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ora:当 AI 网络开始自己思考|从模型中心到目标中心

CN
BITWU.ETH
关注
4小时前

Allora:当 AI 网络开始自己思考|从模型中心到目标中心,一场智能的去中心化进化——

说实话有段时间我对 AI 项目已经有点“免疫”了:

白皮书看了一大堆,太多在讲“去中心化 AI”,但实际都还停留在单一模型层面,

我个人平时使用比较多的场景比如用 AI 辅助我搜集资料以及研究项目和一些代码和绘图工作,

相对来说虽然比较基础,但是每天会有至少一个小时的 AI 交互时间;

我想象中的 AI 应该是一种:会自我思考、会自我进化、也会奖励贡献的形态;

相比前阵子火热的 Agent 概念,我更关注的是:

AI 是否真的能“进化”,是否能通过机制“奖励”价值。

而这恰恰是 Web3 与 AI 结合的关键意义:

在 Web3 世界里,AI 的进化不只是算法问题,而是激励问题。区块链能让智能的演化被度量、被验证、被奖励——这,是 Web2 永远做不到的。

Allora @AlloraNetwork 的关注有一段时间了,概念和运用上面我觉得比较偏向于我上面提到的这套体系:

它不是一个“更好的模型”,而是一个会自我组合、会持续学习的群体大脑。你只需给出目标,它就会自己决定用什么方式去实现。

这不仅是一种“更聪明”的 AI,更像一个能自我演化的智能网络。

以下是我的研究笔记,希望能帮你理解为什么我认为 Allora 是 AI 叙事中最值得关注的方向之一。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1️⃣ 从“模型中心”到“目标中心”的范式转移——

传统的 AI 是 Model-Centric:

选择一个模型、优化参数、提升精度。

但问题是:模型越多,人就越困在“选择”里。

Allora 选择了反向思考:

以目标为中心(Objective-Centric)。

用户只需设定目标,系统自动组织出最优模型组合,

甚至能根据反馈调整模型间的协作方式。

这意味着:

智能不再是一个固定模型的属性,而是一个动态网络的涌现结果。

AI 不再是“被训练”的个体,而是“自己演化”的生态。

2️⃣ 什么是 Allora:去中心化的智能层;

Allora 是一个由数十万 AI 模型组成的去中心化智能层。

这些模型(称为 Workers)在网络中相互竞争与协作,

每个模型都会被评估者(Reputers)验证、加权、优化。

整个网络由四类角色组成:

Topic Coordinators:定义目标主题与规则;

Workers:生成推理与预测;

Reputers:评估模型质量并通过质押维护系统可信度;

Consumers:使用 AI 推理服务并以 $ALLO 支付。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 只需提交问题或目标;

模型网络 会自发组织、推理、输出;

高贡献模型 获得 $ALLO 激励;

验证者 通过质押参与治理与评估。

随着更多参与者接入,Allora 的智能密度持续提升——

一个“智能 DAO”由此诞生,只不过 DAO 成员不是人,而是模型,随着参与增加而变得更聪明。

3️⃣ 技术亮点:让智能变成自我演化的系统:

Allora 的核心创新是「上下文感知推理合成(Context-Aware Inference Composition)」。

简单理解就是:

模型不仅输出自己的预测,还能预测其他模型在当前场景下的表现,从而动态选择与加权最优组合。

这让系统具备三种能力:

自我优化:模型相互学习、实时调整;

可验证性:所有推理过程链上可追溯;

适应性:能针对不同领域(金融、医疗、政治等)形成专属主题(Topics)。

这就像一个生态级的“AI 内循环”。

当别的项目还在调教单一模型时,

Allora 的模型群体已经在协作中变得更聪明。

这不只是“AI 叠加”,而是智能结构的进化。

4️⃣ 实际应用:预测市场的智能化革命:

Allora 已经在多个真实场景中验证了这一机制:

2024 美国大选预测模型在6月时准确捕捉市场低估信号,预测特朗普胜选概率为 62.5%,高于市场报价 0.53,随后市场修正至 0.60,套利收益 13%。

智能交易 Agent “Big Tony”基于 Allora 推理信号执行交易策略,平均单笔收益率 +2.54%,较 Buy & Hold 提升 21.7%。

政治预测 Agent “Pauly”3 个月收益率达 13.79%,验证 Allora 的推理稳定性。

这些数据说明:Allora 不只是“去中心化 AI”的概念,而是真能在复杂市场中比人类更快发现信号的群体智能系统。

5️⃣ $ALLO :智能即价值(Intelligence as Value)

Allora 的代币经济逻辑非常清晰:

智能的生成与验证过程 = 价值的创造。

所以 $ALLO 既是支付媒介(购买推理/预测),又是贡献度量与安全锚(Reputers 质押、优质输出获激励)。

持有者可以:支付推理与预测服务;质押参与模型评估;因贡献高精度输出而获得奖励。

换句话说:每一个让 Allora 变得更聪明的行为,都会被经济激励,当智能被使用、验证与改进,价值被创造,形成“智慧 ↑ → 价值 ↑”的闭环飞轮。

6️⃣ 背景与融资:从 Upshot 到 Allora Labs

Allora 背后的团队并不陌生。

前身是 Upshot:一家深耕 AI 定价与预测的老牌团队。

2024 年更名为 Allora Labs,正式启动去中心化智能层建设。

已完成 3500 万美元战略融资:

投资方包括 Polychain、Framework、dao5、CoinFund、Delphi Digital 等顶级机构。

团队成员来自剑桥、UC Berkeley、摩根大通 AI 加速团队、Chainlink、LayerZero 等。

学术+加密两条腿走路。

7️⃣ Allora × Kaito:双重智能与双重奖励

最近很多人开始关注 Allora 也是因为他们与 Kaito 联合推出的活动:

参与方式很简单:

1)关注 @AlloraNetwork 并完成官方任务;

2)在 Kaito 页面搜索、互动、提交内容;

3)前 500 名 Yappers 有空投资格;TGE 当天 24 小时 Blitz 活动中,前 1000 名都有奖励;

4)此外还有 20 张 Golden Ticket(金票) 随机空投,额外大奖。

这个时候开始“嘴撸”起来也不晚!

8️⃣ 结语:AI 的下一个阶段,不在模型,而在结构

AI 的竞争,过去在算法;现在,在结构。

Allora 的意义在于:它不是造出一个更大的模型,而是重构了智能的组织方式。

在 Allora 的体系中 Forecasting 把模型预测转化为动态智能:

每个模型都会被实时评估,系统通过“遗憾值”或“z-score”衡量准确度;然后根据预期表现为模型动态加权,提升高精度模型的影响力;最后当真实结果揭晓后,系统会将偏差反哺进学习循环,优化下一轮预测与权重分配。

这是一种闭环:Predict → Forecast → Reweight → Learn → Predict again.

所以每一次迭代都是闭环,每一次闭环 Allora 都在自我学习、自我修正,网络整体的智能水平随之提升,使它在极端环境下依然具备前瞻性与适应性。

这可能是未来 AI 的真正形态:一个去中心化、可验证、能自我进化,并且可以激励用户的智能网络。

如果说 ChatGPT 是单体智能的巅峰,

那 Allora 可能是「集体智能」的起点;

而 Web3,让这种集体智能第一次具备了“进化的土壤”。

我会持续关注!

配图来自 @eli5_defi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