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方的意见

枪十七
枪十七|2025年03月07日 21:24
进行趋势的制作 第2⃣阶段: DWF算是把option期权业务发展到极致了,每个币都能赚500万~3000万美金不等,最终也是在上个周期累积到了十亿美金级别的利益 这个阶段的教科书📗案例就是Conflux了 Conflux团队为了获得研发资金,把自己的散户送给DWF去来回收割,割得散户哇哇叫,Conflux团队是一点办法没有 第3⃣阶段: 市面上活跃的做市商开始抓住项目方贪小便宜的心理,都纷纷宣传:“自己不仅不收月服务费,而且还主动给钱,用溢价来买项目方的代币,签署option” 这个阶段的代表案例是YGG和ARB ARB基金会还是想做点事情,只可惜自己引进门的“野蛮人”,早就已经把自己社区的信仰全收割没了 第4⃣阶段: 手上但凡只要有个几百万级别资金的,甭管是基金还是个人,都开始说自己是“做市商”了。 只要是听说有项目方获得币安/OK/bybit的上币确认后,立刻愿意掏钱给项目方,以期权的方式买一些代币,并承诺帮项目方“做市” 真等到项目上交易所了,大家纷纷上演“跑得快”游戏,生怕砸得慢了🈹少了…… 群魔乱舞的时代,彻底开始 这里有个非常大的镰刀案例就是和SUI签了option的5家“做市商”,SUI的币价被这些“做市商”按在地上摩擦,散户一买就砸盘 (老粉丝还记得当年我挖的坑么,多家做市商代表什么?) SUI基金会一开始是新手,后面看K线走成那副死样子才明白过来,这些签署option期权的所谓“做市商”,其实是收割自己和自己社区的镰刀。在被这几家“做市商”从自己社区割走8000万美金后,SUI 通过OTC了一些代币换取了拉盘资金,但把流动性做市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这才有了之后亮眼的币价表现 第5⃣阶段: 这些个瞎几把搞的“做市商”把行业搞得乌烟瘴气,我去年底去参加行业交流会,一问场子里居然人人都是“做市商”。可当我仔细一问团队配置和交易策略,想交流下时,却发现这些人压根不会做市 这帮家伙只知道,想办法从项目方手里买到代币,上线就是砸盘,割完走人 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时候当时认识了一个02年的BD小姐姐,自称来自某新加坡“做市商”(名字我没听过),我代表我们当时合作的某个项目方名义,谎称我们已经拿到了某个大所的上币通知。 那位小姐姐当即表示当晚想跟我去酒店交流一下,看能不能和我们签个期权,交易所上币前溢价20%卖点币给他们公司…… =============== 为什么“做市商”行业会演变成了这样子? 有如下几个原因: 1/ 项目方不知道做市商是如何工作的 2/ 项目方一般比较穷,看见有人愿意在上币前给自己几百万,很难不心动 3/ 项目方不懂金融,也不懂二级市场的交易 【纯】【被动】做市商,依赖【项目方的意见】进行工作展开,即便做市商出具了意见,但项目方根本给不了任何意见,只能是点头 4/ 部分交易所会联合这些“做市商”,在上币前,向项目方【推荐】做市商(砸盘商) 蒙在鼓里的单纯项目方,往往还以为是交易所提供的配套服务 =============== 最后的最后,写给项目方/正想成为项目方的话: Web3行业对项目方的要求真挺苛刻的,项目方既要会做产品,会搞社区,还得懂现代货币理论,理解各个国家用户的文化底蕴…… 做市(二级市值管理)这个事儿,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的,里面门道很多,需要多询问专业人士的建议
+5
曾提及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