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联合创始人Steven Xu:消费升级带动艺术品投资 区块链解决艺术品行业多方痛点 | 独家专访

CN
7年前

随着消费升级现象的扩大,传统艺术品市场,成为了今年互联网企业非常关注的一个市场,也是规模增速较快的一个市场。根据相关数据,2016年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企稳回升,总成交额293.66亿元(不含佣金),而2008年这一数据仅有91.37亿元。


我国艺术品成交额的大幅度提升,原因是多元的:首先,消费水平提升,中产阶层开始涉足艺术品市场,带动成交额的上涨;其次,宏观经济成为推动艺术品市场的重要因素,市场的转型使投资收藏成为越来越广泛的市场行为;最后,拍卖行和经销商等机构服务能力增强,线下活动加大了与消费者的黏性。


在传统艺术品行业迅速崛起时,艺术家,画廊和拍卖行等产业链中的角色开始涉足互联网,在线上传播作品,也出现了众多线上交易平台,但成交量持续低迷,这也反映出传统艺术品市场中低流动性的痛点。


近日,金色财经采访到了Arts的联合创始人Steven Xu,该项目致力于解决艺术品的身份、记录和流动性问题,还要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通艺术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lBLhaS3oIHwaAkRULUpzV9S5gD2943gDp3UGakBp.png


Steven Xu:曾任世界五百强企业会员及积分平台负责人。区块链行业资深人士,先后投资过VEN、TNB、DRGN、QLC、DBC等区块链项目,擅长商业战略、运营及渠道推广。


Arts立志成为传统资产交易市场与数字资产交易市场的纽带,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核心痛点中的身份、记录问题,并通过跨界技术的整合,解决流动性问题。


Do3PzmgCkgEV3LkQtJtlW90hAQVwjDRoJ9joN2h6.png


在采访中,Steven说传统艺术行业进入区块链领域,并不是要用区块链取代传统的艺术中介和经销商,我们在阅读很多项目白皮书时,往往一上来就是一大段阐述区块链“颠覆”和“去中心化”的段落,但是在艺术品市场等很多行业,真的需要区块链进行彻底颠覆吗?


Steven认为,在传统艺术市场中,画廊等中介机构之所以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承担着艺术品的展览展示功能,画廊和拍卖行是不可能单纯的被技术所取代的。它们可能随着技术的进步,呈现出另一种存在方式,但他认为这些中间机构一定不会消失。


欣赏价值是艺术品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虽然进入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可以观看艺术品的电子平台,但Steven认为,这只能解决一部分艺术品传播需求,但在艺术品欣赏层面上有着很严重的局限性,而且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艺术品交易一直处于低迷之中。


传统艺术品拍出天价的消息,近两年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却一直难以实现互联网化,Steven认为这与互联网的特征密不可分。传统的互联网技术难以形成可靠的信任机制,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合约可以人为修改,使大额艺术品交易难以依靠互联网平台达成。他认为基于互联网的交易规律是,“价值越高的产品,往往成交量越低”。


在宏观层面,文化部明令禁止艺术品经营单位将艺术品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因此基于艺术品进行资产证券化是完全行不通的,而如果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把进入艺术品行业的门槛放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艺术品确权、区块链积分系统和智能合约引入的资产自动触发机制,艺术品线上传播速度与交易流动性得以提高。


在技术层面,Arts在解决身份认证、记录和流动性问题时,引入了公有链的某些特征,如通过记录数据的哈希值上链,可以处理更加庞大的数据量,同时避免了海量数据上链引发的拥堵问题;同时在身份认证方面,Arts提供了HyperLedger Fabric或符合“拜占庭容错阀”的专有联盟链,这两种方案既可以达到实名交易的效果,也不完全依赖于第三方权威鉴定机构,保证了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在提高流动性方面,Arts计划设立两个交易市场——“艺术品所有权契书”交易所(一级市场)和“艺术品数字资产权证”交易所(二级市场)。


通过引入模块化的虚拟机、智能沙盒、价值交换和分叉机制,从而创造出一个不断进化、容易使用、低成本的、适度定制化的区块链网络。


Arts官方白皮书中称,将启用“合约网络-分叉网络-互通网络”的三步走的技术发展路线,并率先对子链、BaaS、安全隔离和事件响应(Event-Driven)机制进行了深度研发。此外,Achain 通过对出块间隔、区块容量、共识算法的优化,理论上可达到 1000TPS 的可用性能。


Arts为身份认证过程开发了一个通知系统,它类似于区块链网络中的交易验证过程,一个用户发起艺术品归属权的声明,通过通知系统广而告之,网络中如果有超过半数的节点同意这一结果,这件艺术品的归属权将得以记录上链。


与艺术行业的各关联交易方的协议内容是通过智能合约的形式加以约定,通过区块链网络对身份认证和记录,相关权益方可以使用其移动应用程序生成真实性证书,并由收藏者实时验证来源。每个作品会被分配一个唯一的加密ID,从中可以检索其完整的历史记录。


Arts平台初期支持现货交易模式,后期会上线基于现货的衍生数字化资产。当平台流动性达到一定级别后,还会引入类似 ShapeShift的匿名交易功能,进而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并由项目方运营交易平台保证其流动性。


但是,如果要提高艺术品交易流动性,足够的用户数量是最关键的因素,Arts如何获取用户关注和消费者数据?传统互联网企业的做法是,先通过烧钱营销,吸引到目标用户,再交易盈利;但Steven说,Arts的商业模式与互联网企业的做法完全相反,Arts的项目属性使其自带用户流量,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实现数据变现。


这也是Arts的独特之处,Arts组建的艺术互联网生态联盟已经有多家合作机构入驻,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用户生态,未来可以直接导流至区块链平台中。Steven说:“随着Arts生态链的不断完善与叠加,Arts将会很好实现虚拟与实体相互导流扩大交易及使用规模,将圈层不断扩大”。


为了实现生态联盟和区块链平台的联动性,提高用户积极性,Arts发行了一套区块链积分机制,其发行的ARTS代币既可以购买区块链平台服务,也可以使用ARTS支付平台各类服务费。


mklczFgIKyXfLDFec3rGcXVqlrGwZxJxd8I4bKsx.png


近日金色财经获悉,Arts与Achain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ARTS基于Achain 区块链平台发行并采用了基于Achain公有链的智能合约;Steven说,Arts作为Achain Capital Fund投资及孵化的项目以及生态的一员,将持续深化与社区成员的合作关系。


ARTS对标全球知名画廊、艺术拍卖、艺术酒店、艺术培训学校、艺术咖啡、艺术沙龙、艺术小镇等多个线下以及线上应用场景。未来持有 ARTS一定期限的用户将可获得一张一定面额的电子积分消费卡在下述生态平台消费产品及服务。也可将所持有的ARTS在ARTS智能合约基础上的艺术数字资产交换平台上与其他艺术类数字资产进行交换。


为了保证艺术类数字资产的安全性,Steven称Arts将对钱包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底层代码的定期维护、建立硬件安全模块、采用多重签名形式、合理分配冷热钱包比例。还会定期举办线下交流和解答活动,加大区块链和数字资产在传统艺术资产中的科普力度。


2018年,Steven将建立其ARTS 艺术品数字资产服务平台和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的艺术数字资产交换平台。未来,Arts的覆盖范围还将触及海外,在全球范围内内实现百家画廊、艺术咖啡、艺术餐厅,艺术培训、艺术酒店的消费场景落地。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OKX:交易+Web3一站式体验!注册返佣20%,福利立享!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