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最大化”正在扼杀加密行业的长期发展

CN
7小时前

Ten Protocol增长主管Rosie Sargsian表示,大多数加密项目难以实现长期建设,因为他们被迫不断追逐新叙事以吸引投资者。


在周六发布于X平台的文章《Why Crypto Can’t Build Anything Long-Term》中,Sargsian指出,许多缺乏耐心的创始人一遇到问题就立刻转向。


“Sargsian写道:‘传统商业建议:不要陷入沉没成本谬误。如果某事行不通,就要转型。加密行业则将其演变为“沉没成本最大化”。并补充:


Sargsian认为,如今加密领域存在一个18个月的产品周期:新的叙事出现,资金和资本开始流入,在热潮中所有人都开始转向。


该过程一般持续6至9个月,一旦热度消退,创始人便会寻求新的方向。


Sargsian表示,仅仅一个季度(2025年第二季度),加密风险投资就下降了近60%,大大压缩了创始人在下一个趋势迫使再次转型前可用于建设的时间和资金。


Sargsian并未完全归咎于项目创始人,她承认他们是在“正确地玩游戏”,但“游戏本身”几乎让项目无法实现长期愿景。


Sargsian补充道:“问题在于,你无法在18个月内构建任何有意义的东西。真正的基础设施至少需要3-5年。真正的产品市场契合需要数年的迭代,而不是几个季度。”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当热度消退后,项目如何激励用户采用平台并长期留存。


例如NFT等板块通常经历爆发—萎缩循环。在此过程中,代币发行和空投奖励等工具成为吸引关注的重要方式。


然而,如果缺乏充分结构设计和规划,这些举措往往导致早期投资者在代币上线后迅速抛售并离场。


据风投公司FinTech Collective普通合伙人Sean Lippel表示,他表达了与Sargsian类似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一些创始人或投资者根本不希望有助于推动更广泛长期思维的解决方案出现。


Sean Lippel表示,“一群投资者+运营方+DC意见领袖,在最近一次行业晚宴上听我说支持A16z提出的新市场结构立法中关于代币5年以上归属期时,都觉得我疯了,”他补充道,“我见过太多什么都没留下却已经暴富的加密创始人,这种现象简直疯狂。”


相关推荐:马来西亚央行制定三年路线图试点资产代币化


原文: 《 “沉没成本最大化”正在扼杀加密行业的长期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