩单,不仅验证了市场对新型Launchpad的需求,更揭示了Web3创作者经济与金融工具深度融合的可能性。相较于传统Meme Launchpad的单一发币功能,Boop.fun的突破性在于构建了“发行-激励-治理”的三位一体架构。技术层面,平台将Jito流动性质押衍生品与“1分钟发币”工具结合,使Meme币天然具备DeFi可组合性;经济模型上,首创BOOP代币与空投奖励的共生机制,将35%手续费收入用于生态建设基金,形成价值反哺闭环;治理体系中引入veBOOP模型,允许社区投票决定手续费分配比例等关键参数。这种设计使Boop.fun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工具定位,进化为社区驱动的价值创造平台——用户社交网络的传播效力可直接转化为质押收益,创作者影响力通过链上声誉系统量化,这些创新或将重新定义Meme经济的估值逻辑。

然而,要真正成为下一代Launchpad,Boop.fun仍需跨越三重挑战。首先是市场波动性困局:BOOP代币83%的30日波动率远超SOL的41%,高杠杆操作导致价格体系脆弱性加剧;其次是社交裂变机制的治理风险,KOL过度中心化可能引发市场操纵争议;最后是监管合规的灰色地带,美国SEC对“社交驱动型代币”的定性仍存不确定性。为此,Boop.fun正通过多维度策略构建护城河——与Armanino合作审计增强透明度,接入Fireblocks多签冷钱包提升资金安全,开发链上KYT工具筛查可疑交易,并计划推出波动率对冲衍生品平抑市场震荡。

当前,Solana生态的爆发为Boop.fun提供了绝佳的实验场。平台近期推出的Meme币指数基金和社交图谱分析工具,显露出向结构化产品进化的野心。其核心价值在于证明:当Meme经济从短期投机转向长期价值捕获,Launchpad可以升级为社交金融基础设施。数据显示,平台35%的收入已来自数据分析、流动性优化等衍生服务,这种“工具即服务”的转型若能持续,或将为Web3开启“Community-as-a-Service”的新纪元。但最终答案仍取决于一个根本问题:Boop.fun能否在加密市场的周期性震荡中,将社交势能转化为可持续的协议价值?这场实验的成败,或将决定下一代Meme Launchpad的进化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Bitget:注册返10%, 送$100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