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代码与权力:白宫加密报告背后的金融新秩序

CN
16小时前

撰文:Luke,火星财经

白宫

一份长达166页的文件,静静地躺在白宫的官方网站上。它的标题——《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听起来像是任何一个政府机构都会发布的、充满陈词滥调的政策文件。然而,对于华尔街的交易大厅、硅谷的创业车库以及全球的加密社区而言,这份由白宫加密货币与人工智能事务负责人David Sacks和执行董事Bo Hines牵头的文件,无异于一声发令枪响。

它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份精心设计的战略蓝图,旨在将区块链这项一度被视为无政府主义者玩具的技术,锻造成维护与扩展美国金融霸权的新世纪利器。有趣的是,报告的发布还带上了一丝极客式的仪式感:用一串十六进制哈希值,加密了特朗普总统在年初白宫加密峰会上的讲话承诺——「让美国成为世界比特币超级大国和全球加密货币之都」。

这不仅仅是象征性的。它预示着一个时代的转变:监管的铁幕正在拉开,一场由美国主导的、旨在构建「全球统一加密金融大市场」的宏大剧本,已经开场。

三位一体:稳定币、RWA 与 DeFi 的完美闭环

若仅仅将目光聚焦于其‘加密监管’的标签,便会忽略这份报告真正的雄心:它并非要为市场划定红线,而是要绘制一幅引导全球资本流向的战略新地图。它的核心并非孤立地管理比特币或以太坊,而是通过构建一个「三位一体」的金融飞轮,让美元的引力渗透到全球金融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根支柱,是已然落地的合规美元稳定币。在报告发布前,特朗普政府已经签署了《支付稳定币透明度法案》(GENIUS Act)。这一法案的意义极为深远,它首次在联邦层面为美元稳定币提供了清晰的法律地位,将其定义为既非证券也非商品,而是置于财政部和州银行监管机构的羽翼之下。这意味着,由持牌机构发行的、受严格审计、拥有1:1美元现金及等价物储备的稳定币,成为了「合规的数字美元」。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保障,更重要的是,它为美元在全球数字经济中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代理人,有效地抵制了关于主权数字货币(CBDC)的讨论,避免了其对隐私和金融自由的潜在威胁。

第二根支柱,是正在井喷的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如果说合规稳定币是血液,那么RWA就是这套新系统赖以生存的肌肉和骨骼。就在业界还在讨论其可能性时,华尔街的巨头们早已入场。资管规模达10万亿美元的贝莱德(BlackRock),其在以太坊上发行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BUIDL」,规模已突破数十亿美元。另一巨头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的同类基金FOBXX也已在多个区块链上运行。它们的核心业务,是将美国国债这类全球最优质的「无风险」资产代币化,使其可以在区块链上7*24小时无摩擦地流转交易。波士顿咨询集团(BCG)曾预测,到2030年,全球非流动性资产代币化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6万亿美元。当高流动性的数字美元遇上高信用的代币化美债,一个巨大的价值闭环已然成型。

而这份白宫报告,点燃了第三根,也是最关键的支柱——去中心化金融(DeFi)。报告明确提出要「拥抱DeFi技术」,并建议国会为「真正去中心化」的协议制定一个全新的、基于技术中立原则的监管框架。这并非简单的「去监管」。报告提出了一种精巧的区分:对于那些代码开源、不可升级、无人能单方面控制资产的协议本身,其直接的合规负担将显著降低。监管的重心将从协议本身,转移至与之交互的中心化「中介机构」,如交易所、钱包服务商等。

正如风险投资家、该报告的作者之一David Sacks一贯主张的,要用「清晰的规则取代‘执法式监管’」。这一转变的信号再明确不过:美国不仅欢迎DeFi,还要为其提供一片合规的土壤,让其成为承载上述合规稳定币和代币化美债的强大「收益引擎」。一个用户可以用合规的数字美元,在合规的DeFi协议中,购买代币化的美债并获取收益——这套完美风暴的组件已经全部就位。

告别灰色地带:一场精心策划的「招安」

这份报告的另一大核心,是正式终结了美国加密监管长达数年的「灰色地带」和部门间的「权力游戏」。长期以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对于谁来监管数字资产的现货市场争执不休,SEC主席Gary Gensler领导下的「执法式监管」更是让大量创新者和项目方远走他乡。

报告明确支持了已在国会审议的《21世纪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FIT21 Act,又被称为CLARITY Act),该法案旨在授予CFTC对非证券类数字资产(即数字商品)现货市场的明确管辖权。这实际上是在采纳加密行业多年来的呼声:将数字资产的初始发行阶段(类似IPO)作为证券归SEC管理,而当其网络足够「去中心化」和成熟后,其代币本身则应被视为商品,交由更熟悉商品市场的CFTC监管。

「本届政府致力于结束‘卡夫卡式’的执法环境,并为美国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提供确定性。」共和党众议员、数字资产领域的关键人物French Hill对报告的评论一语中的。这不仅仅是权力的重新划分,更是一次主动的「招商引资」。通过立法和行政指令的双重推动,白宫正在向全球的开发者、企业家和资本发出邀请:回到美国来,这里有清晰的规则和对创新的支持。

新秩序的另一面:非国家化叙事与多链现实

当美元稳定币作为穿透资本管制的工具,遇上由RWA和DeFi提供的高收益产品,一个宏大的叙事开始在加密世界中流传:资本的非国家化。理论上,全球任何地方的资本都可以无缝兑换成数字美元,投入到这个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中追逐收益,从而摆脱地域和主权的限制。这被一些人视为资本家、企业乃至个人实现「非国家化」的开端。

然而,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的冷静分析为此提供了重要的平衡视角。IMF在其报告中多次提及「去中心化幻觉」(the decentralization illusion),指出许多所谓的DeFi协议,其治理权和流动性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巨鲸和开发团队手中。将这些系统与传统金融无缝对接,而不设立充分的防火墙,可能会放大而非消除系统性风险。布鲁金斯学会的分析师也警告称,在为创新喝彩的同时,不能忘记过去几年中因监管缺位而导致的无数次崩盘和投资者损失。这份报告的背后,是强大的行业游说力量,其对消费者保护的关注是否足够,仍需时间检验。

此外,「对DeFi的巨大利好,就是对以太坊的巨大利好」这一直观判断,也可能过于简化了市场的复杂性。以太坊作为当前最大的DeFi生态,无疑将是核心受益者。但现实是,RWA的未来是多链的。贝莱德的BUIDL基金已经登陆了以太坊、Solana和Avalanche等多个网络;富兰克林邓普顿甚至与VeChain这样的供应链公链达成了合作。资本的本性是逐利和分散风险,它会流向任何有效率、有深度、有安全保障的价值网络。因此,这场变革带来的,更可能是对所有高性能智能合约平台的一次全面提振,而非某个公链的独舞。

最终,白宫的这份报告,与其说是对加密理想主义的投降,不如说是一次精明的「收编」。它巧妙地剥离了加密技术中对主权货币构成直接挑战的部分(如算法稳定币和匿名币),同时将其余部分——特别是与美元和美国优质资产深度绑定的部分——纳入一个由美国主导和定义的新金融框架之中。

这是一盘深思熟虑的棋。美国并没有选择建造一堵高墙来抵御加密世界的洪流,而是选择挖掘一条运河,将这股洪流引导至能够灌溉自身金融霸权田野的方向。这场关于未来金融形态的竞争,已经进入了全新的篇章。代码正在被写入法律,而权力的游戏,将在全球的区块链节点上,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HTX:注册先送1500 U见面礼,参与活动再得赚币&空投双重收益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