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亦凡:未来的区块链格局,开放联盟链占主流

2年前
标签:比特币0552
文章来源: Cointelegraph中文

2021年11月13日,ArchSummit 全球架构师峰会(深圳站)2021“区块链技术落地探索”分论坛邀请到北京红枣科技CEO、BSN发展联盟常务理事何亦凡,他以《多种区块链技术的区别和应用场景》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10年以后,很多链会消失,届时的区块链网络会是公链30%、开放联盟链50%、标准联盟链20%的状态,且未来的开放联盟链是包含无币公链的。本文根据此次演讲整理而成。  

大家经常会问,为什么中国大力支持区块链,却要把虚拟货币打击得这么彻底。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区块链是一个技术,虚拟货币是一个应用,技术是没有属性的,而法律法规都在定义应用。我举个例子,就像炼钢在中国是允许的,但如果用炼出的钢造把枪一定是违法的。特别是币圈经常加上货币的概念,混淆这三个属性,所以一定要区分开,国家支持区块链,其本质上是在支持一个底层技术。

那么,区块链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可以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我认为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式,或是一个最底层的通信技术,这也是国家支持的原因所在。

人的通讯一般有两种方式,一个叫线性传输,即人口相传,效率较低且容易出错。另一种是广播式传输,比如开会,大家可以互通信息,这是广播式通讯的原则。广播式通讯是人类开始群居以后就产生的一种通讯方式。这里我强调一点,对于中央系统,它连接外面的9个子系统,这不属于广播式通讯。

说到通讯,我们来简单回顾下通讯的历史。1875年,电话诞生了,但当时只能连接2个人。如果一件事牵扯到10个人,要怎么做沟通?如果每个人对这件事都有反馈,得到他人反馈,再给其他人打电话,这样一来,每人给3轮反馈,那就要打1000多个电话,这件事是根本没有办法处理的。所以,又过了100多年,技术能力提高,电话会议出现了。从线性传输到广播式传输,不停地有更高效的通讯方式出现,可以说,通讯技术一直在朝着更高的效率这个目标演进。

而互联网是按点对点设计的,比如70年代的联通网大概有200多台机器,它们不可能互相之间拉线,肯定是串联在一起的一张网。这种串联的网络架构,导致直到今天如果有1个业务穿透了10个不同法人主体的IT系统时,还是两两在通讯,也就是说中央系统要传给两个系统,两个系统处理完再往下传,效率是非常低的。比如在微信上缴水费这个场景,从微信到水公司的计费系统,中间至少要经过6到10个系统,这种串联方式就容易出现像错传、不传等问题,而且如果中间某个系统宕掉,整个业务还会全部瘫痪。

那么区块链核心的逻辑是什么?实际上它把这种两两之间的串联通讯变成了一个广播式通讯,简单讲就是它让IT系统可以“开会”,不再传话,这个逻辑大家每天都在用,比如微信群。这种广播式通讯是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最伟大的一个事情。

区块链强调的共识只是基于通讯上的一个应用,它之所以可以达成共识是因为有一个更高效的广播式传输技术,而不是因为它是加密的。加密算法是一个已经存在50年的技术,不是它能达到共识,如果没有高效的通讯方式是无法实现的。

既然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新的传输方式,那么我们坚信互联网上会出现一个新的通讯层。现在的通讯层实际上是HTTP,60%的流量在使用HTTP协议,开发人员写代码去调取时一定是对一个系统,那么应该有一个类似HTTP的通讯协议,可以实现一串代码跟多个系统形成一个广播式通讯网。我们认为区块链未来10年会有一个新的通讯层出现,在广播式通讯网络中,数据是否需要共识、智能合约是否需要,就完全取决于业务需求。现在有多少业务一旦改成广播式通讯方式,效率一定会非常高,多出来这一层,就会多一个产业出来,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因此,2018年9月份开始,由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中国银联、红枣科技共同发起了BSN项目,中文名字是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希望逐渐打造出一个基于数据广播式传输协议的互联网新一代通讯层,以及相关的标准协议、运营环境、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从去年在国内外相继推出至今,BSN的理念和技术体系在业内获得了高度认可,正在对这个行业起到一定的正面推动作用。

BSN的整个架构核心分为三层。

第一是云服务层。 要想在互联网上打造一个新的层,先要把云集成到一块,在云上面模拟出一层,即在每一个数据中心或者一个云服务里,再搭一个虚拟的数据中心,我们把这定义为公共城市节点,现在改称为虚拟数据中心。然后我们再把所有的虚拟数据中心串成一个新的网络,就像互联网的逻辑一样,把所有的机器和数据中心串起来,互相交互,数据就形成了互联网。目前,BSN做到了全自动化部署,任何一个区块链应用各方面全部是自动化部署的,这就要打通所有云的API、虚机,做容器的编排、网关负载均衡等等一系列的内容,这非常复杂,但BSN现在基本上主流的云都已经打通。

第二层是数据中心。 严格意义上来说,BSN不是一个区块链,它本身的技术体系没有涉及到多少区块链内容。BSN实际上是一套基于区块链的云管系统,逻辑是在一个大的云或数据中心里,划分出若干个虚机,然后搭了一个区块链的运行环境,在运行环境里管理虚机、容器、网关接入、CA证书以及所有节点的管理,不管是哪种链,它节点的管理是涉及到管理体系的,目的是能让区块链这种分布式应用可以在网络上或者虚拟数据中心上得到一个非常好的管理。BSN基于这种区块链的数据中心,把大家互通形成了一个新的网络。在第二层的现在的联盟链中,除了长安链外,其它开源的底层框架都已经适配其中,在海外也完成了各公链的集成。换句话说,BSN已经集成了几乎所有的区块链技术,已经连成了一个网络,所以在BSN的虚拟数据中心里,无论需要什么样的技术,都可以在这个环境里去运行。

第三层是门户层。BSN本身不服务终端用户,而是服务BaaS门户,也就是说你要搭一个区块链BaaS的时候,如果你自己从底层搭,你得自己搭建整套区块链云管环境。而BSN已经支持了所有的云和区块链技术,因此我们给门户提供一套API,你只管以此搭建BaaS服务、用户、收费等服务前端的开发和运营即可,且 BSN拿不到你的任何用户数据。所以BSN的一个核心推广就是要建更多的门户,现在国内建了十几个,各个省都在建,目前香港门户也已经上线,韩国、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正在建,澳大利亚、英国等各方面也都在筹建。每个国家建一个门户实际上就服务它的开发者,甚至不要求他们用BSN底层,因为他们不仅可以建门户,还可以建数据中心,这样的话,他们的门户只需要调自己的数据中心资源,这就形成了自己的一个业态。他们所负担的开发成本非常低,一般在15个人月,如果在已有前端、用户管理、收费体系的前提下,基本上5到10个人月就可以搭起来1个BaaS系统。通过BSN赋能平台,所有的门户在本地装了一套软件,使得80%的交互是跟本地在交互,就可以搭各种门户,比如联盟链门户、私有门户、公有链门户。BSN支持标准联盟链、公链、开放联盟链、跨链服务以及每个链的IDE服务,分布式存储的公链服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各国针对公链有不同的法律,例如公链在中国的服务器上是不能运行的,因为没办法实名制,这就违反了互联网的管理办法。此外,还有一个私有化部署,你可以部署在任何的局域网和私有云里,等于划了一块私有云来进行区块链的专门管理,因为现在传统的云管系统管理分布式应用的效果很不好,例如私有云里有20个区块链不同的应用,也就意味着装了20套CA,仅此项管理,传统云管系统就力不从心,而BSN把所有统一在一起管理,省心很多。

顺便提一下,海外经常说如果BSN发币大家都会买,我们BSN是绝对不会做的。我们是一家技术公司,BSN整个项目是个底层技术项目,是绝对不会碰任何应用的。

那么站在BSN的角度来看,目前主流的几种区块链各有什么区别和应用场景呢?

从技术架构来讲,源于部署和场景,区块链分为三种形态,实际上是一套技术,第一种是标准联盟链,第二种是公有链,第三种是开放联盟链。

标准联盟链是用来搭建私有链和联盟链的,基本上是为了某种业务需要而搭建,几个业务方或者一个业务方自己使用,别人进不来。目前国内基本上大家所谓的区块链,都是这种搭一条私链的方式。当然私链有它自己的业务场景,就例如我们现在的局域网一样,或者像政府的政务外网就是一个自己用的局域网。但这种肯定不是将来广泛使用的一种场景,因为每一个链是一个独立的东西,跟现在局域网一样,它的使用场景肯定是相对较窄。

公有链是一条公共的链,而且是被大家共同拥有的,各自拥有各自的节点,形成了一个公有链的机制。公有链为了把大家能聚集起来,中间是设计了一套经济模型,也就是虚拟货币,包括它的奖励机制、Gas值等。但是这种激励机制和虚拟货币导致了公有链没办法做成一个基础设施。这种经济模式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成本太高,而且成本是用虚拟货币来体现的,也就是任何业务它的收入一定也是虚拟货币。举例来讲,银行部署一套应用,付的是虚拟货币,收的是人民币的手续费,这种应用是不可能跑起来的,因为成本不可控,明天的成本有可能是今天的成本的三倍,而收入却是恒定的,所以说,这就是公有链应用现有的局限性,做的所有的应用一定会围绕虚拟货币,一旦脱离了虚拟货币,它的经济模型根本不能实现。所以从技术场景来说,公有链是非常非常窄的。

第三种是开放联盟链,它实际上是公链逻辑,但不是谁都能加入,在国内是把Gas和虚拟货币要打掉的,所以说开放联盟链就不是公有链,而是一个公用链,大家都可以去用,这样你就不用自己部署自己的环境、自己的链了,就到一个公用链上,付一点的成本,就可以把业务部署上去,让它跑起来。

这三种形态,一种是类似局域网,一种是类似特殊场景下的公有链网络,另一个就是相当于一种分布式的云服务,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一个现有的网络上让它跑起来,让它处理业务。下面,我们对比一下这三种形态。

联盟链是自己的,有允许加入才能加入。

开放联盟链一般是放开的,但按照中国的互联网的管理规则,需要到某个平台注册一下实名制。此外说明下,大家最常说的BaaS- Backend as a Service,一般指的是标准联盟链通过BaaS系统可以去搭条链。为什么需要BaaS?因为你需要生成证书、上传公钥、建链、要管理各方面,比较复杂,所以需要有一个管理界面去帮助你。开放联盟链,严格意义上来说,除了注册外根本不需要界面,注册完以后获得一个接口文档,拿着自己的证书,基本上所有的操作都通过API。开放联盟链也可以搭一个BaaS,但基本上就查看信息,更换一下自己的密钥,等等,没有业务操作,业务操作一般都是通过API去做。

公有链也是基本上没有BaaS,没有哪个公有链必须要有个官方门户才能操作,实际上通过证书就可以直接连进去,证书也不需要授权。而开放联盟链到底是一个联盟链,证书接入的时候还得授权一下。

这三者最核心的区别就是成本,公有链是最高的。为什么?大家想一想就知道,它所谓的奖励机制,一定是高过云资源成本的,不然谁会加入一个公有链、去挖矿呢?我一个节点跑起来所消耗的云资源,你给我的币的收入一定要大过它,而且要大过多少倍,我才有兴趣去加入。所以说。实际上它的云资源成本是非常高的,这也意味着,你布传统应用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是个DeFi、NFT,绑着虚拟货币,所有的交易是用虚拟货币在走,所以我一直认为公有链就是一个炒币的环境,就传统应用来讲,想大规模普及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它的经济模型就导致了没有很多人能用。

我个人一直认为开放联盟链将来会成为主流,因为你不可能让每一个应用方自己去搭一套环境,费用成本、管理成本、运维成本非常高。BSN认为开放联盟链有一天会变成无币的公链,即是一个没有奖励机制的公链,大家通过使用云服务加进来,所以它将来就是分布式的云服务。因为它没有奖励机制,它可以低毛利,大家付的Gas就是我们所有的节点的收入,分的钱少,很多人就退出,分的钱很多,人就加入,最后他一定是一个低毛利的一套基础设施,至少我们现在沟通的所有的银行都希望有这么一个东西。他们就付云服务的钱,但是他们跑一个由所有人来背书的基础设施,这个是有市场的。只是现在大家炒币炒得太嗨了,没人去管这些事情。我们跟几乎全球主流的公链都沟通过,只有1/3的人认这个事情的逻辑是成立的,只有10%的公链愿意花点时间跟我们一块来研究。

所以我个人认为将来实际上是由开放联盟链,开放的无币的公有链,形成未来的区块链网络。当然链与链之间的跨链技术就跟我们现在互联网上从一个网站调另外一个网站一样简单,这样才形成了未来的应用场景。公有链基本上就是炒币用的,各种DeFi、NFT实际关联到虚拟货币上只是一个变种,币圈像交易所等等全是围绕着虚拟化,这不是不好,它有自己的一个体系,但是公链总宣称未来所有东西都能跑在上面,这个是不可能的。

开放联盟链的弊端是所有人的合约堆在上面,跟公有链是一样的,也就是知道你的合约地址就可以调你的合约,公共服务在隐私性上肯定稍微弱一点。但是它的成本肯定是最低的,都不需要搭环境,就像使用自来水一样,用多少云资源付多少钱。私有链就是像现在局域网一样,搭了以后就自己使用,别人可能连找都找不到,连接都接不进来。

我们认为,10年以后,很多链会消失,届时的区块链网络会是公链30%、开放联盟链50%、标准联盟链20%的状态,且未来的开放联盟链是包含无币公链的。

我们在做一个类似HTTP的很轻的一套通讯协议,是任何传统系统可以跟别人形成广播式通讯的网络。现在所有公链都有一个广播式的通讯协议,比如P2P,但我们想研究几个主流协议,然后剥离出一个非常轻的协议,它可以作为一个插件装在Tomcat里、装在网络服务器里,跟HTTP一样,可以实现一串代码加证书,你可以跟8个业务方形成一个通讯网,至于在这个通讯网中,你们的数据要怎样交互,要不要建共识,就取决于你的应用层的需求。所以说最后如果一定会出现这么一个通用的通讯协议,它使得各个链之间的通讯非常容易,而不像现在一样各自为政,那各个链实际上就是往应用层走了,我的虚机是怎么样,我的共识是怎么样,怎么去处理特定的业务,实际上就跟现在很多网站一样,每个网站可以处理不同的业务,但是它底层的通讯协议是一致的。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个人是认为它会在10年后实现。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很多链会消失掉,且我们比较在乎开放联盟链的原因。

因为BSN是个大网络环境,所以现在在搭很多条开放联盟链。我们有一个核心原则是尽量让国外的知名公链进来,因为我们认为技术体系是需要融合的,不能因为虚拟货币被封掉了就对公链技术也不接触了。我们的一个任务就是把国外公有链的技术带进来,但前提是要做到两点合规化,第一是节点不能随便建,这样你实际上就变成了一个联盟链。第二是要把虚拟货币打掉,保留Gas机制,支付Gas可以用支付宝、微信里的法定货币。

每个公链的开放联盟链改造大约需要5到6个人月,现在包括以太坊、Cosmos、Algorand等等都在进来,他们至少可以在国内做企业级的应用服务生意,实际上他们也希望进到中国这个大市场中。

目前BSN开放联盟链有6条,到2022年底应该会有20到30条。我们建立多条联盟链的初衷是因为技术的多元性,因为每条链是不一样的,当然有些公链就是以太坊的底层变了一下,这种BSN是不让它们进入的,我们不希望全是基于以太坊改的,而是希望不同的链之间能够互相去竞争,比如在开发工具、合约、虚机等等各种底层技术上体现竞争。我们认为竞争环境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有些会被淘汰掉,而最后剩下来一些使用体验更好的技术。

接下来的内容BSN是第一次对外公开,我们将于2022年1月底推出DDC——分布式数字凭证技术,实质上是NFT。就像我们认知区块链是通讯技术一样,对于NFT我们也理解为是数据库技术,我希望站在技术人的角度去讲一下NFT到底是什么。实际上,NFT是一个分布式的、对象型的、可共管的微型数据库技术或者个体微型数据库、数据集技术。

NFT大家都觉得敏感,但我要从技术角度来说说我们为什么觉得它非常好。我举个例子,比如现在的车管所,一辆车到车管所,需要先注册车主,这辆车以后是会流转的,车辆变更时再去登记新车主。现在的情况是,所有人都看不到车管所的数据,即使第三方去调也需要向车管所申请接口,所以我们不知道车的具体情况。基于此思考,10年以后,车管所是不是能把这种中央式的后台系统变成一个半开放的、分布式的系统,建一条链或者在某个主流的开放联盟链上搭一套环境,每个车生成1个NFT,且可以对它设置权限?因为NFT本身是一个数据集,里面可以有很多项数据,比如这辆车有20项,那么车管所定义前8项数据是自己使用,需要使用国家给的密钥才可以操作,别人不可动。它把另外的6项数据给车主,且分配其私钥可以对这6项操作,另外8项开放给第三方比如保险公司,他们可以随时查全国所有车的公开信息,把哪辆车的事故情况与保险信息写进去。这样一来,对一辆车信息数据集的权限管理将是多元化的,由此,你可以联想到其他领域,有多少场景能适用。所以NFT技术实际上是把一个后台的中央式数据库变成了一个前台的多方协作共管的半透明式的数据库,我个人认为这个技术越普及、大家理解越深的时候,国家是最喜欢的,这可以让大厂把数据放在一个半公开的环境下,给国家一定的权限去监管,有时候更透明的实际上是更好监管的。

NFT完全就是数据库技术,各位技术人试想一下,如果使用这种数据库能带来多少益处?一定不要把NFT只关联艺术品或其他,你要把NFT当成一个数据集,而且它是在一个开放网络上,可以加无数层权限并且可编程,在大家共管的状况下处理一定的业务,这是个伟大的技术。我认为,除了通讯以外,区块链技术的最伟大之处,就是在市场之上可以有一个半公开的数据库技术,这是我们现在推出有关NFT内容的原因。但现在国内的NFT风潮让币圈给搞坏了,监管单位觉得NFT敏感,所以我们把它名字改成DDC——分布式数字凭证技术。

BSN DDC网络选了10条我们的开放联盟链做成DDC网络,各链之间技术体系是完全分开的。其中5条是公链,5条是国内技术,包括微众银行的FISCO BCOS等。其中有10套合约定义为官方DDC合约,由BSN去部署,我们保证所有产生的DDC是永久存的且具备安全性与透明性。在这10条链上,大家也可以部署自己的NFT合约或者DDC合约,基于这些合约而产生的NFT或者DDC,BSN不备书由应用方自行管理。生成一个BSN备书的DDC,最终付一个Gas大概就几毛钱。在10条开放联盟链上生成的成本是不一样的,每个链的运营方可以自行定义它的Gas消耗要充多少钱,最后通过竞争,成本会低至几分钱。你看,生成一个数据集只需要花几分钱,这个成本真的是非常低的。

BSN是国家信息中心参与发起的项目,我们跟监管单位详细沟通后,觉得至少监管模式要设计出来,首先是实名制,每个NFT、DDC一定能关联到某个人,且不能高频交易,我们会对此设计类似T+3、T+5的限制,届时官方DDC会公布频率的标准。交易一旦高频就会有一定的金融属性,所以可以流转但不能高频交易。

DDC上线日期预定在2022年1月25号,会由大约15到20家科技企业共同发布。

DDC网络节点是可以部署在BSN以外的,比如地方政府用在10条链部署一套节点,这个是允许的,甚至一些大厂愿意都是可以来部署。BSN外还有若干个节点,它会形成一个永久性的网络,这也解除了很多人对如果未来BSN消失是否会对DDC造成影响的疑虑。另外我们的官方合约有可能会进行共治,也就是说合约不是BSN或者红枣科技一方在管理,可能是20多方大家都要签私钥才能更新官方合约,明年会有一个治理的过程。

最后说一下咱们中国有个特点,大家都是偏重做应用,基本上没有太底层的东西,所以我提倡作为一个技术人一定要看穿应用去看它的底层逻辑。就像我们去看区块链技术都不看区块链的这种解释,而是看到它是一套通讯协议,NFT也不是看艺术品或者跟虚拟货币的关联,而是看到一种数据库技术还能用在哪里?这些内容它不是商务人员或者产品人员能看到的,只有技术人能够看到。所以作为有技术背景的人现在有巨大的机会,未来10年是巨大的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的一次大变革,我建议大家着眼底层去研究。

何亦凡先生,现任北京红枣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CEO,拥有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计算机学士学位和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于1998年起开始进行互联网创业,并于2005年起进行股权投资,拥有超过20年的 IT行业、投资领域、企业管理的经验和专长。北京红枣科技有限公司是BSN发展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作为BSN发起人之一,何亦凡先生是BSN发展联盟常务理事。

来源: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免责声明: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赶紧抢沙发吧!