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期关注区块链和加密资产的老韭菜和投资人

CN
Rocky
关注
17小时前

作为长期关注区块链和加密资产的老韭菜和投资人,这几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区块链不是玩票,它正一步步成为新金融基础设施的底层逻辑。”

最近我看完这份由 #A16Z 提交给美国SEC的意见书,说实话,看完之后我觉得——这才是真正从市场实操出发、推动监管现代化的一步棋。我给大家拆解一下几个重点,简单来讲讲为何 #RWA 在未来金融领域具有巨大变革。

🌐 区块链就像当年的互联网,要干掉“老表格”

就像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看新闻、发邮件的方式,区块链也要重新定义“资产的登记和流转方式”。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现在一只股票从交易到交割,中间可能要经过经纪商、清算所、过户代理商……各种中介和流程,费时又费钱。而如果这只股票是“链上代币化”的,打个比方,它就像你微信里的一个红包——一键打款,一键到账,几乎没有中间人,效率、透明度、安全性,全方位升级。

💰 稳定币、代币化证券,都是这一波技术红利的“第一站”

你现在看到什么 #USDC、#DAI,其实都属于“代币化资产”的一部分。未来,股票、债券、基金这些传统资产,也都会变成链上的“可编程资产”,24小时不打烊,还可以跨境一键转账。

黑石、花旗、摩根大通这些大机构,早就开始布局了。而SEC也意识到:老一套法律框架,管不住、也拦不住新技术的车轮。

📜 问题在哪?法规太老了,就像用黑白电视看4K电影

比如SEC的规则里有这么一条:必须保留纸质或电子版的客户交易记录和转账信息。问题是,现在链上所有操作都已经可审计、可追踪,记录天生就在链上,你还要人手建表?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又比如,有的规则规定基金份额不能以高于资产净值的价格售卖。这原本是为了防止欺诈。但到了链上,你完全可以用代码实现“动态、自动、无中介”的定价机制。法规如果不更新,反倒成了技术落地的“拦路虎”。

📈 对投资人来说,代币化的好处是“实打实的”

✅交易更快:过去T+2才能交割,现在可能是T+0

✅风险更低:原子结算机制,能让交易“只成一整笔,要么全成,要么不成”

✅流动性更强:24/7的交易时间,二级市场打开了更多机会

✅更透明:所有权、交易记录、规则执行都在链上,不用怕篡改

换句话说,金融系统的摩擦在被削平,效率在飙升,信任成本在下降,这是一场系统性进化。

📣 文章中对SEC提了几点关键建议,我觉得特别到位:

1️⃣别让技术被老规则“卡脖子”:比如应该承认链上记录等于合法合规的记录,不用再“链上+链下”重复搞。

2️⃣给代币化基金二级交易放条活路:别因为“定价规则”太死,导致链上的基金份额不能自由交易。

3️⃣明确联邦监管的主导地位:防止每个州都整一套不同的“加密牌照”,搞得项目不敢落地。

4️⃣让经纪商能放心参与加密资产业务:明确净资本、风险扣减、质押处理这些操作怎么做,不然没人敢动。

5️⃣鼓励创新,但保护投资者底线不能动摇:这点很关键,监管放开不等于放任,合法合规始终是基本盘。

🔮 我的判断:现在是 #RWA 金融革命的“基础建设阶段”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链上证券市场的地基正在打。从资产数字化、交易自动化、监管规则现代化,到基础设施机构上链——这些事如果不做好,未来“链上资本市场”根本起不来。

而这次的回应,态度非常专业、理性、明确。我甚至觉得,它给SEC交了一份“技术路线图”——告诉你怎么走,怎么改,怎么才不会一刀切,也不会错过创新红利。

展望未来,我们不能再把区块链看成是“炒币的工具”了,它正在重塑证券和金融的运行底层。这份建议书就是想让SEC“睁开眼睛”,别被过去几十年的系统给绑死了。现代化金融基础设施,必须有现代化的监管逻辑来配套。我们这些长期投资人看到这份回应,真的很振奋。因为它说明:真正懂行的人,正在往正确的方向推动这场革命。🧐十分期待 #RWA 带来宏伟变革!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交易+Web3一站式体验!注册OKX返佣20%,福利立享!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