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IUS法案》下潜藏的货币体系革命

CN
2小时前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九九Ri

在本文的开头,先给出结论:《天才法案》表面上是监管加密货币,实质上是美国政府利用新技术,对国家核心权力铸币权”进行的一次静悄悄的重构。它旨在解决传统信用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并将货币主权从银行和平台手中,重新集中到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手中。本文将通过货币的演变现代货币体系的漏洞稳定币法案所引发的货币体系革命这三个章节来展开论述。

货币的演变

先给出结论:货币的价值取决于信用。货币是一个随社会生产和资本主義発展而演变的过程,从古代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前的近代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和信用派生的二元结构、现代货币是记账行为创造出的想象之物。

马克思为了考察货币而研究商品时,在资本论中了写了这样一段话“它是个很古怪的东西,充满了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

当我们握紧手中的纸币,看向手机里的微信余额,短信也收到了银行刚给你批下贷款到账的通知时。脑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这张纸、这串数字为何大家认为是有价值的?”我们脑里可会蹦出政治教科书一句话“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你看向你的贷款数字,想起了曾经考研时学习政治的一句话“商品价值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因素决定”可这串数字不就是银行工作人员随手敲出来的?难道银行工作人员敲键盘的劳动就值100万人民币吗?一般等价物隐含的意思是货币是预先存在的、用于交换的商品。如果货币是等价物那么社会上应该先有100“物”才能进行100元的交易。现实是当银行批准你100万贷款时,它并不是从金库里拿出100万现成的“等价物”给你。它只是在你的账户上敲数字,凭空创造了100万存款。这笔钱在贷款发生之前并不存在。

那这就很奇怪了,既然现代货币不是一般等价物,现在我去建行农行拿一百块钱要求给我兑换黄金白银,大概只会被保安撵出去,那为什么我会认为这串数字是有价值的?

兑换黄金白银?这时候你突然想到在过去有段时间,我们曾把美元称作美金。这时候我们把目光转向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前的银行,我们想象一下之前的美元,美元本身是纸,但这时候你拿着美元去银行可以兑换实实在在的黄金。这里的黄金”就是“一般等价物”,是价值的根基。这时候美元的价值依赖于它背能换到的黄金。然而这时候我作为银行家,我突然発现不是所有人同时都拿美元来我的银行兑换黄金,这时候我可以発行比金库里黄金更多的美元贷出去。比如我的金库有100黄金我贷款150美元,这多出来的50美元是什么?是信用派生出的产物,这时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前现代的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信用派生的二元结构。简单说就是货币有一部分有真金白银撑着,另一部分是银行凭借信用“变”出来的。

可再看向你手机里的微信余额,正如本节开头所述,它不能去银行转换成黄金,并不锚定任何贵金属,所以很明显,现代货币已经脱离了二元结构。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我们还是要回到前现代货币时代一探究竟。

首先黄金稀缺且分布不均。谁有黄金,谁就拥有了开银行、发货币的“特权执照”。普通劳动者创造着丰富的商品,但因为没有黄金,反而缺乏货币来进行交换。铸币权转移到了少数银行家手中。

其次黄金产量增长极慢,但工业革命后社会财富增长极快。货币不够用,就会抑制交易和生产力发展,导致通货紧缩和经济萧条。为了解决“钱不够用”的问题,银行只好在少量黄金的基础上,大量“信用派生”,发行远超黄金储备的纸币。这就像把大楼越盖越高,但地基却很小。一有风吹草动,大家恐慌性地想把纸币换回黄金,整座货币大厦就会瞬间崩塌。所以,经济越发展,近现代的货币体系就越脆弱。于是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现代货币也正式登上台前。

既然没有黄金,那钱是怎么印出来的?现代货币的价值从何而来?

先给结论就是:现代货币的创造就是遵循规则的变魔术通过抵押资产+会计记账的方式凭空创造货币这个魔术有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

首先是个人都知道钱不能凭空乱印,得需要有个凭据或抵押品这个抵押品就是货币的锚。那现代货币抵押什么?抽象来说抵押的是未来,就比如说国债(政府用未来的税收做担保打的欠条)、企业债(企业用自己的未来盈利能力做担保打的欠条)、房产抵押贷款(一般人用自己最有价值的资产做担保)。所以说,货币的价值间接地锚定在了这些抵押物所代表的未来创造财富的能力和信用上

有了锚,下一步就是要“印钱”了,很多人理解印钱就是开动印钞机哗哗哗吐钱,但现代货币的运作并不是这样,而主要是在电脑上敲敲键盘钱就印出来了。

说回开头手机里银行贷款批下来的通知,一般来说我们先去银行申请房贷买房子,然後银行审核通过後并不会直接拿一个箱子装着100w给我,而是直接在我的账户上+1000000.于此同时在银行的账本上,资产端增加了100w的债权,负债端上增加了我的100w的存款。就这样一笔新的货币就这样凭空创造出来,整个过程的核心就是会计记账。

这个魔术可不是谁都能变的,而是需要信用作为许可。银行不能随便接受任何抵押物放贷。抵押物比如国债、房产需要经过风险控制、信用评级,并符合中央银行的监管规定。最关键的是,我们所有人都相信这张纸或者这个数字能用来买东西、交房租、发工资。这种信任是由国家法律国家实力和经济稳定性来背书的。

现代货币的本质,是一种记账工具。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所有人共同相信并遵守着一套规则,允许金融机构以被信任的资产为锚,通过简单的记账行为将其创造出来。

现代货币体系的漏洞

在赤字迷思一书开头中,作者引用了马克吐温的一句话“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论。”

先给出结论:结论现代货币体系是一台依靠记账来创造货币的精巧机器,但这台机器内部有一个致命漏洞利息的复利增长。这个漏洞迫使经济必须永远高速增长,一旦增长放缓,整个体系就会陷入债务滚雪球的困境,最终只能通过金融危机或借新还旧的续命游戏来收场。

我们先再回到上一节的最後,再回顾现代货币的创造。

现代货币不是印出来的,而是“记账”记出来的。这就像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一样,央行和银行说要有钱,于是在账本上写下了钱。具体就是,央行通过购买二级市场上的国债,在卖出国债的银行账户上直接增加一笔准备金的数字,也就是说在资产端增加国债,在负债端增加准备金。结果就是基础货币M0被凭空创造出来了。商业银行就和上一节说的一样,商业银行拿到准备金后,可以发放贷款。当银行批准你100万房贷时它并不是把金库里的钱点给你,而是在你的账户上直接加上100万存,结果就是一笔M2広義货币被创造出来了。上述描述的货币创造系统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商业银行或央行発放贷款或购买资产,资产负债表扩大,货币被创造出来,市场流动性增加。商业银行或央行收回贷款或卖出资产,资产负债表缩小,市场流动性就增加。

然後钱就这样被创造出来,就需要在市场上流动。而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导致强者恒强,货币会自然地向成功者集中,而在弱者手中枯竭。这会导致大多数参与者失去购买力,整个经济循环面临停滞。所以,金融中介比如银行、股市作为心脏将沉淀在强者手中的货币重新收集起来,并通过贷款或投资注入经济的薄弱环节,强制货币继续循环。这个货币循环的过程充满了风险(信息不对称、期限错配、信用风险)。金融中介承担这些风险,并为此收取利息、手续费。因此,风险收益不是简单的剥削,而是维持系统运转所必须支付的系统成本。没有这个成本,就没有人愿意承担风险,货币循环就会停止。

在上述的论述中隐藏现代货币体系中一个巨大的风险漏洞,那就是利息的滚雪球

打个比方,一个银行向一个企业発放100元贷款,约定一年後偿还110元(本金100元+利息10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一年後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只有100元,也就是利息的10元并没有被创造出来。企业就面临到底要怎么样偿还这10元利息这一困境,解决方法就是银行再借一笔新贷款给第二个人。这样,市场上才有了额外的货币,第一个人才能赚到钱来还利息。这就形成了一个扩张性螺旋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是指数级增长。市场上的货币,只能靠银行不断放出更多新贷款来增长。这个漏洞的就是整个经济体系就像骑上了一辆脚踏车,必须越蹬越快也就是经济必须持续增长,一旦速度慢下来,就会发生债务危机。因为真实世界的生产力增长是波动的有极限的而债务的利息增长却是无情的、指数级的。

随着债务利息压倒经济增长时,我们终究会面临两种结局,要么硬着陆,要么软着陆。

硬着陆就好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债务泡沫破裂,企业大量倒闭,银行坏账飙升,市场信心崩溃。之后经历痛苦的去杠杆过程,债务被强制清算。这是市场规律的暴力出清

软着陆就是现在中国、美国正在做的一样,就比如美国不断的量化宽松qe,由美联储出面,直接印钱购买政府国债,将债务货币化。风险最终由美国的国家信用来兜底。

这就是现在货币体系漏洞导致的结果,我们依赖信用扩张来繁荣,但信用扩张的内生动力-利息又反过来逼迫我们永远繁荣。这成为一个无法解开的悖论。我们今天的许多经济现象,如全球债务高企、房价泡沫、央行的非常规政策等,都可以从这个结构性漏洞中找到根源。

稳定币法案所引发的货币体系革命

美国政府正头疼于现代货币体系带来的结构性漏洞,结果回首一看発现一个颠覆性的新兴金融怪物-区块链金融

以区块链为基础的链上金融,是一种比中心化科技平台更激进、更根本的挑战。它试图用代码主权和算法信任取代国家主权和机构信任旨在构建一个平行于传统体系的、全球性的、去中心化的金融操作系统

传统体系的核心是央行商业银行。我们信任央行不滥发货币,信任银行会兑现存款。这个体系建立在对中心化机构的信任之上链上金融的基石是去中心化。它不依赖任何中心化机构而是依靠密码学和共识机制来建立信任传统体系的利息滚雪球漏洞和金融中介的高成本,正是链上金融试图解决的痛点。它通过算法和点对点网络,旨在提供更高效、更透明、更普惠的金融服务,直指传统金融的效率和公平弊端

通过上一节论述讲到的现代货币体系依赖于中央银行(美联储)和商业银行的扩表缩表的记账权。而区块链是一个全球共享的、不可篡改的、透明的公共账本记账权通过共识机制(如工作量证明、权益证明)分配给网络参与者。

在面对现代货币体系的漏洞和链上金融的冲击时,美国政府天才地推出天才法案,这一法案并非简单地修补现代货币体系,而是利用新技术稳定币和区块链来重构一套新体系,从而一石二鸟地解决传统漏洞和新兴挑战。

代货币体系的核心漏洞是商业银行通过信贷创造大部分货币m2),但其利息滚雪球机制要求经济无限增长否则就会引发债务危机。同时,央行对货币总量的调控是间接的、低效的。天才法案的应对策略是系统性架空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核心地位。

旧路径美联储提供基础货币,然後商业银行通过放贷派生m2。新路径财政部发行国债,然後作为储备资产生成稳定币最後直接注入经济体。这个新路径完全绕过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派生过程。商业银行从货币的创造者被降级为资金的托管和支付服务商

由于新货币的创造是基于财政部的国债发行,而非银行的逐笔贷款,它切断了私人部门通过利息滚雪球无限要求货币增长的链条。国家可以设计无需还本付息的货币投放,或封闭循环的贷款从源头上避免了债务的无限累积。

在面对链上金融以代码主权冲击国家的货币主权时,天才法案应对策略并非禁止而是收编。

法案规定稳定币必须11锚定现金、国债等国家资产。这意味着,任何链上金融应用,只要想使用稳定币这稳定价值尺度其价值根基就必须立于国家信用之上。这直接否定了链上金融试图创建独立货币体系的野心如算法稳定币。

法案要求链上清算网络必须合规、可审计、可干预。这相当于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世界里国家拥有最终管辖权从而将去中心化的挑战,可以受到国家监管

通过上述两步,美国政府完成了对货币体系的系统性重构,权力最终完成转移,权力从商业银行转移到财政部财政部通过发行国债成为货币创造的起点和主角权力从美联储部分转移到财政部财政部获得了直接面向实体经济的货币投放工具,其财政政策能力得到极大增强,甚至具备了类央行的职能。链上金融被降维为工具其技术被用来提升新体系的效率,但其颠覆性主权被剥离。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