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强烈暗示 10 月降息,「10.11」闪崩后加密市场还有哪些利好因素?

CN
3小时前
撰文:Glendon,Techub News
经历「10.11」市场闪崩后,数日来比特币价格一直持续在 11 万 - 11.6 万美元区间内震荡。今日加密货币恐慌与贪婪指数从 34 下降至 28,表明市场仍处于「恐慌状态」。这场闪崩源于特朗普宣布「11 月 1 日起对华额外加征 100% 关税」所引发的杠杆「大屠杀」与稳定币脱锚,创下历史性爆仓纪录,其规模堪比 2021 年 5 月市场暴跌和 2022 年 FTX 崩盘事件。不过,与此前事件不同,「10.11」闪崩似乎并未直接终结牛市,比特币在暴跌至 10.2 万美元后很快便止住了跌势,并企稳回升。
与此同时,围绕降息问题,美联储官员近期密集发声,释放出重要信号。就在昨日,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在 CNBC 活动上称,近期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了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政策制定者加快降息步伐变得更为迫切。而在此之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二已暗示市场,本月晚些时候美联储将进行第二次降息 25 个基点。
降息曾是推动加密市场上行的重要催化剂。时至今日,加密市场也急需降息等新驱动力,以防止行情陷入更深度的回调「泥沼」。而环顾当下整个市场还有哪些利好与利空因素?这场闪崩带来的影响又将持续多久?

杠杆泡沫被挤出,市场基础未受重创

不同于先前由传统散户主导的牛市,本轮牛市由机构资金推动,机构持仓相对更为稳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持续抛售的风险。同时,这场暴跌更多是清除了投机资本和过度杠杆的泡沫(例如 50 倍合约多头),并未摧毁市场基础资金链。
Glassnode 分析指出,在近期这轮抛售潮发生时,仍有超 90% 的比特币供应处于盈利状态,且大部分损失来自顶级买家。这与 FTX 和 Luna 崩盘时的惨状截然不同,彼时仅有不到 65% 的供应处于盈利状态。由此可见,此次并非大规模市场投降式的恐慌抛售,而是一场结构独特、由杠杆驱动的行情波动事件。
此外,Glassnode 称,「比特币已稳定在 135 日移动平均线之上,同时,新生代供应量市值比(Young Supply MVRV)已回落至接近 1.0 的水平。」综合这些迹象来看,市场正从投机过度的狂热状态回归理性,但仍保留着结构性特征。
此项分析在 ETF 数据上得以证实,在经历了 10 月 13 日超 7.6 亿美元的大额净流出后,美国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 ETF 很快于 14 日重新转为净流入,比特币 ETF 和以太坊 ETF 分别净流入 1.03 亿美元和 2.36 亿美元,这也表明机构投资者仍然对加密货币的长期价值持乐观态度。
在 DAT 市场,同样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动态。据 BitcoinTreasuries 监测数据显示,上市公司持有的比特币总量目前约为 104.63 万枚。在排名前 100 的上市公司中,仍有超过 10 家公司近期选择增持比特币。尽管这一增持速度有所放缓,但市场的新进入者仍在不断涌现。例如,上市公司 Zeta Network Group 正通过私募方式筹集 2.3 亿美元资金,以推出其比特币财库;英国上市公司 Hamak Strategy 也成功获得 3500 万英镑融资,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对黄金和比特币等资产的投资等。
K33 研究主管 Vetle Lunde 曾分析指出,在经历大规模杠杆清算后,对 BTC 应持建设性乐观态度,当前的市场形势有利于逐步积累比特币。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中的「重量级玩家」再度开始活跃起来。据余烬监测,在月初以 4458 美元的均价清仓后,「通过 ETH 波段盈利 9374 万美元的巨鲸/机构」今日重新通过 OTC 抄底买入 1 万枚以太坊,买入价格为 3987 美元。
在 CNBC 最新访谈中,贝莱德 CEO Larry Fink 分享了他对长期投资的看法。他强调,无论是加密市场还是传统股市,关键不在于预测泡沫或短期涨跌,而在于能否穿越整个牛熊周期,始终保持在市场中。由此不难看出,在这个以机构为主导的「牛市」中,机构投资者显然更具耐心,他们依然是当前加密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将目光转向稳定币市场,Tether 今日再次于以太坊增发 10 亿枚 USDT。Matrixport 此前发文分析称,虽然近期市场波动有所加剧,但稳定币资金仍持续流入,自年初以来,Tether 新增发行约 420 亿美元,Circle 增发约 320 亿美元,这一数据反映出该市场仍具备较强的韧性。
而在政策环境层面,美国监管政策环境的开放性持续为加密市场的发展营造着相对稳定的土壤。10 月 15 日,美国众议院一项新法案《退休投资选择法案》将落实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这一命令明确指示劳工部,要为在 401 (k) 退休计划中纳入加密货币和私募股权投资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同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 Paul Atkins 也再次强调,加密货币与代币化是 SEC 的「首要任务」,在 SEC 将加密货币行业列为优先监管对象并积极探索监管路径的关键时期,该行业的创新必将蓬勃兴起。
然而,与相对稳定的机构力量和政策环境相比,当前加密市场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恰恰是前文所提及的降息因素。
简单来说,美联储降息会释放市场流动性,降低持有比特币的机会成本,促使部分资金从传统金融资产转向加密货币。历史数据显示,在美联储多次降息周期中,比特币价格因流动性宽松和通胀预期显著上涨。最近的典型案例便是 9 月 18 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从 4.25% 下调至 4.00%,为年内首次降息,而在降息落实之前比特币已上涨约 26%。
「就业的下行风险已经上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二表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显示出进一步的困境迹象,这暗示他可能准备支持本月晚些时候再次降息。这是自 9 月以来最为强烈的暗示,表明美联储官员认为他们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将美国借贷成本再次下调 25 个基点。
斯蒂芬・米兰也指出,贸易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已带来「新的尾部风险」。而根据美联储 19 位政策制定者的预测中值,2025 年还将有两次 25 个基点的降息操作。高盛则在报告中大胆预测,为刺激美国经济,预计美联储将于 10 月、12 月各降息 25 个基点,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未来利率变动的猜测。
据 CME「美联储观察」,目前美联储 10 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已高达 97.8%,降息似乎已经板上钉钉。但值得注意的是,加密市场素来存在「买预期」、「卖事实」特征,事实上,美联储早在 9 月降息时就已暗示年底前可能再降息两次,这一信息预期可能早已被加密市场「未雨绸缪」地消化了。并且,历史数据表明,降息带来的流动性传导至加密市场通常需要 3 到 6 个月的时间。这意味着,降息对于加密市场而言,可能并非立竿见影的「强心剂」,而是一种更为深远持久的影响。

总结

目前,加密市场整体呈现出一个「多空交织」的复杂格局,处于「政策预期修复」与「流动性重建」的关键博弈阶段。
就现阶段而言,降息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风险资产修复,以及促使部分机构和散户逢低增持比特币,但大多数机构和散户投资者都仍在观望。另一方面,杠杆资金出清后,市场流动性尚未得到有效恢复,且山寨币市值占比持续下滑,市场生态面临一定挑战。短期内市场缺乏新的需求注入,那么在市场恢复均衡之前,极有可能出现周期性调整或者局部的「投降式」抛售事件。不过,正如前文所述,此次市场闪崩并非由广泛的现货抛售所驱动,它更多是市场的一次结构性重置,而非全面性的「投降危机」。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正所谓「不破不立」,此次市场闪崩虽然带来了短期的阵痛,但却有效清除了过度杠杆和投机资本所形成的泡沫,也降低了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为构建更为稳定的牛市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Bitwise 首席投资官就「10.11」闪崩事件深入分析后指出,加密市场的「牛市」仍将继续,因为其底层技术、安全性和监管环境等基本面因素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然而,我们必须清楚一点,目前此次闪崩引发的连锁反应并未结束。
截至撰稿时,比特币再度失守 11 万美元大关,以太坊也跌破 4000 美元,加密市场各领域几乎出现普跌,这表明尽管行业存在降息预期等利好因素,但市场也正面临着深度回调的严峻风险,市场急需新的催化剂,来挽回当前的颓势。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10 月 13 日,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发文称,「不要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美国想要帮助中国,而不是伤害中国。」这一言论似乎暗示着他可能会取消对华新关税。事实上,额外加征关税或许只是特朗普在政治博弈中常用的手段,是其与中国进行谈判的筹码。换言之,这一关税政策最终能否落地犹未可知。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