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雁|2025年07月04日 06:15
#可验证计算 - RiscZero CEO 播客访谈
AI快速发展提升生产力,但也降低制假/诈骗成本。更多RWA上链,但是链上资产是否被程序化验证和审计,如果没有验证保证,这些RWA资产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我记得23-24年有一波CEX资产zk审计的潮流,但是未来更多RWA上链,更需要资产验证和跟踪审计。未来,互联网的可验证性和程序透明性将成为关键特性。区块链与AI结合潜力巨大,而可验证计算是基础设施核心。
可验证计算里,zk项目@RiscZero和@boundless_xyz它们通过RISC-V和ZK VM实现可验证计算。从2003年关注
RiscZero从zkvm到具体zk L1,一直在发展。下面分享一个之前的他们的创始人的@zeroknowledgefm播客访谈,来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团队和项目的技术选择,商业设想等。
这次访谈是还没有发布@boundless_xyz 时做的,但之前的访谈已经透露了L1的规划 。
如果英文听力好?直接听原版:https://zeroknowledge.fm/podcast/251/
访谈摘要:
Risc0的核心技术ZK VM与RISC-V:Risc0构建了一个运行RISC-V代码的ZK VM,支持C、C++、Rust等语言编译的程序,类似虚拟微控制器,具有零知识属性(隐藏输入和程序)。
选择RISC-V:因其开源、无知识产权限制、简洁高效,且有合规性测试和正式模型支持,适合在ZK电路中实现。
隐私与扩展性:支持程序执行和程序本身的零知识证明,初期聚焦扩展性以支持复杂应用生态,隐私(如ZK身份)为未来方向。
内存与非确定性:内存以32位数字表示,通过Merkle结构编码初始状态;支持非确定性数据请求,guest(ZK VM)向host请求数据并验证,保持隐私。
技术实现与加速STARKs应用:
使用STARKs证明重复结构(如处理器时间步),适合VM的时序执行模型。
递归支持:开发中,支持在ZK VM内运行Rust验证器,验证证明,实现增量证明(如从创世块到N+1块)。
硬件加速:当前在M1 Pro上达3万周期/秒,GPU加速(Metal/CUDA)预计100万周期/秒,3090 GPU约1000万周期/秒。支持SHA-256等加速器电路,未来计划加入有限域和大整数模乘加速器。
并行化:证明过程可并行,适合GPU加速,降低延迟,支持大规模计算(如编译器运行)。
愿景与应用Cloud 2.0:
目标构建去中心化公共云,支持DeFi、游戏、NFT及复杂应用(如SQL数据库、社交媒体),实现“交易成本低到无需计量”。
L1区块链:
开发L1,使用ZK优化共识机制(“交易证明”),利用计算量而非交易数确定最长链,支持每秒数十亿交易。
用例:包括供应链安全(证明二进制来自审核过的源代码)、物理资产追踪等。
生态与未来生态连接:
计划与其他区块链(如以太坊)通过桥梁或验证器集成,支持在以太坊上验证Risc0证明或运行EVM。
路线图:当前版本开源,下一版本(含递归和GPU加速)即将开源。计划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推出DevNet,通过Twitter等发布测试报名。
Risc0作为L1存在,它会与其他网络或网络集群连接吗?像@VitalikButerin 的eth 、@gavinwood 的@Polkadot、Cosmos之类的东西?Brian表示几乎肯定会连接。视Risc0技术为广泛适用的工具。虽然有自己的L1愿景,但也希望这项技术服务于其他生态系统。
挑战与思考编程易用性:
通过现有语言和工具链降低开发者门槛,无需学习新语言或算术电路。
硬件加速前景:
短期内GPU占优,因数学未成熟、ASIC开发周期长;FPGA和ASIC可能在特定SNARK电路中应用。
竞争与定位:
与其他ZK VM/EVM项目不同,Risc0强调通用性和云级别扩展,兼顾以太坊生态和其他网络。
Risc0利用RISC-V和STARKs构建ZK VM,解决分布式系统扩展性问题,目标是去中心化公共云,支持大规模、隐私保护的计算。当前开源版本已可用,GPU加速和递归支持即将推出,计划构建L1并与其他生态集成,适用于DeFi、供应链安全等场景
完整的访谈内容:长文图片
分享至: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