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最倒霉的双子兄弟,炒币炒上市了

CN
1 小時前

继 Bullish 上周敲钟纽交所、成为美国第二家公开上市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后,Gemini 终于按耐不住了,这家一路主打「合规」的老美国本土交易平台,开始争夺第三家上市的席位。

这次站在聚光灯下的,是一对已经被写进过美国创业教材里的双胞胎兄弟——Tyler 与 Cameron Winklevoss。十多年前,他们因一场与扎克伯格的官司登上全球头条;十年后,他们却在加密浪潮中,成为最早大规模押注比特币的投资者。

如今,Gemini 的上市,不只是加密 CEX 进一步「合规化」的象征,更像是这兄弟俩在新一回合的美国资本市场里争回了一口气。失之社交网络,得之加密浪潮。

图源:Bloomberg

IPO 季,Gemini 上市冲刺

根据最新的消息,Gemini 已于 2025 年 8 月 15 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提交注册声明(Form S‑1),拟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挂牌,交易代码为 GEMI。在此次公开提交之前,Gemini 也已于 2025 年 2 月提交了保密的 IPO 申请。

根据 Gemini 提交的文件显示:Gemini 选择通过传统 IPO 的方式上市,由高盛与花旗担任主承销商,另有摩根士丹利、Cantor Fitzgerald 等多个机构参与承销团队。不过,目前招股说明书尚未披露发行价区间和具体股份规模。SEC 仍需审批,上市日期未定。

Renaissance Capital 估计 Gemini 的 IPO 可能筹集约 4 亿美元。此外,公司已取得来自 Ripple 的高达 7,500 万美元信贷额度,目的在于通过 RLUSD 稳定币增强流动性,但尚未动用。

值得注意的是,Gemini 在财务上正处于阵痛期。根据 S-1 文件,截至 2025 年 6 月的半年内,公司收入为 6860 万美元,但净亏损高达 2.825 亿美元,远超去年同期的 4140 万美元。交易费依然是最主要收入来源,约占 2025 年上半年总收入的 66%;此外 Gemini 还提供托管、质押与稳定币 GUSD 发行等服务。

且本轮 IPO 行为发生在美国 IPO 市场整体回暖的大环境中,尤其是数字资产公司频繁亮相。Circle(稳定币发行商)和 Bullish(加密交易平台)分别在几个月前和上周完成了上市,Coinbase 也被纳入标普 500 指数,推动市场对合规交易平台的认可度显著提高。

华尔街最默契的双胞胎

而比起 Gemini 本身,两位创始人的故事或许更有意思。

1981 年夏天,Tyler 与 Cameron Winklevoss 出生于一个学术与财富兼备的家庭。他们的父亲 Howard 是宾大沃顿商学院的精算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投资人。兄弟俩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长大,这里是富人聚居的宁静小镇,修剪整齐的草坪和游艇码头是日常风景。

Winklevoss 兄弟与父亲的合影

少年时期的 Winklevoss 兄弟几乎是「完美」模板:成绩优异、仪表堂堂、精力无限。他们自学编程,在十三四岁就能鼓捣网页,也在乐队里轮流弹吉他和打鼓。母亲总说,他们从一出生就是镜子里的倒影:一样的蓝眼睛,一样的高颧骨,甚至连哭声也带着某种同步的节奏。

而他们之后的青春轨迹也几乎完全重叠:哈佛大学经济学本科、牛津大学深造、以及那段载入体育史的划船生涯。在哈佛,他们是校划船队的中坚,因为划桨动作整齐划一,而被队友称为「God Squad」。

Winklevoss 兄弟划船

2008 年,他们代表美国出征北京奥运会双人无舵手项目,最终以第六名完赛。虽然无缘奖牌,但在水面上长期的同步呼吸、肌肉和意志高度统一的训练,为他们日后共同创业的合作方式奠定了基础。

与扎克伯格的纠葛

在哈佛大三那年,他们推出了一个校园社交网站——HarvardConnection。这是他们早已在脑子里琢磨出的一个新点子:如果能把哈佛学生的资料、照片和人际关系放到同一个网站上,或许会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

这个点子后来演变成他们和扎克伯格的纠葛。

兄弟俩本来是划船队里的明星,擅长的是把船桨划进水面,但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同样执着。只是他们并不是顶尖的程序员,于是拉上了同学 Divya Narendra,一起筹划网站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找到了一个大二学生来帮忙写代码——他的名字是 Mark Zuckerberg。

故事的发展比小说还要戏剧。最初,兄弟俩对 Zuckerberg 寄予厚望,认为他能帮忙完成网站的核心功能。可几周后,Zuckerberg 的消息越来越少,进度迟迟不见。他总有各种借口:课业繁重、系统有 bug、需要更多时间。直到某一天,兄弟俩发现,Zuckerberg 悄悄上线了一个名叫 TheFacebook 的网站。界面风格与他们设想的 HarvardConnection 极为相似,只是名字和域名换了一套。

愤怒很快演变为对簿公堂。2004 年,兄弟俩和 Narendra 一同起诉 Zuckerberg,指控他盗取创意与源代码。诉讼过程旷日持久,Zuckerberg 的 Facebook 在这期间疯狂扩张,成为硅谷最炙手可热的公司之一。

这段纠葛的故事也在电影《社交网络》中被好莱坞搬上了银幕。

2008 年,他们以 6500 万美元的和解告终,其中包括相当可观的 Facebook 股票。那一刻,他们成为了「输掉 Facebook 的人」。可命运往往喜欢反转:几年后,这笔钱正是他们闯入加密货币世界的门票。

2012 年,他们第一次听说比特币。当时还鲜有人真正看懂这项技术,但兄弟俩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潜力。和解所得的一部分资金被他们用于购入比特币,累计持有量一度达到 7 万枚,约占全网供应量的 1%。在当时不过是小小一笔押注,如今却是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传奇。

有人戏称,如果没有那场与 Facebook 的纠葛,也许就没有今天的 Gemini。

2014 年,Gemini 诞生。兄弟俩决定,不再做那个「错失 Facebook」的人,而要在这一次的技术浪潮里牢牢抓住方向。与彼时野蛮生长、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交易平台不同,Gemini 从一开始就拥抱监管,申请纽约州金融服务局(NYDFS)的信托牌照,严格对标华尔街的合规标准。兄弟俩甚至引入了每日比特币拍卖机制,模仿纳斯达克式的交易规则,希望借此让机构投资者安心入场。

兄弟之间的分工也逐渐清晰。Tyler 更偏向内务与战略,擅长管理和细致的执行;而 Cameron 则是对外的发言人,更愿意出现在公众场合,讲述 Gemini 的故事。他们一内一外,角色分明,默契得近乎本能。

与 Binance 、OKX 相比,Gemini 没有「疾风骤雨」的扩张;与 Coinbase 相比,Gemini 少了一分硅谷式的工程师浪漫。他们的标签始终是「合规派」,总是穿着西装出现在国会听证会和媒体镜头前,强调加密货币需要制度化、需要法律护航。

如今,根据彭博社的估算,兄弟俩各自持有 Gemini 超过 5% 的股份,个人净资产达到 75 亿美元,总财富合计 150 亿美元。他们的名字,早已不再只是那段与 Zuckerberg 的恩怨故事,而是与比特币的兴起和合规交易平台的崛起深度绑定。

曾经的败局,被另一场技术浪潮反转。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交易送5万BGB,注册返10%+$6,200
廣告
分享至: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