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yue
Yuyue|2025年07月15日 10:45
科普 CTO (community take over) meme、1% 理论,以及有效的 CTO 案例 Bonk 上的 meme 是建设型的,有生命力的,并且也有点回到 meme 最原初的样子。现在 Bonk 上 fomo 的币大部分都是 CTO 社区币,这也是 meme 中一个非常强运营、强注意力需求的品类。CTO,community takes over,意思是 dev 卖完了自己的所有筹码后,有社区成员认为这个币的 IP 或文化有发展潜力,所以接管了该代币的运营 letsBONK @bonk_fun 在 2025 年 6 月 4 日起就开始引导社区进行有效的 CTO 并提供资助。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去 CTO 一个标的是非常困难的,对我来说,每天冲的几百 k 的币太多了,我更喜欢多头下注、翻倍出本,如果要去 CTO 绝对是费时费力不值得的。谁问我我肯定都会第一时间辟谣「不 c,哥」 但是我也乐于参与 Bonk 上有活跃社区的 CTO 代币,因为这些币给人看见了 meme 最初的样子。好玩,有趣,有意思,我就买点 👉 1% 理论 对普通人来说,不想 CTO 参与社区的话,我去年年底提出过一个观点,那就是「1% 理论」:在任何一个币中无论市值,纯粹的财务投资不应持有超过 1% 的筹码,普通人超过太多就会影响筹码结构使得这个币的上涨不够健康。如果极度看好,买超过 1%,就得对得起自己的筹码,比如发力做 CTO 大部分 CTO 的币最后都死了,我也并没有那么看好一些没有有效 CTO 的币,所以我不可能去带头 CTO 一个币,因为不是所有币都值得我去CTO,我有我自己的学业和生活要忙 👉 有效 CTO 做对了什么? 据我观察,以往中文社区内有效 CTO 并达到一定高度的案例有 ACT @Shoggoth_SOL LUCE 。这些项目做对了哪些事: - 坚持去布道、raid 冲推(这是最基础的) - 让更多人加入社区,组织社区活动,并制作能够便捷替换头像的工具和网站 - 解决流动性和上所问题(这些项目上线了一二线的交易所) 因此我也 respect @19ys_GGboy @0xNoNo_1 @btc_798 这些本来每天都 p 的 p 小将能转型建设把节奏慢下来建设社区,这对他们来说会改变他们的打法,让他们赚得更少,但是从 $旺柴 来看,一个中文币能在这个行情到达 15m 已经是超过我的预期了 平时我认为一些大户一买一个不吱声,很不健康,所以我自己买了的时候,我就一定会尽量让这个币、这个社区、这个 IP 获得一些曝光,但我不会违反我的交易纪律,也不会去 CTO,社区最终能不能做得起来靠得绝非一个人的力量,不然这根本就不叫 CTO,叫名人币 国人总是羞于展示自己的仓位,只要 cx 了一定会有人说你是割韭菜,低市值的说你底部买满了才喊,高市值的说你是要喊人接盘。只要看到一个 ca,是什么 IP 有什么角度?不管,这就是垃圾。看看老外呢?Bonkguy @theunipcs 一个个评论,拿着 USELESS 的人很安心。在他布道 #USELESS 的时候 USELESS 一度跌到 2m,他也没有放弃 宝可梦卡是貔貅,一直涨,圈外的人也看不懂。如果某个赛道的生命周期是顽强的,那么任何人看不懂都不会影响他的发展。尽管我对 pump 发币之后的 meme 市场会有点悲观( blur 作为前车之鉴),但 meme 似乎也不完全一样,meme本身的寿命远比 NFT 要长,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bonk 二圣 @theunipcs @SolportTom 的思路和规划也是非常清晰的,坚持以小博大玩 meme,并且我也看好 BONK 以及 BONK 上的小市值 meme
+6
曾提及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