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骗过吗?

CN
5年前

昨天币圈ZJ盘项目plustoken跑路,吸引了大量主流媒体的关注,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讲Plustoken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币圈项目,纯属披着加密货币的外衣干着资金池的勾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和前几年跑路的P2P平台并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


类似做资金池项目,吸引公众存款,从法律上已经构成了非法集资的罪名,从金融市场诞生,金融骗局不断的推陈出新,最臭名昭著的大概就是旁氏骗局。


有人说比特币是旁氏骗局显然对旁氏骗局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旁氏旁氏骗局:


旁氏骗局又称作金字塔骗局,顾名思义就是金字塔底层投资者把资金达到上一层的投资者手中,所谓的拆东墙补西墙”就是这个道理,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其实本身项目没有任何盈利点,只是巧妙了玩一把资金游戏。


始作俑者就是查尔斯·庞兹,他是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经过摸爬滚打,直到1919年他开始精心策划一个阴谋,骗子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


然后,狡猾的庞兹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兹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悔不已。


事情还没完,那些受害者,大多数是根本不懂金融知识的穷人,并且是渴望一夜暴富的投机者做梦都想着发大财。正好旁氏骗局符合他们的想法,虽然旁氏骗局说起来简单,其实是通过各种方式把融资计划弄的非常的复杂,让普通人根本看不清真相。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兹便利用了这种混乱。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其实plustoken同样利用币圈搬砖套利的噱头运行,每一个骗局的背后都是策划者精心布置的美梦,当时庞兹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你想想短短的一个月半时间就要拿到50%无数跟风者心动了,他们压根没有金融常识,事实上所谓理财项目超过8%基本属于高风险投资了,更何况超过50%,即使是P2P理财平台,基本都是开出年化收益率25%左右,最后的结局平台暴雷。


其实最大的毒瘤并不是骗局本身,最重要的是早期投资在规定的时间点拿到了一定收益,后面到处拉人头式为他们接盘,首当其冲的是身边的人,经受不了诱惑上当受骗。


那些人即受害者,更是施害着。


再说比特币,比特币从来不是一家公司,没有创始人,从诞生到现在基本是社区在宣传,并没有宣称是短期收益有多大,相反地比特币的短期风险大的不可想象,相反的比特币是强调长期收益,从信仰者持币基本最后都会获取巨额收益,你能说他是骗局吗?要我说比特币才是真正价值投资。甚至超过美国前十大公司。


上世纪80年代末,一位名叫巴洛-克洛斯公司哄骗投资者投资所谓没有风险的政府债券,最后吸收了1.8万位受害者的资金,而事实上基本所有的资金大部分都落入了克洛斯的口袋里,他用受害者的大肆挥霍,购买私人飞机豪华游艇和大别墅,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最后被受害者揭发出来,受到法律的严惩。


其实以加密货币做伪装的骗局也是数不胜数,从3M,到以太坊贸易,再到plustoken,无一例外都以跑路告终。


我们从小到大多多少少都被人骗过,年少无知的时候,会被骗;年纪大了脑子慢了,跟不上社会了,也会被骗。当然了,绝大部分人得知真相却都会觉得奇怪:“那么简单一事儿,我怎么就会上当了呢?许多老人还没有社会经验的人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他们的防范心理比较低,更容易相信他人。


记得美国有个心理学家玛丽亚·康尼科娃有一本书叫做《信心游戏》,书中分析了骗局背后的心理原因。她总结说,古往今来,所有骗子行骗的过程都由这几个必要环节构成:首先了解行骗对象,他是谁,他渴望得到什么;然后要博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建立感情基础;最后抛出骗局,给受害者一个美好,诱人的愿景。


像金融骗局最大的特点就是诈骗穷人和中产阶级,这群人最希望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然后不断的给受害者洗脑,从而博取受害者的信任,得以把骗局进行下去,所有像很多骗局项目最喜欢称作受害者为“家人”,赢得信任好进行下一步诈骗。甚至于即使最后诈骗者跑路,受害者还要为他们辩解,在心理学上称为“斯德哥尔摩症”,意为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从而也就理解了,凯撒苦口婆心劝阻投资者别玩Plustoken还有人前仆后继,有的还甚至辱骂我,以为我耽误他们赚钱。


从现实生活中,骗局也无处不在。


根据进化心理学,人们之所以容易受骗,是因为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变成了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当人类互相支持,帮助的时候,我们会获得心理上的温暖,和满足感。社会之所以还能正常运行,是因为我们愿意相信陌生人。


根据统计,10%的美国人都受过骗,超过一半,是因为购买虚假的减肥产品。其他的常见诈骗还包括虚假的有奖销售,和诈骗电话。在中国,估计大家都接到了亲戚朋友要求转账救急的诈骗短信,或者在街上遇到过推销假古董和三无保健产品的二道贩子,伪装自己迷路的老年骗子。通过这些案例,大家可以发现,骗子为了让我们上当,首先会编造一个动人的故事。为什么编故事是很重要的一环呢,因为它巧妙地打中了我们的一个心理脆弱点。第一,情节越丰富,详细,这事儿就看起来是真的,第二,骗子编制的愿景让我们相信,如果照着骗子说的办,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我们会更幸福,富有,美丽。


人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受骗?经验表明,在社会转型、技术革命的时代,骗子尤为猖獗。因为普通人不可能仔细了解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比如1999年,就有人出售防治“千年虫”的药丸。这就是因为很多老年人,根本不知道千年虫,是一种计算机程序缺陷,误以为它是一种流行传染病。


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人们内心的不安油然而生,不安全感导致了人们追求更多的财富,最后上当受骗。


同样,革命、战争和政治剧变之类的动荡时期,通常也是骗子猖獗的年代。因为骗子最喜欢和擅长的,就是利用人们在面对变化时的焦虑感。第一次海湾战争后,在伊拉克工作的人都恐惧炸弹的袭击。这时就有两个英国骗子,把高尔夫球搜寻器冒充炸弹探测器,高价卖给别人。除此以外,孤独寂寞的人,或者是那些生活出现重大变故的人,都会变得比平时更轻信陌生人的谎言。所以骗子们经常会出现在葬礼上,或者是盯上那些刚刚离异、失业的人。


不过世界上大多数人还是值得信任的,如果只是小骗局,被骗去了一点钱,或者一点时间,我们可以原谅自己,这没什么,并不能说明你很蠢,只能说明你是个好人。


或许只能用这句话来安慰受害者了。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Gate:注册解锁$6666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