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崩测试下的市场韧性:ADL机制如何守护资金安全

CN
2小时前

10月11日,当加密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闪崩时,已运营两年多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Hyperliquid首次在其永续合约系统中启用了跨资产自动去杠杆(Auto-Deleveraging,ADL)机制,这意味着传统的强平机制与保险金池已不足以吸纳海量爆仓带来的风险。 


本文将简要梳理加密衍生品交易中ADL的原理,对比中心化交易所(CEX)与DEX在机制设计上的差异。 


ADL是加密衍生品交易平台中,为了在极端市场情况下维持市场稳定、避免平台系统性风险而设计的 最后一道风险防线。


它的作用是当市场波动剧烈、保险基金(Insurance Fund)无法完全覆盖强平损失时,系统会自动从盈利方(即持有盈利仓位的用户)中,按一定优先级自动减仓,以平掉对手方(亏损方)的破产仓位。


起初,交易者的每个仓位都有初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当仓位亏损导致保证金不足时,系统会触发强制平仓,由强平引擎接管该仓位。如果在平仓过程中市场价格出现剧烈滑点,造成平台出现亏损,也就是所谓的“穿仓”,这时通常会由保险基金来弥补损失。


然而,当保险基金余额不足以覆盖这些穿仓损失时,ADL机制便会被触发,系统会自动从部分盈利用户的仓位中减掉相应仓位,并以对手价成交,用以弥补亏损,从而保障平台整体资金安全,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 


要注意的是ADL并不是随机减仓,而是有明确的优先顺序。通常,系统会综合参考两个关键指标:一是未实现盈亏占仓位价值的比例,即盈利占比越高的仓位被减仓的可能性越大;二是有效杠杆,即仓位名义价值与账户权益的比值,杠杆越高的仓位减仓优先级越高。 


简单来说就是,越是高杠杆且高盈利的仓位,越是容易被系统选中减仓。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避免自动减仓,首先密切关注交易平台的ADL指示灯是规避风险的关键操作,投资者应避免让指示灯上的所有指示条同时亮起,以防触发系统自动减仓。在交易过程中,合理平掉现有仓位并在清算结束后重新入场,也能有效降低被ADL影响的概率。同时,降低持仓杠杆和收益率,使自己的ADL排名靠后,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在讨论如何避免ADL触发时,风险管理不仅涉及杠杆与仓位调整,也包括资产安全与操作控制。在当前的环境下,用户对资金自主掌控的需求日益凸显。本周一,Gate宣布推出Gate保险箱,这是一款基于多方安全计算 (MPC, Multi-Party Computation) 技术的多链钱包,通过将私钥拆分为多个分片并分布式存储,实现即使单点受攻击也无法完整操作资金的安全保障,这是一种“结构化”的安全思路。 


以往,用户往往面临“完全托管”与“完全自托管”的二选一困境。而Gate的方案提供了一种折中的路径:用户仍然保有资产控制权,但无需依赖传统助记词的管理方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MPC钱包属于密码学系统工程,需要同时解决密钥分片管理、分布式计算、可验证的资产恢复以及多链兼容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而能够真正将这些技术落地的团队在全球范围内屈指可数。


CEX的ADL由内部风控系统和保险基金管理,触发条件、优先级以及减仓流程由交易所设定。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交易所可以灵活调配风险敞口,并利用保险基金缓冲大规模爆仓,减少对普通盈利用户的直接影响。然而,由于规则多在后台执行,透明度有限,用户无法直接验证减仓逻辑,只能通过仓位变动间接感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DEX的ADL则依赖智能合约和清算机器人执行,规则公开透明,用户可以在链上直接验证优先级和减仓逻辑,同时减少了对中心化中介的依赖。这种机制提高了操作可验证性和透明度,但也存在潜在局限:极端行情下,AMM流动性不足或清算机器人反应滞后可能导致减仓触发更直接,风险显性化,用户需自行承担更高的市场波动风险。


总的来看,ADL是加密衍生品市场的“最后防线”,在极端行情下保障平台和用户资金安全。CEX依靠中心化风控和保险基金,灵活但透明度有限;DEX依赖智能合约和清算机器人,公开可验证但风险更直接。投资者通过控制杠杆、合理平仓,并结合安全钱包等工具,可更有效管理风险,稳健参与高杠杆市场。


相关推荐:观点:加密货币的成熟需要系统性纪律,而非投机


原文: 《 闪崩测试下的市场韧性:ADL机制如何守护资金安全 》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